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05篇“ 肠黏膜损伤“的相关文章
右美托咪定通过Sirt1信号通路对溃疡性结炎小鼠黏膜损伤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溃疡性结炎(UC)小鼠黏膜损伤及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trl)组、模型(Model)组、右美托咪定(Dex)组、Sirt1信号通路抑制剂EX527(EX527)组、右美托咪定+EX527(Dex+EX527)组,每组10只。采用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诱导建立小鼠UC模型。造模完成1 h后,按照20μg/kg Dex剂量腹腔注射Dex组小鼠,Dex+EX527组小鼠按照20μg/kg Dex剂量注射后,再通过腹腔注射2 mg/kg EX527,Ctrl组和Model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粪便性状及大便隐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黏膜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各组小鼠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TUNEL检测各组小鼠黏膜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黏膜组织中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结果与Ctrl组比较,Model组小鼠出现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黏膜明显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6水平、MDA含量、细胞凋亡率[(18.67±3.12)%比(2.89±0.54)%]显著升高,SOD活性、Sirt1(0.25±0.02比0.93±0.14)、PGC-1α(0.18±0.01比1.12±0.10)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比较,Dex组UC小鼠黏膜损伤减轻,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6水平、MDA含量、细胞凋亡率[(7.78±1.12)%比(18.67±3.12)%]显著降低,SOD活性、Sirt1(0.85±0.16比0.25±0.02)、PGC-1α(0.97±0.08比0.18±0.0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而EX527组对应指标与上述相反(P<0.05);与Dex组比较,Dex+EX527组UC小鼠黏膜损伤严重,DAI评分、血清中TNF-α、IL-6水平、MDA含量、细胞
钱志伟李立冬夏建华杨维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损伤
苁蓉总苷对功能性便秘大鼠黏膜损伤、ICC、水通道蛋白及胃动力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苁蓉总苷对功能性便秘大鼠黏膜损伤、Cajal间质细胞(ICC)、水通道蛋白(AQP)及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52只健康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健康组,剩余42只大鼠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苁蓉总苷组(模型+苁蓉总苷10 mg/kg)与药物对照组(模型+西沙必利0.1 mL/10 g),每组14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胃动力学相关指标[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内P物质(SP)],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大鼠结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结组织toll样受体(TLR)2mRNA、TLR4mRNA、闭锁小带蛋白1-(Claudin-1)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组织中ICC标志物C-ki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组织中AQP相关指标。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模型组、苁蓉总苷组、药物对照组SP、VIP、C-kit平均光密度值(AO值)、AQP4、AQP9、Claudin-1mRNA水平降低,NO、5-HT、TLR2mRNA、TLR4mRNA、AQP2、AQP3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苁蓉总苷组与药物对照组SP、VIP、C-kit AO值、AQP4、AQP9、Claudin-1mRNA水平升高,NO、5-HT、TLR2mRNA、TLR4mRNA、AQP2、AQP3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苁蓉总苷组与药物对照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大鼠结黏膜完整、腺体丰富且排列有序;模型组大鼠结黏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腺体萎缩、腺泡减少且杂乱无章;苁蓉总苷组与药物对照组大鼠病理变化相对模型组有所改善。结论苁蓉总苷可能是通过调控神经递质、AQP、ICC改善黏膜损伤,从而发挥了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作用。
于贺美韩晴黄贺明
关键词:肠黏膜损伤CAJAL间质细胞水通道蛋白胃肠动力学
电针干预缓解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脂质积累和黏膜损伤
2025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和黏膜损伤的缓解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电针组在造模5周后进行电针干预8周。治疗结束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肝脏和回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生化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AB-PAS染色检测大鼠回黏膜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回组织法尼醇X受体(FX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ZO-1、Occludin和连接粘附分子C(JAM-C)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肝脏和回组织出现严重病变;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升高,回组织中JAM-C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血清中HDL-C水平降低,回组织中FXR、FGF19、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体重增加显著减少(P<0.01);肝脏和回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中TC、TG和LDL-C水平降低,回组织中JAM-C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血清中HDL-C水平升高,回组织中FXR、FGF19、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增加(均P<0.01)。结论电针刺激通过激活大鼠FXR/FGF19通路,从而改善道屏障损伤,发挥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减轻血脂异常。
武欢张照庆居诗如王小飞刘志刚周丽张红星林威
关键词:高血脂症电针肠道屏障
脓毒症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D⁃乳酸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水平与黏膜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D⁃Lac)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与黏膜损伤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59例脓毒症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作为再灌注损伤组,纳入同期单独脓毒症患者44例为脓毒症组。按黏膜损伤程度的不同将再灌注损伤组患者分为轻度损伤组(13例)、中度损伤组(29例)及重度损伤组(17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再分为预后良好组(47例)和预后不良组(1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预测价值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再灌注损伤组患者I⁃FABP、D⁃Lac、ICAM⁃1、IMA水平均高于单独脓毒症组,GLP⁃1水平低于单独脓毒症(P<0.05)。治疗前轻、中、重度损伤组患者I⁃FABP、D⁃Lac、ICAM⁃1、IMA水平依次升高,GLP⁃1水平依次降低(P<0.05)。治疗后,3组患者I⁃FABP、D⁃Lac、ICAM⁃1、IMA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重度损伤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同期轻、中度损伤组;3组患者GLP⁃1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重度损伤组GLP⁃1水平均低于同期轻、中度损伤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FABP、D⁃Lac、ICAM⁃1、IMA水平与AGI等级均呈正相关,GLP⁃1水平与AGI等级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I⁃FABP、D⁃Lac、ICAM⁃1、IMA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GLP⁃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FABP、D⁃Lac、ICAM⁃1、IMA、GLP⁃1联合对脓毒症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均高于该5项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脓毒症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清I⁃FABP、D⁃Lac、ICAM⁃1、IMA、GLP⁃1水平均与黏膜损伤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联合预测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荣新方源宋卫平
