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篇“ 肥效模型“的相关文章
基于3414试验的普安县水稻肥效模型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水稻是贵州省普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地位,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零增长和水稻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本研究通过多点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3414”试验,摸清普安县水稻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
余磊
关键词:水稻氮肥磷肥钾肥推荐施肥量
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构建及其田间试验验证被引量:1
2019年
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假设单位养分增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为线性模型,结果导致最高施肥量之前和最高施肥量之后的施肥效应是对称关系。这种模型设定偏误以及模型存在的强烈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是建模成功率明显偏低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研发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旨在提高二元肥效模型的适用性。在一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基础上,根据植物营养元素功能不可相互替代原理,构建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并通过氮、磷、钾二元组合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检验新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推荐施肥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生、马铃薯、毛豆、冬小麦和夏玉米的17个氮磷、氮钾、磷钾二因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中,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但典型肥效模型仅占试验点总数的58.8%,模型一次项系数或二次项系数代数符号不合理以及推荐施肥量属于外推的非典型式占41.2%。基于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拟合上述试验结果,同样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典型肥效模型的比例占试验点总数的88.2%,非典型式模型(均属于推荐施肥量外推)比例仅占11.8%,建模成功率较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提高了29.4个百分点。两种模型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之间、经济产量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但线性回归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分别仅有0.9153和0.9161,表明当二元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的最高施肥量或经济施肥量每增加1 kg时,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相应推荐施肥分别仅增加0.915 3 kg和0.916 1 kg,较好地克服了二次多项式模型推荐施肥量偏高的问题。分析表明,二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是二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的简化式和特例,新模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
章明清李娟章赞德许文江姚建族
关键词:氮磷钾推荐施肥
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提高水稻施肥推荐的可靠性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针对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设定偏误和多重共线性危害导致建模成功率低的问题,研发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扩大模型适用性。【方法】在福建省平和县和仙游县选择了13个水稻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作为研究案例。田间试验均采用"3414"设计方案,即:1) N_0P_0K_0;2) N_0P_2K_2;3) N_1P_2K_2;4) N_2P_0K_2;5)N_2P_1K_2;6) N_2P_2K_2;7) N_2P_3K_2;8) N_2P_2K_0;9) N_2P_2K_1;10) N_2P_2K_3;11) N_3P_2K_2;12) N_1P_1K_2;13) N_1P_2K_1;14)N_2P_1K_1。其中,"2"水平为试验前当地氮磷钾推荐施肥量,"0"水平表示不施肥,"1"水平和"3"水平的施肥量分别为"2"水平的50%和150%。在一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基础上,利用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在每个试验点分别构建了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和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利用已有的668个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比较验证了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推荐施肥量的可靠性。【结果】在构建的13个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中,有2个模型的结果未达到统计显著水平,3个肥效模型属于非典型式,而构建的13个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均得到了典型式。通过668个水稻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验证表明,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比例达到30.1%,而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未能通过的比例下降到23.4%。在推荐施肥量外推的非典型式中,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比例为4.0%,而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则提高到30.7%。在系数符号不合理和无最高产量点的两种非典型式类型中,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比例分别达到32.3%和14.4%,而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则分别降低到6.9%和0。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典型式比例仅为19.5%,而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典型式比例则提高到39.1%,是前者的2.0倍,明显提高了田间试验结果的建模成功率。【结论】大样本田间试验充分证明,相比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
李娟章明清章赞德许文江姚宝全
关键词:水稻氮磷钾肥效
基于“3414”试验的长豇豆肥效模型及推荐施肥量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为了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长豇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3414"方案进行长豇豆田间肥效试验,对长豇豆产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适当提高钾肥浓度可使长豇豆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提高氮肥浓度可使长豇豆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受施肥量影响不大,而平衡施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长豇豆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量则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升高;根据各项品质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推荐结果盛期采摘以获得最佳品质。氮磷钾不同施肥处理下长豇豆的增产率为37.3%~50.2%。长豇豆产量对土壤肥力的依存率为66.5%,表明长豇豆对施肥的依赖性较大。综合各处理产量、土壤肥力丰缺情况以及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在改善灌溉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区域长豇豆推荐施肥量为N:220~250kg/hm^2、P2O5:250~310 kg/hm^2、K2O:220~260 kg/hm^2。同时配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酸化。平衡的氮磷钾可使长豇豆达到增产的目的,并提高长豇豆品质。
