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08篇“ 联合化疗方案“的相关文章
单药化疗联合化疗方案在初治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 观察单药化疗联合化疗方案在初治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200例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单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每组100例。单药化疗组给予甲氨蝶呤化疗方案,联合化疗组给予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化疗方案,14 d为1个疗程,化疗期间监测患者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待该指标恢复正常后需持续化疗1~3个周期。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耐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缓解组(n=172)和耐药组(n=28),对影响疗效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的因素。结果 联合化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单药化疗组(100.00%vs. 72.00%,χ^(2)=32.558,P<0.001),单药化疗组耐药率为28.00%,联合化疗组未出现耐药患者。联合化疗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脱发的发生率均高于单药化疗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单药化疗组(P<0.01)。与缓解组比较,耐药组年龄大、非葡萄胎、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4~7 d及FIGO预后评分5~6分比例均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GO预后评分是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OR=4.085,P=0.002)。结论 在初治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中,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化疗方案为首选方案,针对FIGO预后评分较高的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仍需要更多化疗方案研究。
林美娥
关键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初治单药化疗联合化疗完全缓解率
贝伐珠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比较贝伐珠单抗与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于南通市肿瘤医院就诊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贝伐珠单抗组和阿帕替尼组,每组46例。贝伐珠单抗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口服及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静脉滴注;阿帕替尼组患者给予替莫唑胺胶囊及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4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均治疗3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卡氏评分,生存率,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阿帕替尼组客观缓解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VEGF、EGFR、GFAP、YKL-40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治疗后,阿帕替尼组卡氏评分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阿帕替尼组累积生存率高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阿帕替尼组高血压、蛋白尿发生率低于贝伐珠单抗组(P<0.05)。结论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比较,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客观缓解率,降低细胞因子,提高生活质量、生存率并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丁铃周静顾莹江棋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25年
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成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78 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设定为研究对象,予以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最终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以及机体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展开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有效率达 76.92%,疾病控制率为 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 43.59%以及疾病控制率 74.36%(P<0.05)。在治疗前,两组血清 CEA、CA19-9 及 DDX4 的检测值进行对比,差异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这 3 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值相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 CD3+、CD4+及 NK 的检测值相互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这 3 项机体免疫指标的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效果卓著,能够切实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徐岩
关键词:化疗方案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安全性
米托蒽醌脂质体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米托蒽醌脂质体(MIT-LI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MPA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2月至2024年1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和黄冈市中心医院接受过MAED(MIT-LIP+阿糖胞苷+依托泊苷+地塞米松)方案的MPAL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特点、不良反应、治疗效果、长期预后等数据。结果共纳入7例接受过MAED方案化疗的MPAL患者,其中2例初始诊断分别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治疗后表型转换为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初始诊断为髓/B双克隆MPAL,1例初始诊断为髓/T双克隆MPAL,1例初始诊断为髓/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双克隆MPAL。7例患者中,男3例,女4例;中位年龄38(16~58)岁;检测到染色体异常1例,基因异常6例,其中伴有BCR∷ABL融合基因1例。MAED方案化疗期间未发生明确相关的药物过敏及器官毒性,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经诱导缓解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CR),2例患者仍处于巩固治疗中并维持微小残留病(MRD)阴性CR;1例患者维持MRD阳性CR;4例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例维持MRD阴性CR,2例复发。目前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总生存(OS)率为100%,无复发生存(RFS)率为60%,中位OS时间和中位RFS时间未达到。结论MAED方案治疗MPAL安全性良好,CR率高。
江慧雯卢聪何静魏求哲苏梅芳吴耀辉胡俊斌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铂类敏感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铂类敏感型(PSR)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86例PSR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化疗方案(紫杉醇+卡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125、CA19-9、HE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伤、血液系统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PSR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方案治疗。
李凤霞张志臣杨晓宇
关键词:复发性卵巢癌卡铂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舟山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52例)和B组(52例)。A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B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或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近期总有效率[51.92%(27/52)]高于A组[32.69%(17/52)](Z=4.11,P<0.001)。治疗后,两组Ⅲ期、Ⅳ期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CD8^(+)百分比均比治疗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均P<0.05);两组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B组均高于A组高(均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3%(23/52),高于A组的21.15%(11/52)(χ^(2)=6.29,P=0.012)。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用于NSCLC患者的治疗中,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刘孝凤潘鑫福卢洁
关键词:抗肿瘤药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联合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患者疾病控制率及血清IGF-1、IGFBP-3水平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研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92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TP化疗方案,观察组予以TP化疗方案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DCR、毒副反应、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及血清IGF-1、IGFBP-3水平。结果:观察组DCR(78.26%)高于对照组、(56.52%)(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9-9、SCC-Ag、CEA、CYFRA21-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F-1低于对照组,IGFBP-3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皮疹、肝损伤等毒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一线化疗方案治疗食管癌可提高DCR,减轻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损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刘朵平陈素华支卫国陈朗王一迪马天江
关键词:一线化疗方案食管癌
康莱特注射液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日在我院中医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92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卡铂+培美曲塞)方案的基础上是否加用康莱特注射液分为观察组(加用,104例)和对照组(不加用,88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2、4、6个周期后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结束时的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远期治疗效果和住院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及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5.27±38.21)、(132.11±34.23)d;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出现的总体不良反应及≥3级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康莱特注射液可进一步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力,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张晓晓张祉薇董晓倩谢曼丽邓皖利张铭
关键词: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分析应用曲妥珠单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黄骅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110例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5例。一组只做化疗(对照组),另一组用曲妥珠单抗+化疗(实验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ORR、D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能使标志物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延长生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种联合治疗可能是由于抑制了PI3K/Akt通路,进而达到优质疗效的目的。
王小龙
关键词:曲妥珠单抗化疗乳腺癌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效果。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tokeratin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采用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lung,FACT-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SCC-Ag[(1.99±0.52)μg/L vs(2.66±0.61)μg/L]、CYFRA21-1[(4.28±0.97)μg/L vs(6.15±1.23)μg/L]、CEA[(19.58±4.02)μg/L vs(24.37±4.61)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T细胞百分比[(70.19±5.84)%vs(65.36±5.12)%]、CD4^(+)T细胞百分比[(41.01±3.79)%vs(34.76±2.87)%]、CD4^(+)/CD8^(+)比值[(1.45±0.30)vs(1.13±0.23)]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百分比[(23.04±2.94)%vs(25.49±3.12)%]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L量表中社会/家庭状况[(20.21±3.24)分vs(18.15±2.93)分]、情感状况[(19.69±3.11)分vs(17.13±2.84)分]、生理状况[(21.51±3.31)分vs(19.34±3.08)分]、功能状况[(22.31±3.38)分vs(19.34±3.02)分]、附加关注[(27.64±4.12)分vs(25.78±3.76)分]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恶性、腹泻、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陈月圆徐健胡培侯晓春施兵吴志军
关键词: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相关作者

宋永平
作品数:499被引量:1,100H指数:1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文献复习 淋巴瘤
吴德沛
作品数:1,332被引量:4,085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移植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
魏旭东
作品数:353被引量:8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沙利度胺
李玉富
作品数:155被引量:32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瘤 文献复习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廖美琳
作品数:331被引量:2,66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
研究主题: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药物疗法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