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49篇“ 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的相关文章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对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β受体阻滞剂对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linicalTrials.gov(截至2022年2月28日),收集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无基础心脏疾病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应用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预防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应用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或不予干预。主要结局指标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心脏毒性事件发生率、曲妥珠单抗中断治疗发生率和血压变化情况。采用RevMan 5.4软件中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效应量为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置信区间(CI),计量资料效应量为均数差(MD)及其95%CI。结果共4项RCT纳入分析,包括844例患者,试验组520例,对照组3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ACEI/ARB的试验组患者LVEF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MD=1.37%,95%CI:0.49%~2.25%,P=0.002),收缩压下降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MD=-5.99 mmHg,95%CI:-9.15~-2.83 mmHg,P<0.001);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试验组患者因心脏毒性中断曲妥珠单抗治疗的风险低于对照组[14.4%(27/187)比26.6%(49/184),RR=0.55,95%CI:0.36~0.84,P=0.006]。应用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的试验组患者其他结局指标包括心脏毒性事件发生风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EI/ARB可能对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相关LVEF降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均不能降低曲妥珠单抗相关心脏毒性事件的发生风险。
- 陈灿李倩雯王春晖庞雨时李晓宇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曲妥珠单抗心脏毒性META分析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观察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估β受体阻滞剂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4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检索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共计36 067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组相比,服用β受体阻滞剂组分别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25%、心血管病原因死亡风险下降32%显著相关(HR=0.85,95%CI 0.79~0.91;HR=0.68,95%CI 0.57~0.82)。结论:在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有益于提高HFpEF患者的生存率。
- 罗洁曹娟陈丽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META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药物应用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治疗的AMI患者29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本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实际用药患者占推荐用药的67.0%(136/203),β受体阻滞剂(β-BK)实际用药患者占推荐用药的86.8%(197/227),心功能Killip分级各级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实际用药人数均超过推荐用药人数。53.6%(157/293)的患者接受联合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其中ACEI/ARB+β-BK+MRA联合用药18例(6.1%),ACEI/ARB+β-BK联合用药88例(30.0%),ACEI/ARB+MRA联合用药17例(5.9%),β-BK+MRA联合用药34例(11.6%)。心功能Killip分级Ⅰ~Ⅳ级患者同时使用ACEI/ARB和β-BK的例数依次为89例(38.5%)、11例(32.3%)、5例(26.4%)及1例(11.1%)。136例使用ACEI/ARB患者中剂量达标113例(83.1%),其中达目标剂量83例,达最大耐受量30例。197例使用β-BK患者中剂量达标127例(64.5%),其中达目标剂量22例,达最大耐受量105例。97例使用MRA患者均达目标剂量。结论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神经内分泌抑制药物中ACEI/ARB、β-BK使用率及剂量达标率均偏低,而MRA使用率过高,与指南存在一定差距。
- 李静蒋林轩赵敏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 β受体阻滞剂服用史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既往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北京安贞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入院的发病12 h内行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 6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1个月,共257例)和非β受体阻滞剂组(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1个月或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共1 358例).无复流定义为置入支架后最后一帧冠状动脉影像的血流TIMI分级<3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直接PCI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β受体阻滞剂组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低于非β受体阻滞剂组[13.6% (35/257)比21.2%(289/1 358),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OR =0.594,95%CI:0.394~0.893,P=0.012)是直接PCI后发生无复流的保护因素,年龄≥55岁(OR=2.734,95%CI:1.959 ~ 3.817,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OR=1.257,95% CI:1.169 ~1.351,P<0.001)、入院时血糖水平(OR=1.060,95%CI:1.018 ~1.103,P=0.004)、术前心功能Ⅳ级(Killip分级)(OR=3.383,95%CI:1.924 ~5.948,P<0.001)、再灌注时间≥4h(OR=1.503,95% CI:1.124 ~2.009,P=0.006)是直接PCI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降低有关.
- 王锦纹陈韵岱王长华朱小玲
- 关键词: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无复流现象
-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3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人群发病率达0.9%,65岁以上人群达1.3%。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多数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因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医疗负担加重。以前治疗心力衰竭强调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在初期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却导致病死率增加。而一些能改善心肌重塑的具有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作用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抵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重组人脑钠肽等,长期应用可以改善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现就近年来这些能够改善心肌重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 农祥兵
- 关键词:心力衰竭药物疗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
- 长QT综合征和自主神经系统被引量:5
- 2013年
- 大量临床证据和实验结果均提示自主神经和长QT综合征(LQTS)的发病有关,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近十年来,研究人员在自主神经与LQTS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都有许多重要成果,如刚刚发表的证据就表明普萘洛尔缩短QT间期、治疗LQTS的效果明显优于美托洛尔,提示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LQTS疗效不同。随着对自主神经在LQTS中的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指导LQTS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 葛庆李翠兰
- 关键词:长QT综合征自主神经系统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左心交感神经切除术
- 阿罗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阿罗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罗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n=40)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制剂,阿罗洛尔组(n=40)在此基础上加用阿罗洛尔(目标剂量10 mg,2次/d),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前和12周末采静脉血检测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阿罗洛尔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罗洛尔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水平,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周吴刚朱健张之龄王俏
- 关键词: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
- 新型控制心率药物伊伐布雷定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伊伐布雷定通过特异性阻滞超极化激活通道(If),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If通道的Na+、K+内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由此减慢心率,同时对心内传导时间、心肌收缩力及心室复极时间均无影响,长期应用不会增加全因病死率。临床研究表明,其在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力衰竭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其他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还需更多的循证医学支持。
近年来,心率增快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 张明惠
- 关键词: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
- 围术期应用美托洛尔对开胸术后心房纤颤的预防作用
- 2008年
- 将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M组和C组,各60例。M组于术前及术后2 d每天口服美托洛尔100 mg,并于麻醉开始前缓慢静注美托洛尔5 mg。C组不用该药,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术后心房纤颧发生情况。结果M组5例(8.3%)术后发生心房纤颤(房颤)并自动转复为窦性心率,房颤持续(34.2±9.4)h。C组术后13例(21.6%)发生房颤,6例需要用药物控制心室率,2例出院前心律未转复为窦性,余房颤持续(93.5±18.2)h。两组房颤发生率及其持续时间比较,P均<0.05。认为围术期应用美托洛尔可有效预防开胸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 高凌雁
- 关键词:围手术期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心房纤颤
-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洋地黄及硝酸盐制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组LVDd、LVD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张丽华
- 关键词:卡维地洛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