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相关文章
肥大橄榄变性
2023年
肥大橄榄变性,又称为肥大橄榄变性(HOD),是一种特殊的跨突触变性,头部磁共振图像呈特征橄榄T2WI高信号影。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HOD的病因和病理学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和诊治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李雨景金明睿潘晓娜王慧孙慧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肥大橄榄变性被引量:4
2019年
肥大橄榄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是一种继发于齿状-红-橄榄环路区(Dentato-Rubro-Olivary Pathway,DROP)病变所引起的跨突触变性,该环路区也称为Guillain-Mollaret三角。
姜威谭旋宇甘霖(综述)于澎董铭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肥大橄榄变性被引量:11
2012年
肥大橄榄变性(HOD)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跨突触神经元变性,是小脑齿状中脑红延髓橄榄神经元联系环路受损而引起的橄榄神经元的继发变性改变。其主要病理变化包括神经元肥大、空泡样变性和胶质细胞增生,特征病理表现基于以两点:(1)与神经元溃变不同,肥大橄榄变性被称为"跨突触变性",即位神经元损伤引发的上位神经元的数量、结构和功能改变。(2)这种变性可导致受累的橄榄发生肥大而非萎缩。
韩彤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神经元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小脑齿状核神经元损伤病理变化
肥大橄榄变性两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探讨肥大橄榄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选取2024年1~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HOD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2例患者,均为中年男,在脑桥卒中的7~8个月后新发复视、构音不清、走路不稳,查体可见复杂眼震、腭肌阵挛、肢体不自主震颤。影像学可见橄榄体积增大伴T2高信号。2例患者经托吡酯和(或)苯海索治疗数周至数月,症状无改善。结论HOD是继发于格莫三角(guillain-mollaret triangle,GMT)损害的迟发病理改变。对于GMT结构存在梗死、出血、手术等病史的患者,应警惕HOD。常用药物包括托吡酯、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氯硝西泮、苯海索等,但总体疗效尚不确切。
方世元孔凡一毛晨晖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散发进行共济失调伴腭震颤合并特发肥大橄榄变性1例
2025年
患者男, 主因"头晕伴步态不稳、言语不清1年半"于2024年6月收入宣武医院, 查体发现体位低血压、小脑共济失调、腭震颤、凝视眼震, 头磁发现小脑萎缩、橄榄肥大变性, 脑脊液中α突触蛋白减低, 诊断为散发进行共济失调伴腭震颤、特发肥大橄榄变性, 对症治疗后症状稍好转, 提示α突触蛋白代谢异常可能是散发进行共济失调伴腭震颤发病机制中重要一环。
杨冬菊樊春秋杨诺刘静宋先红户宁宁陈芳林华
关键词:共济失调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脑桥出血后肥大橄榄变性伴垂直钟摆样眼震1例
2024年
目的报道1例以垂直钟摆样眼震为突出体征的肥大橄榄变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例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橄榄变性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发病机制进行讨论。结果中年男,48岁,脑桥出血2个月后出现行走不稳、视物浮动,体格检查见双眼自发及凝视诱发的垂直钟摆样眼震,头颅MRI示双侧橄榄区体积增大及T2WI、FLAIR高信号,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考虑脑桥出血后导致的双侧肥大橄榄变性,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止晕等对症治疗,患者头晕及肢体无力好转,但眼震仍持续存在。结论垂直钟摆样眼震可为肥大橄榄变性的罕见表现,若在脑桥出血恢复期迟发出现,需警惕肥大橄榄变性可能,尽早完善头颅MRI有助于明确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李晓琴杜鹃曾阳桥陈薇陶涛
关键词:脑桥出血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神经变性疾病
进行麻痹Guillain--Mollaret三角损伤的影像学分析及合并肥大橄榄变性的临床研究
郭灿灿
脑桥出血继发肥大橄榄变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脑桥出血后继发肥大橄榄变性(hypertrophic olivary degeneration,HOD)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11至2022年12月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诊断的脑桥出血后继发HOD患者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3±7)岁,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8例患者中5例表现为腭肌痉挛,3例出现Holmes震颤(HT),2例出现垂直眼球浮动,1例未见明确新发症状体征。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橄榄体积增大,T2WI和Flair呈高信号改变;头颅CT检查均显示脑桥被盖部出血。结论位于齿状-红-橄榄环路(亦称为Guillain-Mollaret triangle,GMT)的脑桥被盖部出血易继发HOD,推测出现HOD与HT的解剖学通路存在一定关系。
刘利峰姜波蔡志平李斯琴付琨燕
关键词:脑桥脑出血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磁共振成像
三例脑干出血继发肥大橄榄变性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2年
目的:对三例肥大橄榄变性(HOD)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既往文献报道的脑干出血继发HOD病例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对三例确诊HOD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在PubMed、EMbase数据库中检索既往脑干出血继发HOD相关病例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三例患者平均年龄57.3岁,HOD的临床症状分别延迟于原发病变4月、3月、4月出现。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腭肌阵挛、眼球震颤、头部震颤、共济失调等。原发病灶均在脑桥;在MRI上均表现为体积增大的橄榄及T2WI高信号。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既往病例共39例,男25例(65.9%),女14例(34.1%);平均年龄50.7岁;原发病变为海绵状血管瘤出血16例(41.0%),原发脑干出血23例(59.0%);临床症状迟于原发病3月至15年出现(中位时间6月),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腭肌阵挛(38.5%)、肢体或头部震颤(33.3%)和眼球震颤(30.8%)等。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的好转率46.2%;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均明显好转。结论:HOD的诊断主要依赖MRI和典型临床表现,但各病例间临床特征的异质较大。脑干出血继发HOD患者中ION单侧受累较多,出现Holmes震颤的比例相对高,药物治疗总体效果有限。
李辉黄波徐沙贝朱文浩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脑干或小脑出血后继发肥大橄榄变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背景:临床上发现一部分卒中患者在脑血管事件后数月出现新的临床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这些患者多数存在共同的特点,表现为腭肌震颤、眼震及共济失调,这都归因于一种称为“肥大橄榄变性”的疾病。肥大橄榄变性(Hyp...
林琳
关键词: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相关作者

王新疆
作品数:41被引量:3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MRA
张岚
作品数:120被引量:36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钆 MRI 钠 肝硬化
刘建军
作品数:57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影像学诊断 MRI诊断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傅明花
作品数:24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 MRI MRI诊断 MR表现
高媛
作品数:83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研究主题:纤维支气管镜 误诊 肺肿瘤 肺癌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