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4篇“ 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相关文章
-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对肺功能指标及药学效果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IPF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于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江苏省无锡凯宜医院收治的102例IPF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划分为氟康唑治疗的对照组和伏立康唑治疗的研究组,各51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为(73.63±4.47)%、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vital Capacity,FVC)为(75.17±7.42)%、FEV1/FVC为(90.04±6.1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3、3.481、6.175,P均<0.05);研究组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氟康唑、伏立康唑用于IPFI患者,伏立康唑对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氟康唑,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孙小丽严寓均
- 关键词:伏立康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肺功能
- 老年肺癌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影像学CT特征与PBMCs中CLRs表达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老年肺癌患者影像学CT特征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型凝集素受体(CLRs)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有无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两组影像学CT特征和PBMCs中CLRs的表达。COX回归分析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明确影像学CT特征与PBMCs中CLRs表达的关系。结果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年龄≥80岁、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生素时间>14天、侵入性操作、影像学CT分型弥散型占比明显升高,而影像学CT分型结节型占比、CLRs表达明显降低(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应用糖皮质激素、应用抗生素时间、侵入性操作、CLRs表达是患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影像学CT特征为弥散型的患者CLRs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型患者(P<0.05)。结论老年肺癌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影像学CT特征与PBMCs中CLRs表达有关,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和激素的使用、减少侵入性操作,对降低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
- 徐月亮康树宏鲍培龙
- 关键词:肺癌老年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型凝集素受体
- 养阴益气方治疗血液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23年
- 探讨养阴益气方联合氟康唑对血液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D)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IFD气阴两虚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氟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气方口服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治疗前、后肺部影像变化,真菌检测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1,3)--D葡聚糖试验(G试验)指标,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发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76%)明显升高(р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对照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р0.05)。结论 养阴益气方联合氟康唑能增强IFD患者临床疗效,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 苏迎洁刘永王晓宝
- 关键词:气阴两虚证
- 伏立康唑治疗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治疗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肺部IPF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30)另加用伏立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治疗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IPFI患者采取伏立康唑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不适症状和炎症状态,改善其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胥亚孙杨胥琳琳
- 关键词:伏立康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肺功能
- 肺癌患者动态调强放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动态调强放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为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301例肺癌放疗治疗患者,其中继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纳入感染组(n=60),未继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纳入未感染组(n=241),分析感染组患者放疗后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真菌侵袭性感染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区分度。结果60例感染组患者共检测出真菌69株,包括假丝酵母菌属65株(94.20%),曲霉菌属4株(5.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同步化疗是肺癌放疗患者肺部真菌侵袭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癌放疗患者肺部真菌侵袭性感染概率值回归方程为:P=1/[1+e^(-(-1.993+1.004×年龄+1.590×糖尿病+1.705×同步化疗+1.131×侵入性操作))],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检测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P=0.239)。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741~0.885)],灵敏度为73.90%,特异度为86.30%,区分度良好,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选取cut-off点为0.274。结论建立的风险评分模型判别效度良好,可作为加强肺癌放疗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理论依据。
- 吕魏潇虞荷荷梁晨艳应晓珍
- 关键词:肺癌放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
- IL-12基因多态性与慢阻肺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关系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rs2243115、rs3212227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京东中美医院收治的96例COPD继发肺部IF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未继发肺部IFI的COPD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IL-12基因rs2243115、rs3212227位点多态性和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其与肺部IFI的关系。结果研究组IL-12 rs2243115位点GG基因型、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IL-12 rs3212227位点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3、12.092、13.143、14.550,P均<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史(OR=3.918,P=0.004)、糖尿病(OR=3.499,P=0.006)、使用皮质类固醇(OR=5.871,P<0.001)、机械通气(OR=3.467,P=0.003)、抗生素使用时间>2周(OR=4.336,P<0.001)、血清白蛋白≤35 g/L(OR=3.139,P=0.006)、IL-12 rs2243115基因(OR=5.146,P=0.004)、IL-12 rs3212227(OR=5.236,P=0.004)基因均为影响COPD患者肺部I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L-12rs2243115位点G基因和IL-12 rs3212227位点C基因是COPD患者肺部IFI的易感基因。
- 田悦明谢建新姜敏捷张帅高超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白细胞介素-12基因多态性
