搜索到490篇“ 肾脏毒性“的相关文章
姜黄素对玉米赤霉烯酮致小鼠肾脏毒性的缓解作用
2025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CUR)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致小鼠肾脏毒性的缓解作用机制。选取24只体重相近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灌服等体积橄榄油)、CUR组(灌服200 mg/kg BW CUR)、ZEA组(灌服40 mg/kg BW ZEA)和CUR+ZEA组(灌服200 mg/kg BW CUR+40 mg/kg BW ZEA),每组6只。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ZEA组小鼠肾脏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皮质中出现大量红细胞;与ZEA组相比,CUR+ZEA组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症状明显缓解,肾小球肿胀减轻,肾小管轮廓清晰。2)与CON组相比,ZEA组小鼠血清中尿素氮(UN)、尿酸(UA)和肌酐(CRE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与ZEA组相比,在补充了CUR后小鼠血清中UN、UA和CREA含量显著下降(P<0.05)。3)与CON组相比,ZEA组小鼠肾脏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且Nrf2、HO-1、NQO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与ZEA组相比,CUR+ZEA组小鼠肾脏组织中Nrf2、HO-1、NQO1、γ-GCS、GSH-Px、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Nrf2、HO-1、NQO1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同样显著降低(P<0.05)。4)与CON组相比,ZEA组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而CUR+ZEA组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率较ZEA组则有显著降低(P<0.05)。5)与CON组相比,ZEA组肾脏组织中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Bax)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升高(P<0.05);而与ZEA组相比,补充CUR显著降低了小鼠肾脏组织中Bcl-2、Bax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下调(P<0.05)。综上所述,CUR可缓解ZEA�
董家瑞彭邦旺杨孝鹏金三俊郭永鹏王志祥张薇
关键词:姜黄素玉米赤霉烯酮肾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葡萄籽原花青素激活Nrf2信号通路缓解氟诱导大鼠肾脏毒性作用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氟诱导大鼠肾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24只SD雄性大鼠(鼠龄为8周,体重为240~26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GSPE组、氟化钠(NaF)组和NaF+GSPE组,每组6只。对照组标准饮食28 d,GSPE组灌胃法给予GSPE(100 mg/kg)28 d,NaF组标准饮食7 d后饮用NaF溶液(600 mg/kg)21 d,NaF+GSPE组GSPE(100 mg/kg)预处理7 d后饮用NaF溶液(600 mg/kg)21 d。实验结束后,检测肾脏氧化应激水平[肾脏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肾功能[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素(Urea)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评估肾脏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血红素氧化酶-1(HO-1)、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组大鼠肾脏MDA含量较高,GSH含量和SOD、CAT活性均较低(均P<0.001);与NaF组比较,NaF+GSPE组肾脏MDA含量较低,GSH含量及CAT、SOD活性均较高(均P<0.001)。与对照组比较,NaF组大鼠血清Cr、BUN、Urea含量均较高(均P<0.001);与NaF组比较,NaF+GSPE组血清Cr、BUN、Urea含量均较低(均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NaF组大鼠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肾小管细胞结构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扩张或者脱落现象,肾间质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NaF组比较,NaF+GSPE组病理学变化均减轻。TUNEL检测结果显示,NaF、NaF+GSPE组肾脏细胞凋亡率[(26.82±2.25)%、(12.83±1.32)%]均高于对照组[(6.22±0.62)%,均P<0.001],且NaF+GSPE组低于NaF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NaF组Nrf2(核内)、HO-1、NQO-1、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而Nrf2(胞质)蛋白表达水平较低(�
郎哲涛魏冉王二辉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氧化应激
苍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肝脏肾脏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比较苍耳子不同炮制品的“量-时-毒”关系,为其毒性反应规律及炮制减毒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取2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苍耳子生品、清炒、砂炒组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3、6.5、13.0 g·kg^(-1)剂量,分别灌胃给药1、7和14 d,Elisa法检测各组动物的血清ALT、AST、BUN、CR值,计算各组肝、肾脏器指数,并观察连续给药1、7、14 d后的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苍耳子生品组显著升高小鼠血清中ALT、AST、BUN、CR的含量(P<0.05,P<0.01),肝、肾组织病理可见明显损伤;与苍耳子生品组比较,清炒组和砂炒组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BUN、CR的含量(P<0.05,P<0.01),减轻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且肝、肾脏指数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具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苍耳子生品对正常动物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苍耳子不同炮制品均可减轻体内肝、肾毒性,且砂炒组较清炒组减毒效果更为明显。
韩荣荣余彦彤丁振涛黄成朋汤义韩燕全
关键词:苍耳子炮制减毒
两种内分泌干扰物肾脏毒性的评估及其机制研究
黄丽蓉
