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0篇“ 肢体短缩“的相关文章
- 浙江省绍兴市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医院监测数据,纳入2011—2021年浙江省绍兴市所有监测机构监测的先天性肢体短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011—2021年间浙江省绍兴市共监测围产儿408710例,监测到肢体短缩畸形出生缺陷儿147例,发生率为3.60/万人,其中城镇地区为4.04/万人,农村地区为2.42/万人,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3.78/万人,女性2.68/万人,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年龄<35岁发生率3.37/万人,≥35岁发生率5.31/万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肢体短缩发生率最高(1.74/万人),右下肢体短缩发生率最低(0.86/万人),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江省绍兴市肢体短缩畸形发生率存在城乡、产妇年龄差异,高危孕产妇孕期应加强筛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 陈少稚孙想妹张丽
- 关键词:肢体短缩围产儿
- 肢体短缩-再延长序贯技术与骨搬运术在ⅢB型胫骨骨折伴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 比较肢体短缩-再延长序贯技术与骨搬运术对ⅢB型胫骨骨折伴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成都八一骨科医院收治的106例ⅢB型胫骨骨折伴骨缺损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采用肢体短缩-再延长序贯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搬运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的炎症应激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肢体功能[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Kofoed评分、活动度]、步态参数(步速、步幅、支撑时间百分比)以及术后6个月时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创面闭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及2周时,观察组血清IL-6、CRP、COR、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AOFAS踝-后足评分、Kofoed评分、活动度、步速、步幅、支撑时间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骨愈合、功能恢复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短缩-再延长序贯技术与骨搬运术治疗ⅢB型胫骨骨折伴骨缺损均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及安全性,且前者术后早期恢复更快,效果更加显著。
- 柳洪心甘涛赵军民
- 伊利扎洛夫外固定架在膝关节畸形及肢体短缩中的应用
- 2023年
- 探讨膝关节畸形与下肢肢体短缩应用伊利扎洛夫外固定架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膝关节畸形与下肢肢体短缩本研究纳入了30例在我院接受伊利扎洛夫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2019.01-2022.01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的膝关节HSS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髋-膝-踝角(HKA)高于治疗前,胫骨角(FTA)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对膝关节畸形及肢体短缩患者开展伊利扎洛夫外骨架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HKA与FTA,值得运用与推广。
- 万礼棋张辉黄善能侯俊邹天强
- 关键词:膝关节畸形肢体短缩功能评分
- 肢体短缩-再延长技术序贯治疗Gustio ⅢC型骨折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肢体短缩-再延长技术序贯治疗Gustio Ⅲ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自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7例小腿Gustio Ⅲ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肢体短缩-再延长技术序贯治疗。术中探查下肢血管、神经,并依据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决定肢体短缩长度。肢体成活后1.5~3.0个月,应用Ilizarov骨搬移技术行骨延长治疗,恢复患肢长度。记录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末次随访时,依据Kofoed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7例患者均保肢成功,且通过Ilizarov骨延长治疗,达到双下肢基本等长的目的。术后随访8~30个月,平均(14.5±1.5)个月。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中,优3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71.43%(5/7)。结论 肢体短缩-再延长序贯治疗Gustio ⅢC型骨折疗效满意,既提高了保肢成活率,又降低了保肢难度,达到双下肢基本等长的目的。
- 赵星汉梁海东宋文吉徐明军苑博
- 关键词:保肢治疗骨延长
- 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肢体短缩并骨不连的护理
- 2023年
- 研究通过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肢体短缩并骨不连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2019年01月~2021年10月到我院经过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手术治疗配合常规护理的23例肢体缩短并骨不连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将21例Ilizarov外固定架矫正手术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的肢体缩短并骨不连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效果。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住院时间、骨不连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联合针对性护理应用于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术治疗肢体缩短并骨不连患者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并提高满意度,值得推荐。
- 徐真真
- 关键词:ILIZAROV外固定架矫形骨不连
