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9篇“ 肝病模型“的相关文章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2025年
-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作为肝移植手术中的重要评估工具,临床使用简单易行,其是肝移植患者等候移植手术的重要指标,如今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肝外疾病的评估工具。该文介绍MELD评分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焦佼侯莉徐志云周炜
- 关键词: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心血管疾病预后
-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终末期肝病中的应用
- 2025年
- 在全球范围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用来确定肝移植器官分配优先顺序。随着MELD评分的运作环境重点朝着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移植的方向发展,已经提出了几种模型来改进和提高MELD评分。MELD评分还用于非移植慢性肝病患者的管理。本文简要回顾了这些不同模型产生的背景,认为MELD产生的初衷是用于肝移植器官分配的优先顺序,肝移植评估之外的扩大应用应结合临床实际,个体化合理选择不同的MELD,以期患者得到最佳的预后评估、最佳的干预措施和最大的获益。
- 希古日干苏雅佟静王炳元
- 关键词:肝硬化终末期肝病模型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 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一级纯化水)、模型组(一级纯化水)、给药组[柴胡疏肝散(10 mg/mL)+二甲双胍(0.2 g/kg)],各12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自由饮食)4周以复制NAFLD模型,对照组大鼠予常规食物;建模成功后灌胃一级纯化水或药物,每天1次,连续7周,同时继续喂饲相应食物。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采用Jc-1荧光探针测定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Ⅱ(LC3-Ⅰ/Ⅱ)、P62、转录因子EB(TFEB)、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有明显的炎性损伤和小叶内脂滴;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上述变化显著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肝组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TG、TC、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LC3-Ⅰ/Ⅱ、p-AMPK/AMPK、TFE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二甲双胍对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AMPK/TFEB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 李冬
-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二甲双胍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白杨素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白杨素对酒精性肝病(AL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LD模型组、水飞蓟素组、白杨素小剂量组、白杨素大剂量组(25、50 mg·kg^(-1))。采用乙醇液体饲料喂养8周合并单剂量乙醇(5 g·kg^(-1))灌胃造模。灌胃给药8周后,收集血清,采用试剂盒检测5组小鼠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收集肝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收集肠道内容物,采用16 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5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整体变化。结果与ALD模型组比较,白杨素小、大剂量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含量均明显下降,且能够缓解酒精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ALD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总数以及种类显著减少,优势菌属改变为埃希-志贺菌Escherichia-Shigella、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白杨素小、大剂量组小鼠肠道菌群较ALD模型组Shannon指数明显提升;在门和属水平上,白杨素大剂量组丰度显著升高,菌群总数及数量增加且优势菌群颤螺菌属Oscillospirales、厚壁菌属g-Firmicutes、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的丰度变化尤为突出。结论白杨素可能通过改善AL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发挥对ALD的治疗作用。
- 董璐张昊天康妍钰王菲郭浩林董颖杨勇白婷
- 关键词:白杨素酒精性肝病肠道菌群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研究进展
- 2024年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长期大量饮酒等因素导致的以肝细胞内脂质过量堆积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NAFLD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在NAFLD发病机制上,但目前报道用于NAFLD机制研究的实验模型差异较大,尤其是动物模型。因此,该综述将总结近年来已报道的NAFLD研究模型,重点阐述NAFLD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为NAFLD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 高婷婷谭明陈万金程胜桃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细胞模型
- 一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模型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涉及生物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包含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准备适合的小鼠;S2:小鼠喂养:对小鼠进行高脂饮食或使用高脂饮食及致癌物的饲养;S3:过表达CPT2;S4:...
- 姚敏秦艳艳陆毓铭单佳佳居林玲阮甜甜沙春秀姚登福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联合NLR、PW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模型
- 目的:本文目的在探讨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NLR、PWR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从而为失代偿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且适当的治疗方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使医疗资源更加合理地分配。方法:通过回顾...
- 马乾蓉
- 关键词:失代偿期肝硬化MELDPWRNLR
- 移植前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索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对心脏移植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7月在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单器官心脏移植的19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心脏移植受者术后5年内的生存状态作为状态变量,术前MELD-XI评分作为检验变量,应用X-tile软件分析获得术前MELD-XI评分预测心脏移植受者术后生存情况的最佳诊断节点,根据最佳诊断节点,将受者分为2组,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2组术后5年的总体生存率。比较2组围手术期情况和远期预后,探索MELD-XI评分下各临床指标与术后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X-tile分析显示,术前MELD-XI评分预测心脏移植患者术后生存最佳诊断节点为8.3分,根据术前MELD-XI评分的最佳诊断节点,将患者分为MELD-XI评分>8.3分组(46例)和MELD-XI评分≤8.3分组(146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ELD-XI评分>8.3分组心脏移植受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EID-XI评分≤8.3分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体外膜氧合、供体年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与心脏移植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5)。Cox回归结果表明,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风险比=1.001,95%置信区间:1.001~1.001,P<0.001)是心脏移植受者死亡的高危因素;术前血红蛋白(风险比=0.970,95%置信区间:0.955~0.985,P<0.001)是心脏移植受者死亡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术前MELD-XI评分能为评估心脏移植受者术后死亡风险和远期总体生存率提供参考。
- 刘晟周志明周强杨斌
-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
- 一种脂肪变性肝病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提供一种脂肪变性肝病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位点数据;根据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所述位点数据,以获取所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变性肝...
- 刘莉肖芦山李芮宁曾琳邹雪晶
- 免疫炎症因子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预测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究免疫炎症因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预测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60例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短期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22例,12周内存活)和预后不良组(38例,12周内死亡)。比较两组患者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Ⅱ)、MELD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分析影响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各因素预测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NLR水平、SⅡ和MELD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LR升高、SⅡ升高和MELD评分升高均是影响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NLR、SⅡ和MELD评分单独与联合检测预测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758、0.751和0.831(均P<0.05)。结论NLR、SⅡ和MELD评分有利于判断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的短期预后,临床应及早监测上述指标,及时干预以改善预后。
- 徐结英
- 关键词:免疫炎症因子终末期肝病模型肝衰竭继发感染预后
相关作者
- 赵勇华

- 作品数:80被引量:261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 终末期肝病模型 拉米夫定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李树臣

- 作品数:116被引量:4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终末期肝病模型 拉米夫定 慢性丙型肝炎 重型肝炎患者 血浆置换
- 于建武

- 作品数:113被引量:4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拉米夫定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慢性丙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拉米夫定治疗
- 章幼奕

- 作品数:115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肝衰竭 加味瓜蒌散 胃肠激素 退高黄汤 终末期肝病模型
- 孙丽杰

- 作品数:67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拉米夫定治疗 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