- 肺癌患者放疗后PBMCs中CLRs表达与继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关系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型凝集素受体(CLRs)表达与继发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3月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收治的65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IF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IFI组;另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肺癌放疗后未感染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IFI组患者病原菌情况,比较两组PBMCs中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Dectin2和树突状细胞表面特异性非整联蛋白(DC-SIGN)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ectin1、Dectin2和DC-SIGN表达与肺癌患者放疗后继发肺部IFI之间的关系。结果 65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IFI患者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主要以白假丝酵母(48.68%)、热带假丝酵母(18.42%)和曲霉菌属(14.47%)为主;IFI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肿瘤分期、侵入性操作、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并糖尿病、CD_(4)^(+)/CD_(8)^(+)和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I组患者PBMCs中Dectin1、Dectin2和DC-SIGN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Dectin1、Dectin2和DC-SIGN单独预测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IFI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P<0.05);CD_(4)^(+)/CD_(8)^(+)<1.3、侵入性操作、放疗后PBMCs中Dectin1>22.68、Dectin2>14.72和DC-SIGN>16.95是肺癌患者放疗后继发肺部IF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Dectin1、Dectin2和DC-SIGN在肺癌放疗后继发肺部IFI患者PBMCs中呈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临床上预测肺癌放疗后肺部IFI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左强李侨珂周琦江国强方芳
- 关键词:放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型凝集素受体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21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因治疗和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使用过伏立康唑的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谷丙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患儿外周血,使用基因芯片法检测CYP2C19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根据药物浓度将患儿分为低浓度组和正常浓度组。比较不同血药浓度患儿基因型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因素。结果58例患儿中4例拒绝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共检测54例,其中男35例,女19例。在6种CYP2C19基因型中,^(*)1/^(*)1(636 GG,681 GG)基因型患儿最多(30例),其余依次为^(*)1/^(*)2(636 GG,681 GA)基因型(20例)、^(*)1/^(*)3(636 GA,681 GG)基因型(2例)和^(*)2/^(*)3(636 GA,681 GA)基因型(2例),无^(*)2/^(*)2(636 GG,681 AA)基因型和^(*)3/^(*)3(636 AA,681 GG)基因型患儿。基因表型中快代谢型最多,30例;其次为中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分别为22例和2例。等位基因CYP2C19^(*)1的频率最高(82例),其次为CYP2C19^(*)2和CYP2C19^(*)3(分别o 22例和4例)。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伏立康唑药谷浓度明显相关,与中、慢代谢型表型比较,快代谢型表型可明显降低伏立康唑的血药谷浓度。与CYP2C19^(*)2和CYP2C19^(*)3等位基因比较,CYP2C19^(*)1等位基因可明显降低伏立康唑药物浓度。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CRP、IL-6和基因型可明显影响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结论CYP2C19基因型以^(*)1/^(*)1(636 GG,681 GG)基因型为主,表型以快代谢型最多,等位基因以CYP2C19^(*)1最常见。炎性因子、BMI和基因型可明显影响伏立康唑的药物代谢。
- 杨森吴上志黄展航林育能陈晓雯谭锦莉徐清云卢成瑜陈德晖
- 关键词:CYP2C19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PIF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6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2DM老年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部PIFI分为感染组42例和未感染组158例。无菌采集感染组T2DM老年患者痰液,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记录两组T2DM老年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等一般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合并肺部PIFI患者的因素。结果42例T2DM合并肺部PIFI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3株,分离菌株以白假丝酵母(69.86%)和热带假丝酵母(12.41%)为主;T2DM患者并发PIFI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HbA1c值和侵入性操作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时间、HbA1c值≥7%及侵入性操作均为影响T2DM合并肺部PIFI感染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使用抗菌药物、HbA1c值≥7%和侵入性操作均为T2DM合并肺部PIFI老年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重点关注高危患者,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
- 杨茜谭小梅彭忠翁莉王艳杨洪燕董小玲任明嘉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菌
- 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光华医院2019年3—12月收治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氟康唑组51例与伏立康唑组52例。氟康唑组予以氟康唑治疗,伏立康唑组予以伏立康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以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肝肾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尿素氮(BUN)]、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FEV_(1)%、FEV_(1)/FVC及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_(1)%、FEV_(1)/FVC以及FVC%高于治疗前,且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前2组TBiL、AST、ALT及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AST、ALT以及BUN高于治疗前,但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前2组ESR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与CRP低于治疗前,且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P<0.05)。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康唑组(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强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 李宝峰李桂锋林惠民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感染肺部伏立康唑安全性
相关作者
- 陈晨

-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儿童 血乳酸 小儿脓毒症 乳酸清除率
- 王群思

- 作品数:108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危重患儿 小儿脓毒症 机械通气 新生儿
- 孙自敏

- 作品数:359被引量:1,098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血缘脐血 脐血 白血病 非血缘脐血移植
- 李坤炜

- 作品数:41被引量:14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CT 体层摄影术 住院医师 多层螺旋CT
- 吴上志

- 作品数:40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儿童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高渗盐水 细胞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