抗HBV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长期低剂量灌胃大鼠的肾脏毒性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长期低剂量灌胃大鼠的肾脏损伤情况,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TDF-0w组、TDF-4w组、TDF-8w组,每组6只。TDF-0w组、TDF-4w组、TDF-8w组均给予TDF 1 mg/(kg·d)灌胃6周,停药时间分别为0、4、8周;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空白对照组自由进食、进水6周。使用Sunrise酶标仪检测各组大鼠血磷、血钙、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及尿β2-MG、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处死后取肾脏组织,采用HE染色及Massi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组织肾损伤分子1(Kim-1)、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阴离子转运蛋白2(Oat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rp4)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Kim-1、Mrp4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各组血磷、血钙、血β2-MG、血Scr及尿β2-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DF-4w组大鼠尿NAG水平均低于其他各组(P均<0.05)。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肾小球结构完整,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肾脏基底膜完整且未出现病变;与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TDF-0w组大鼠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存在轻度/中度肿胀变性和脱颗粒现象,有明显肾脏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但总体上肾小球结构完整,未观察到明显肾小管坏死现象;与TDF-0w组比较,TDF-4w组和TDF-8w组大鼠肾小球病理形态改善,肾脏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均减轻。与空白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TDF-0w组、TDF-4w组大鼠肾脏组织Kim-1、Oat1、Oat2、Mrp4 mRNA及Kim-1、Mrp4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TDF-0w组、TDF-4w组、TDF-8w组上述指标依次降低(P均<0.05)。结论TDF长期低剂量灌胃大鼠会出现肾小管病理损伤,这种损伤会随着TDF停药时间的延长而改善。
孔德亮梅小斌陈舟徐爱静
关键词:肾小管损伤
复方中药艾可清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和顺铂所致肾脏毒性的研究
胡原豪
眼球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视网膜病变的肾脏毒性被引量:2
2022年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治疗恶性肿瘤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近期研究表明眼球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可能存在显著的全身吸收,导致高血压恶化、蛋白尿加重、新发肾小球疾病、血栓性微血管病等一系列肾脏损害。该文就眼球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的肾脏毒性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建议。
邹雨桐刘芳
关键词:玻璃体腔肾脏毒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栓性微血管病
栀子对正常大鼠肾脏毒性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考察栀子对大鼠肾组织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探讨栀子肾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以栀子为示例药物,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和给药组,给药组灌胃栀子溶液,连续给予21d。采集大鼠肾脏组织样本进行UPLC-MS检测,通过代谢组学技术,用主成分分析(PCA)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代谢差异表征分析,寻找差异代谢物及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代谢组学分析显示,组间代谢差异明显。与正常组比较,给药组肾组织中分别鉴定出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上调的是甜菜碱、烟酰胺等2个代谢产物;下调的是氨基戊酸、天冬氨酸盐等2个代谢产物。结论栀子具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会干扰肾脏甜菜碱、烟酰胺、天冬氨酸盐、氨基戊酸等代谢产物的表达。
丽丽乌日汉毕力格孟香花宝乐尔陈玉花韩晓静白梅荣
关键词:栀子肾脏毒性代谢产物
虾青素对赭曲霉毒素A致肉鸡肾脏毒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存在范围极广的重要霉菌毒素。OTA通过污染食物和饲料来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巨的大危害。在之前的报道中,肾脏是OTA的主要靶器官,一定剂量的OTA就可以导致机体肾脏损伤。虾青素(ASX)是一种...
丁嘉诺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虾青素肉鸡肾脏毒性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
枸杞多糖和亚硒酸钠对氯化镉暴露诱导大鼠肾脏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枸杞多糖(LBP)、亚硒酸钠(Na_(2)SeO_(3))对氯化镉(CdCl_(2))诱导的大鼠肾脏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Cl_(2)组、CdCl_(2)+LBP组、CdCl_(2)+Na_(2)SeO_(3)组及CdCl_(2)+LBP+Na_(2)SeO_(3)组,CdCl_(2)腹腔注射染毒,LBP和Na_(2)SeO_(3)经口灌胃方式干预。染毒+干预35 d后测定大鼠肾脏组织中镉质量分数,观察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肌酐(CRE)、尿素、尿酸(UA)含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活性。结果相比CdCl_(2)组,各干预组可降低镉在大鼠肾脏的蓄积(P<0.05);CdCl_(2)+LBP+Na_(2)SeO_(3)组较CdCl_(2)+LBP、CdCl_(2)+Na_(2)SeO_(3)组肾脏组织结构完整,炎性渗出少。CdCl_(2)+LBP+Na_(2)SeO_(3)组与CdCl_(2)组相比,CRE、尿素、UA含量降低,与CdCl_(2)+Na_(2)SeO_(3)组相比,尿素降低(P<0.05);CdCl_(2)+LBP+Na_(2)SeO_(3)组与CdCl_(2)、CdCl_(2)+LBP、CdCl_(2)+Na_(2)SeO_(3)组相比,大鼠肾脏中SOD、GSH-Px活性升高,MDA活性降低(P<0.05)。结论LBP和Na_(2)SeO_(3)联合干预可以增强大鼠肾脏的抗氧化能力,拮抗CdCl_(2)对大鼠的肾脏毒性
张永欣曾勇王婷李益桐马超李响丽王俊玲李成云
关键词:氯化镉枸杞多糖亚硒酸钠肾脏损伤

相关作者

赵雍
作品数:128被引量:97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类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 药物 血管通透性 类过敏
梁爱华
作品数:195被引量:1,353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类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 毒性 马兜铃酸 动物模型
蒋学之
作品数:162被引量:757H指数:15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镉 毒性 金属汞 生殖毒性 生殖
李春英
作品数:117被引量:92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类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 动物模型 类过敏 药物
易艳
作品数:100被引量:70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研究主题:类过敏反应 中药注射剂 类过敏 动物模型 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