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207篇“ 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文章
职普融通视域下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研究
2025年
在智能化转型和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向的背景下,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分离导致的人才能力培养单一化成为制约职普深度融通的关键问题。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研究中存在的关注整合手段而忽视整合内涵、整合内容多集中于“理实一体化”对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关注度较低等问题,构建了中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框架,梳理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方向,并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整合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课程整合的内容应因学科性质而异,以及以单边为主导的课程整合方法等建议,旨在为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提供参考,推动职普深度融通,助力智能化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马方慧谢莉花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整合综合职业能力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创新路径探究
2025年
文章主要探讨就业视角下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创新路径,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的有效衔接。通过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际案例的分析,阐述课程设置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袁欣如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就业视角课程目标
英国T-Level课程改革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025年
分析了英国T-Level课程改革的实效与经验,探讨了其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基于英国首批T-Level学习者调查结果,总结了T-Level在提升学生学业水平、职业技能、综合素养,以及丰富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显著成效。T-Level成功的关键在于其课程设计中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及灵活的学术与职业转换路径。结合英国T-Level课程改革经验,建议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建设面向企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构建普职融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均衡发展,以培养真正高质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邵瑶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
职普分轨还是统整?——基于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审视与反思
2025年
分轨或统整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与课程发展的焦点,尤其是职普分轨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基于知识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而当基于知识的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后,分轨问题将不再重要。传统的学科本位、标准本位和联结本位三种职业知识取向虽然关注了知识的来源,讨论了知识由学科专家还是由雇主控制的社会利益表达问题,但都避开了对知识本身的研究。基于迈克尔·扬的职业知识概念化思想,职业知识的完整内涵能够得到进一步阐释,以职业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教育价值也更加明晰。未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职业知识体系、增强职业教育课程教育属性、促进职普融合课程的发展。
谢莉花李涵田洋
关键词:职业知识职业教育课程
楚怡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融合机制研究
2025年
楚怡工匠精神蕴含精益求精、专注敬业、创新进取等核心价值,对职业教育影响深远。本文探讨其在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中的融合机制,旨在实现人才培养升级。解析楚怡工匠精神的核心价值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启示,阐述在课程思政中融入该精神的方法,以及在学生工作中践行该精神的路径。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确保课程思政与学生工作在融合中形成合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李雨渟欧阳荆李丹顾振华龚事引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与实现策略
2025年
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高质量课程体系有助于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重点支撑国民需求、着力适应经济转型发展与有效应对职教矛盾转化为目标定位。在实践逻辑方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与国家战略及职业教育特色相符的建构目标,深化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域与职业岗位需求相融合,助力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形成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导向的课程评价。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明确清晰化的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职教课程体系;确定实践化的课程内容,强化与行业企业一线的紧密联系;实施标准化的课程共治,推动校际学分置换与资源共享;重视专业化的课程教学,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科学化的课程评价,设置持续改进课程实施机制。
陆宇正刘旭东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育强国实践逻辑
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进展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
2025年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依据。为厘清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进展、热点趋势,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发文量、研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领域总体发文量不高,研究机构较为集中,作者之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集中于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开发价值取向、校本课程开发、国外课程开发借鉴等四个方面。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应该提升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注度,构建本土特色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加强科研合作以形成研究聚合力,拓展研究领域并加深研究深度。
胡巧眉马双双杨育智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可视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趋势
2025年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模式直接影响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成效。对课程模式的发展演进历程进行综合梳理和对比研究,分析课程模式及开发方法的内在逻辑与适用条件。无论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MES课程、CBE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还是本土开发的“宽基础活模块”、项目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等课程模式都各有千秋,在不同阶段成为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对象,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制约条件。随着国家进一步确立和强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强调产教融合的重要性,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必将呈现多种课程模式并存、坚持工作过程导向和适应数智化的发展趋势。
高俊霞
关键词:课程模式工作过程系统化
产业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设置策略——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为例
2025年
本文在产业升级背景下,以职业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聚焦课程系统工作过程化的设置策略。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为例,分析了产业升级对职业教育课程系统化变革的必要性,指出当前课程设计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创新性不足、课程设置缺乏综合协调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课程系统的工作化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课程结构、实施动态评价等解决策略。以提高教学效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彭高颖夏明李华棋史俊涛许松廖俊生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
2025年
目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通过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确保课程与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紧密对接;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评价体系,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估,建立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更多具备高技能的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
韩彩娟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相关作者

徐国庆
作品数:323被引量:8,239H指数:49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张健
作品数:557被引量:2,444H指数:21
供职机构: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 教师 高职 高等职业教育
赵志群
作品数:156被引量:3,172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测评 职业院校 课程开发 职业资格
赵文平
作品数:111被引量:613H指数:14
供职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课程 双师型教师 职业院校 现代学徒制
郭炯
作品数:94被引量:1,444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教师 教育信息化 角色分析 乡村教育 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