- 2011—2021年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流行状况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1—2021年间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流行情况。方法 以广东省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及产母为研究对象,分析广东省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的特征和分布。结果 2011—2021年58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累积共监测围生儿284.48万例,报告先天性肢体短缩畸形1425例,男性患儿723例,女性患儿546例,性别不明156例,全省肢体短缩检出率为5.01/万;2011—2021年全省先天性肢体短缩检出率由7.77/万降低到3.23/万,年度检出率差异经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2,P<0.001)。先天性肢体短缩上肢左的检出率最高,下肢左的检出率最低,部位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5,P=0.99)。男性和女性检出率分别为6.43/万和5.67/万,男性/女性为1.13,符合大多数先天性缺陷的性别间差异规律。产母年龄在30-岁组的男性患儿和<20岁组的女性患儿检出率分别为7.00/万和7.16/万,为本性别组内最高。围生儿的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和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分别是度量先天性肢体短缩防控措施有效性和先天性肢体短缩疾病负担的重要指标。以诊断孕周分组,2011—2021年神经管缺陷患儿于<28周前确诊的比例由42.33%提高到53.52%(χ^(2)=10.65,P=0.001),28周以后确诊的比例由58.28/万下降到39.44/万(χ^(2)=11.47,P<0.001)。以转归分组,活产儿先天性肢体短缩发生率由2.72/万下降到1.05/万(χ^(2)=32.30,P<0.001)结论 推广孕前优生教育,加强孕期筛查和肢体短缩缺陷儿的临床救治有利于减少该缺陷的疾病负担。
- 徐昊立鲍俏李玉萍吴亚男吴云涛方俊
- 关键词:疾病监测
- 胫骨微创双段截骨在小腿肢体短缩中的临床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胫骨微创双段截骨在小腿肢体短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接受传统胫骨微创横断截骨的患者12例及接受胫骨微创长S型截骨技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接受胫骨微创双段截骨术治疗的小腿短缩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矿化指数及外固定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术后延长长度及患肢术后平均延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微创双段截骨的截骨端轴向稳定性好,手术安全性高,在小腿短缩畸形治疗方面,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马玉栋赵世鹏唐贤
- 微创截骨Ⅲzarov法骨延长治疗大段骨缺损肢体短缩
- 2021年
- 分析微创截骨llizarov法骨延长治疗大段骨缺损肢体短缩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大段骨缺损肢体短缩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骨移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截骨llizarov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功能恢复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率为93.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截骨llizarov法骨延长治疗大段骨缺损肢体短缩疗效显著,可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李晓亮
- 关键词:骨缺损肢体短缩
- 利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单侧肢体短缩型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Ilizarov肢体延长术治疗由单侧肢体短缩所引起的双下肢不等长(leg-length discrepancy,LLD)的临床疗效,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加充实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对2014年3月-2017年5月间因LLD行患肢Ilizarov肢体延长术的30例患者进行随访。以夏和桃肢体延长评分标准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标准,通过计算骨痂直径率来评价延长骨的生长质量,分别利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膝关节HHS、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下肢各关节功能的改善状况进行评分,并使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夏和桃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评定,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短侧肢体延长长度4.0~13.4 cm,平均7.9 cm,外固定架拆除时间6~15个月,平均10个月,伴有成角畸形者在延长中畸形得到矫正。本次研究中所有并发症经过相应处理得到良好预后。手术拆除外固定架后,首次行下肢X线片测得所有患者的CDR均大于85%。患者术后最终评定的髋关节Harris、膝关节HHS、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Ilizarov外固定架肢体延长术治疗由单侧肢体短缩引起的LLD是安全有效的。
- 杨跃任志勇刘增运汤丽国
- 关键词:下肢不等长ILIZAROV技术肢体延长
- 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一期肢体短缩治疗小腿严重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 目的: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探讨一期肢体短缩治疗小腿严重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为小腿严重骨与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显微创伤骨科治疗并符...
- 田佳庚
- 关键词:临床疗效
相关作者
- 张湘生

- 作品数:128被引量:4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骨痂延长术 骨缺损 肢体短缩 外固定器 关节镜
- 黎志宏

- 作品数:108被引量:36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骨痂延长术 骨缺损 肢体短缩 骨延长术 关节镜
- 刘傥

- 作品数:55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肢体短缩 骨不连 治疗儿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
- 张春雷

- 作品数:55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骨科医院
- 研究主题:ILIZAROV 股骨 骨缺损 组合式外固定架 骨巨细胞瘤
- 苗旭漫

- 作品数:53被引量:2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8医院
- 研究主题: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治疗 下肢 骨延长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