关键词:脓毒症肠缺血预后
道微生物在化疗相关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2024年
黏膜炎又称黏膜屏障损伤,是放化疗常见的剂量反应性毒性。以腹泻、疼痛、溃疡和营养不良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者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最终导致化疗中断,增加病死率。化疗相关黏膜损伤的发病机制多样,临床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道菌群在化疗相关黏膜损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道菌群如何调控化疗相关黏膜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从道菌群角度阐述其对化疗相关黏膜损伤的常见病理反应(炎症、氧化应激、黏膜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并以道菌群为载体,探讨潜在的治疗手段,为临床治疗与基础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卢冬雪严晶吴华(审校)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肠黏膜损伤中医药
萝卜硫素对猪复苏后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减轻猪复苏后黏膜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在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24头国产健康雄性大白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组、SFN组,其中Sham组6头、另两组各9头。CPR组和SFN组选择10 min心脏骤停与6 min CPR的造模参数建立猪CPR模型。SFN组在复苏后5 min时,经股静脉泵入SFN 2 mg/kg、共计10 min。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应用ELISA法检测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的血清水平。然后,各组选择6头猪实施安乐死,获取回末端组织标本,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ELISA法检测过氧化物4-羟基壬烯醛(4-hydroxy-2-nonenal,4-HNE)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法检测黏连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闭合蛋白(occlud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水平。三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复苏后观察期间,CPR组和SFN组黏膜损伤标志物IFABP和DAO的血清水平均高于Sham组(均P<0.05)。然而,SFN组IFABP在复苏后2 h、4 h和24 h时、DAO在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时均低于CPR组(均P<0.05)。复苏后24 h时,CPR组和SFN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Sham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降低,MDA和4-HNE含量、ROS产物均升高,ZO-1和occludin表达下调、Nrf2和HO-1表达上调(均P<0.05)。但是,SFN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PR组,SOD和CAT活性、GSH含量均升高,MDA和4-HNE含量、
张俊锋葛风朱锦江王旭光陈启江曹光立周梅亚徐杰丰张茂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肠黏膜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羽扇豆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黏膜损伤制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前述羽扇豆酮在制备预防和治疗黏膜损伤制品中的应用,为黏膜损伤人群制备防治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还包括羽扇豆酮制备防治黏膜病变保健品的应用,羽扇豆酮易得,可带动药材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具体的是羽扇豆酮可...
王祥培吴红梅徐锋曾倩丁芹秦萍刘米艳
亮菌多糖在制备治疗化疗性黏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中药治疗化疗性黏膜损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亮菌多糖在制备治疗化疗性黏膜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高压均质技术和透析及膜过滤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亮菌多糖的有效提取和纯化,确保了药物成分的高纯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治...
张梅李平陈彦徐红梅曾素玲张美张文娜陈朝晖王婷江海丽吴悦桂仲璇
延龄草提取物在制备黏膜损伤后的再生和修复的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提出了延龄草提取物在制备黏膜损伤后的再生和修复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延龄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延龄草根茎粉碎,得到延龄草粉末;步骤2:用第一乙醇溶液浸泡所述延龄草粉末,煎煮或回流提取,过滤...
李艳华裴雪涛马百平宋妃灵王思涵陈晓娟庞旭张博文张洁
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介导的小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小陷胸汤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介导的小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小陷胸汤低、中、高剂量(8.3、16.6、33.2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5-FU(30 mg/kg,ip,7 d)诱导黏膜损伤小鼠模型。小陷胸汤给药组造模同时按照设定剂量以10 mL·kg^(-1)·d^(-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处理7 d。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观察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比值;采用阿利新蓝染色法(AB)测定小黏膜杯状细胞数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内毒素(ET)、D-乳酸(D-LA)及小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qPCR)检测小组织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组织IL-6、STAT3及EGFR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腹泻评分、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及小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小黏膜VH:CD比值和杯状细胞数量降低(P<0.01),血清ET和D-LA水平升高,小组织DAO水平降低(P<0.05),脾指数和胸腺指数降低(P<0.01),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P<0.05),小组织IL-6、STAT3 mRNA表达升高,EGFR mRNA表达降低(P<0.01);小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升高,EGFR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陷胸汤能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P<0.05)。结论:小陷胸汤对5-FU介导的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小陷胸汤激活EGFR信号转导,下调IL-6/STAT3信号通路,减轻5-FU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秦美洁叶倩倩丁芮黄金玲
关键词:小陷胸汤肠黏膜损伤

相关作者

吕宾
作品数:924被引量:3,272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肠易激综合征 温郁金 内脏高敏感 胃癌 CRF
吴炜烽
作品数:16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云母 非甾体抗炎药 小肠损伤 肠黏膜损伤 NSAID
徐敏
作品数:24被引量:85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肠黏膜损伤 乳酸菌 结肠炎 嗜酸乳杆菌 溃疡性结肠炎
霍贵成
作品数:595被引量:3,38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乳酸菌 双歧杆菌 植物乳杆菌 乳酸乳球菌 嗜酸乳杆菌
罗育其
作品数:26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5-FU 肠黏膜 肠上皮细胞 肠黏膜损伤 大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