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640篇“ 肝细胞癌患者“的相关文章
- 一种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外周血蛋白质谱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疗效的方法,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集检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外周血样品,检测血浆中主要蛋白质的含量;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的...
- 孙惠川王子奕徐彬王璐娜朱小东黄成沈英皓周俭樊嘉
- 一种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本申请涉及预后分析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肝细胞癌患者的第一目标特征向量;基于交叉验证法和赤池信息准则对各个所述肝细胞癌患者的第一目标特征向量进行特征筛...
- 陆铖鲁炫君陈鑫景明利刘再毅
- 血清LPCAT3对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评估溶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传染科就诊的9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HBV-HCC组)、52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HBV-LC组)及体检中心49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人群血清LPCAT3及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LPCAT3和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HBV-LC组、HBV-HCC组血清LPCAT3和AFP水平依次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HCC组与对照组进行鉴别诊断时,LPCAT3的曲线下面积(AUC)为1.000,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00%;而AFP的AUC为0.842,敏感度65.60%,特异度100.00%;两者联合检测时AUC为1.000,特异度和灵敏度都为100.00%。HBV-HCC组与HBV-LC组鉴别诊断时,LPCAT3和AFP单独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765、0.768和0.802。AFP阴性的HBV-HCC患者与其他组进行鉴别诊断,LPCAT3的AUC为0.831。结论:LPCAT3诊断HBV-HCC时其诊断价值强于AFP,且LPCAT3与AFP联合检测能提高HBV-HCC的诊断效率。
- 张烨彭适汤冬玲张平安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甲胎蛋白
- 一种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肝细胞癌患者的待预测CT影像与待预测临床数据,对CT影像与临床数据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CT影像与临床数据输入渐进融合模型,获取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
- 刘莉肖芦山崔浩蒋普
- T细胞耗竭在肝细胞癌患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之一,在全球癌症致死原因中位列第四。当前HCC治疗领域发展迅猛,免疫治疗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手段,其中T细胞在HCC免疫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病毒感染情形下或身处肿瘤微环境(TME)时,T细胞会因持续受到抗原刺激,进而陷入T细胞耗竭(Tex)状态。这一状态不但会使患者身体免疫力降低,还会导致免疫治疗疗效不佳等。因此,深入剖析Tex在HCC中的作用机制,并探寻逆转Tex的有效策略,是HCC免疫治疗领域的核心关键所在。故本文旨在总结HCC患者发生Tex的作用机制及现阶段逆转Tex药物研发的现状与不足,以期为HCC患者免疫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伍杨李甜张润兵张亚妮朱玲玲史婷婷王顺娜杨妹霞于晓辉张久聪
- 关键词:免疫治疗
- 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式的个体化选择研究进展
- 2025年
-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健康,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率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初诊时可接受根治性治疗,另外,治疗方式的持续发展使患者和临床医生有更多的选择,如何进行合理选择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总结了早期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式个体化选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姜雪薇丹增阿旺袁宵寅郭玲何正为杨振华伍行张斌豪
- 关键词:肝移植肝切除术射频消融个体化
- 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疝外科就诊的47例肝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经微波消融治疗后是否复发分为小切口复发组(20例)和未复发组(27例)。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数量、肿瘤直径、肿瘤边界、肿瘤类型、病理分型、血流灌注程度、是否邻近大血管、肝脏Child-Pugh分级等,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患者多发肿瘤、肿瘤直径≥30 mm、肿瘤边界不清晰、病理分型高分化、血流灌注程度高及病灶邻近大血管患者占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9、7.521、7.176、7.018、9.0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肿瘤、肿瘤直径≥30 mm及病灶邻近大血管均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6、1.73、1.76,P<0.05)。结论:多发肿瘤、肿瘤直径≥30 mm及病灶邻近大血管均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临床措施,预防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后早期复发。
- 李胜伟赵刚张朝阳张炎浩李鹏哲
-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早期复发
-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 2025年
- 目的考察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对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RALOX-HAIC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检测近期疗效、生存情况、炎症指标(LCN2、NLRP3炎症小体、NLR、PLR)、免疫指标(NK细胞、CD8^(+)T细胞、IL-17、Th17/Treg)、毒副作用发生率变化。结果基于mRECIST,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进展更低(P<0.05)。治疗后,2组炎症指标、IL-17、Th17/Treg降低(P<0.05),NK细胞、CD8^(+)T细胞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体生存率、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RALOX-HAIC方案可安全有效地提高肝细胞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体内炎症指标。
- 吴鸣远杨云柯高欣桐杨兆硕朱真锋
- 关键词:华蟾素注射液肝细胞癌毒副作用炎症反应
- 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转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转化治疗对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9例合并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系统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根据最终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转化治疗组(n=42)和非转化治疗组(n=107),分析转化治疗后的长期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149例患者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为1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尚未达到。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中位无事件生存期分别为19.8个月和1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未达到和28.2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转化治疗是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HR=0.125,95%CI 0.016~0.966),但不是无事件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6.4%和72.1%、53.4%,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1年、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7.5%、33.8%和47.3%、31.5%,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转化治疗组和非转化治疗组患者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28/42)vs 72.0%(77/107),P=0.524]及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23.8%(10/42)vs 27.1%(29/107),P=0.68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伴有大血管侵犯的晚期HCC患者的预后,并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 刘建伟王葵夏勇薛辉唐明张小峰
-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预后
- 精细化护理在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细化护理组。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细化护理组3级及以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低于常规护理组的55.0%(P<0.05)。精细化护理组治疗后患者在躯体功能、认知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水平4个核心维度上的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精细化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可以降低仑伐替尼治疗肝细胞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 占丽娟黄蕤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肝细胞癌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 向邦德

- 作品数:206被引量:8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肝细胞 肝肿瘤 肝细胞癌患者
- 黎乐群

- 作品数:475被引量:1,93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肿瘤 肝癌 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 吴力群

- 作品数:194被引量:810H指数:1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 研究主题:肝切除术 预后 肝细胞 肝细胞癌 肝肿瘤
- 钟鉴宏

- 作品数:100被引量:9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肝细胞 META分析 总生存率
- 马良

- 作品数:99被引量:439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肝细胞 肝肿瘤 总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