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84篇“ 肝硬化治疗“的相关文章
代谢相关脂肪性病合并肝硬化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前景
2025年
代谢相关脂肪性病(MAFLD)相关肝硬化已成为慢性病的主要病因,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该病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代谢共病、缺乏特异性药物、门静脉高压、衰竭等。生活方式管理、代谢共病优化等虽有一定作用,但疗效有限。由于患者的异质性、合并症的多样性以及纤维化逆转困难等因素,临床药物研发目前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仅有少数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初步进展。未来的治疗方向应更侧重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精准医疗、数字化管理,为MAFLD相关肝硬化患者带来希望。
王昕饶慧瑛
关键词: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在乙型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
2025年
探讨核苷类药物在治疗乙型炎引发的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采取的研究手段为:在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从本院接收的100名乙型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核苷类药物疗法,而对照组则接受传统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组在治疗效果、功能指数以及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得出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对乙型炎后肝硬化进行治疗,能显著提升疗效并促进功能恢复。
汪志强
关键词:核苷类药物乙型肝炎肝硬化
中医中药辩证施治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探讨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脏硬度值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以往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降低患者纤维化程度,且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梁德芳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硬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病的终末期,主要由活化的星状细胞产生胶原并累积在细胞外基质形成假小叶从而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能分化的能力,可参与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肝硬化治疗。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及展望。
张邸涵婧陆伦根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
一种过表达Exon3的Numb基因在纤维化、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治疗纤维化、肝硬化的过表达Exon3的Numb基因(Numb‑Exon3<Sup>overexpression</Sup>,Numb‑Exon3<Sup>OE</Sup>)。本发明采用经典动物模型...
慕永平 宗梦瑶 许燕楠 邢飞飞 张士豪刘平陈佳美陈高峰
中医外治法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及潜在机制
2024年
肝硬化是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病的最终阶段。肝硬化患者常因并发腹水、消化道出血、性脑病、肾综合征和原发性癌等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移植是肝硬化的最终解决策略。对于无法进行移植的患者,目前的治疗策略主要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肖准马素平杨芳明刘杨春费景兰赵文霞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外治法
中医药健脾法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
2024年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功能减退、门脉高压、纤维化及细胞结节状再生等。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主要采用抗病毒、抗纤维化、利尿、降酶等方法,但这些方法疗效有限且可能产生副作用。近年来,我国传统中医药在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中药健脾法在临床上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健脾法在治疗肝硬化方面的应用,探讨其改善功能、调节门脉高压、减轻纤维化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并评估了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参考。
翁毅余杰
关键词:肝硬化中药健脾
乙型炎后肝硬化治疗中核苷类药物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评价乙型炎后肝硬化治疗中核苷类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乙型炎后肝硬化患者78例,采用抽签法的形式分成实验组(39例,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治疗)与对照组(39例,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和病毒载量。结果 实验组转阴率89.74%高于对照组的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谷丙转氨酶及病毒载量对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谷丙转氨酶、病毒载量分别为(54.66±1.22)U/L、(2.33±0.56)log10拷贝/ml,均低于对照组的(71.22±2.45)U/L、(5.66±1.11)log10拷贝/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炎后肝硬化治疗应用核苷类药物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转阴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各项指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因此在乙型炎后肝硬化治疗期间需要重视核苷类药物的应用。
王琼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类药物转阴率
分析软益肾汤用于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4年
肝硬化治疗上应用软益肾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64例肝硬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与观察组(基础治疗联合软益肾汤),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临床应用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的ALT、AST 、TBIL三项指标及HA、Ⅳ -C 、LN三项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96.88%)比对照组治疗满意度(65.63%)高。结论 软益肾汤可有效改善肝硬化纤维化程度及功能,治疗效果相对理想,凸显其应用价值,可进一步推行使用。
万亮梁微微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
下瘀血汤在乙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下瘀血汤在乙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乙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联合下淤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功能指标及远期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 AST、 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失代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淤血汤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远期预后。
朱岩洁娄静
关键词:乙肝肝硬化肝功能远期预后

相关作者

刘平
作品数:728被引量:5,101H指数:4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扶正化瘀方 二甲基亚硝胺 抗肝纤维化
李慧博
作品数:44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人血白蛋白 质子泵抑制剂 META分析 万古霉素 医院药学
陈高峰
作品数:88被引量:52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肝纤维化 肝硬化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肝纤维化 FIBROSCAN
赵峻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肝硬化治疗 肝硬化 活血化瘀法 临床疗效
慕永平
作品数:158被引量:81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一贯煎 慢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