李赛慧吴东涛刘术新尹梦斯夏俊龙丁枫华
关键词:长豇豆肥效模型施肥量
提高三元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的主成分回归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在施肥实践中存在大量非典型式,严重制约了肥效模型计量精确性和应用价值。为提高田间肥效试验建模成功率,本研究探讨肥效模型建模新方法。根据福建省早稻171个"3414"设计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研究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多重共线性的危害和诊断方法以及主成分回归建模技术。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矩阵X的方阵(XTX)条件数和方差膨胀因子的诊断指标均显示,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且这种共线性主要是因模型设定本身造成的。多重共线性严重制约了普通最小二乘法(OLS)的有效性,OLS回归建模的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仅占试验总数的27.5%。主成分回归对设计矩阵提取互不相关的9个主成分,消除了多重共线性危害。采用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提高至43.3%,为OLS法的1.6倍。尤其是主成分回归大幅度降低了模型系数符号不合理的非典型式,从OLS建模的14.6%下降至零;模型无最高产量点的非典型式比例从OLS建模的36.8%下降至21.1%。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利用了试验设计矩阵X99.9%以上的方差信息,其所得典型式与OLS法所得典型式在推荐施肥量和预测产量上几乎无差别。针对主成分回归是一种有偏估计,采用OLS法结合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5.6%,为OLS法的2.0倍,结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OLS回归或者主成分回归。因此,主成分回归可消除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危害,OLS法结合前7个主成分回归建模是显著提高水稻氮磷钾三元典型肥效模型比例的最优建模策略。
李娟章明清许文江孔庆波姚宝全
关键词:氮磷钾肥效模型多重共线性主成分回归
三元肥效模型异方差诊断及其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肥效模型建模新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肥效模型建模科学性和田间试验成功率。【方法】根据171个早稻"3414"设计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应用现代回归分析理论,研究三元肥效模型异方差的产生原因和统计检验方法,应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建模策略消除肥效模型异方差的危害。【结果】根据肥效模型的专业特点,田间试验设计及其管理水平、土壤肥力水平及其空间异质性、模型设定优劣等因素是肥效模型产生异方差的主要原因。怀特(White)检验、帕克(Park)检验和冠因克-巴塞特(KB)检验表明,三元肥效模型异方差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的比例为25.15%。针对严重异方差的田间试验资料,FGLS回归建模能将部分试验点的试验结果,由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建模未达统计显著水平转化为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或者将非典型式转化为典型肥效模型;典型式出现几率由OLS回归建模的27.68%提高到34.99%。对典型三元肥效模型,FGLS回归模型的推荐施肥量与OLS回归模型的推荐施肥量大致相当。研究表明,与OLS回归建模相比,FGLS回归建模大幅度降低回归模型的误差均方,同时也明显减小模型各个参数的方差,从而改善了肥效模型的拟合精度和模型预测能力。【结论】FGLS是消除或缓解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异方差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提高田间试验资料的建模成功率。
孔庆波章明清李娟许文江章赞德姚建族
关键词:早稻肥效模型异方差
新饲玉11号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及肥效模型拟合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解决新疆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施肥配比问题,本试验以青贮玉米品种"新饲玉11号"为材料,采用3414试验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地田间试验研究玉米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并配置相应的肥效函数,以筛选出适合当地青贮玉米高产的最佳氮磷钾配比。结果表明:供试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为N含量为低水平,K2O、P2O5含量为中水平。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为8066.79 kg.667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氮磷钾的肥料效应函数方程为:Y=4659.93+79.56N-5.06N2+101.7P-33.81P2+286.4K-10.28K2+24.87NP+2.66NK-12.97PK;通过模型寻优得出"新饲玉11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m2施N 21kg,P2O55 kg,K2O 22 kg,在此配方组合下能够获得最佳产量7692.96 kg.667m-2。
段震宇桑志勤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李玉梅
基于多种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的水稻“3414”肥效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应用3类肥效模型和Monte Carlo法,对水稻"3414"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N>P>K;N、P、K任意2种肥料在2水平施用时,均有利于第3种肥料肥效的发挥;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的函数均为三元二次肥效函数,最高产量和最高施肥利润分别为8 567.92 kg/hm2和17 165.59元/hm2,对应的纯N、P2O5、K2O的比例分别为1∶0.51∶0.56和1∶0.52∶0.52;产量高于8 500kg/hm2的纯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1.11~185.43、75.65~96.65、81.81~108.12 kg/hm2,利润高于17 000元/hm2的纯N、P2O5、K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20.97~157.24、62.12~83.95、59.01~86.52 kg/hm2。
曹榕彬林瑞良
关键词:肥效模型MONTE水稻
蔬菜氮磷钾三元肥效模型的MonteCarlo建模法被引量:2
2012年
应用"3414"设计的田间肥料试验结果,探讨蔬菜氮磷钾三元肥效模型的Monte Carlo建模法。莴苣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NP、NK二元肥效模型属于非典型式,PK二元和NPK三元肥效模型属于典型式;而改用MonteCarlo建模法,NP、NK和PK二元肥效模型以及NPK三元肥效模型均属于典型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建模,不同蔬菜作物建立的34个三元肥效模型的典型式出现机率为41.2%,而Monte Carlo建模法的典型式出现机率为91.2%,提高了2.2倍。Monte Carlo建模法是适当放弃数学上偏差平方和最小的最优性,使待估参数达到专业上最优而数学上较优,从而提高典型肥效模型的出现机率。对莴苣氮钾非典型肥效模型的推荐施肥表明,Monte Carlo法的结果明显优于产量频率分析法。因此,Monte Carlo建模法为建立蔬菜多元肥效模型和推荐施肥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李娟章明清孔庆波姚宝全沈金泉
关键词:蔬菜氮磷钾肥效模型推荐施肥
基于BP神经网络人参栽培中土壤肥效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以人参栽培智能化为对象,介绍了BP神经网络在人参栽培中对预测人参土壤肥效的应用,从而指导人参生产栽培。
矫亮李黎刘菲胡楠刘晓彦姚玉霞
关键词:BP神经网络人参栽培

相关作者

章明清
作品数:183被引量:927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氮磷钾 推荐施肥 土壤 施肥 水稻
李娟
作品数:140被引量:778H指数:17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氮磷钾 推荐施肥 土壤 轮作 施肥
许文江
作品数:46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堆肥 有机肥料 污泥 发酵 氮磷钾
孔庆波
作品数:153被引量:612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蜜柚 氮磷钾 推荐施肥 施肥 琯溪蜜柚
陈荣江
作品数:76被引量:43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产量性状 棉花新品种 聚类分析 品质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