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831篇“ 翼状胬肉切除“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翼状胬肉切除的分离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翼状胬肉切除的分离定位器,分离定位器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直筒状,所述底座上下都设置有防滑区域,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端盖一端设置有旋紧螺纹,所述旋紧螺纹...
黄海王长乐程翰欣张伟胡珍珍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及对角膜散光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1/2023-01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10例110眼,其中原发性翼状胬肉77例7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33例33眼。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检测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及泪膜破裂时间,统计术后复发情况并分析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10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8眼,复发率为7.3%。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比较无差异(2.02±0.32 vs 2.00±0.32 D,P>0.05),泪膜破裂时间比较有差异(9.55±1.24 vs 13.46±2.56 s,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环境、糖尿病、胬肉性质、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手术方式为影响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因素(均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延长,年龄、工作环境、糖尿病、胬肉性质、术后泪膜破裂时间、手术方式均为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陈昌凤倪琴宣光城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泪膜破裂时间复发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风险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构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风险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月样本医院收治的218例拟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是否发生干眼,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构建并验证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风险模型。结果:随访12个月,218例患者均未失访,发生干眼48例,发生率为22.02%。发生组年龄、巩膜裸露面积、单日视觉显示终端使用时间≥2 h占比高于非发生组,日间户外活动时间长于非发生组,泪膜破裂时间(BUT)短于非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20、10.332;χ^(2)=20.687;t=6.252、3.1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巩膜裸露面积、单日视觉显示终端使用时间、BUT时间是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的影响因素(OR=4.749、5.339、4.225、0.260,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90.59%,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结论:年龄较高、巩膜裸露面积较大、单日视觉显示终端使用时间较长、BUT时间较短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风险有关,构建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早期甄别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干眼发生风险。
游广燕刘德成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干眼列线图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2025年
研究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我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与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王佳李铁军王凌宇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中药熏蒸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5年
观察分析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2024年1-12月收治的翼状胬肉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加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提升,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治疗效果。
李铁军杨丽王凌宇吴碧玲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中药熏蒸治疗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治疗效果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5年
通过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比较并分析该疗法的优势。方法 选取6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泪膜功能和视力。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愈合时间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的BU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一月实验组UCVA和CA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角膜愈合,改善患者的泪膜功能和视觉质量。
多吉次仁
关键词: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泪膜功能视力临床治疗效果
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诱发坏死性巩膜炎1例
2025年
患者,男,43岁,因"左眼膜状物生长1年"就诊于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既往体健,无全身或眼部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0。右眼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7 mmHg。左眼鼻侧可见膜状物长入角膜缘约1 mm,余角膜透明,前房清,深浅正常,虹膜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2021年12月2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手术顺利,术中轻度使用烧灼,但未使用丝裂霉素C。术后第1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左眼翼状胬肉切除部位角膜上皮缺失,结膜植片位置正常,愈合良好,术后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4次/d;氧氟沙星眼膏1次/晚。术后第2天,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左眼原角膜上皮缺损区域渐愈合,结膜植片位置正常,愈合良好,继续维持原用药。术后11 d,患者门诊复查,诉左眼畏光。眼部检查:左眼结膜瓣已融解,表层巩膜融解变薄,透见其下脉络膜,原固定结膜缝线可见,角膜透明(图1)。内眼未见异常。经过追问病史,患者告知术后自行频繁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频率约1次/h。考虑原因为局部大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抑制胶原活性或成纤维细胞活性,阻碍了创面愈合。诊断:左眼手术诱发的坏死性巩膜炎(Surgically-induced scleral necrosis,SINS)。治疗措施:①拆除结膜缝线。②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③加用环孢素滴眼液点左眼,4次/d;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点左眼,3次/d。治疗2 d后复查,患者左眼巩膜增厚,原坏死灶逐渐愈合(图2)。1周后复查,坏死处巩膜恢复正常。
余海跃朱光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坏死性巩膜炎
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视力水平的改善探讨
2025年
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对患者视力水平的改善。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均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星塘医院眼科,病例对象为翼状胬肉病人,在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时间段内,一共抽取68人,均分2组,一组选择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联合治疗手段(观察组34人),一组选择翼状胬肉切除,单一一种治疗手段(对照组34人)。结果 两组术后创面恢复用时相比,观察组时间更短(P<0.05)。对比两组疗效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占比更高(P<0.05)。从视觉功能、泪膜功能的数值来看,两组数据存在极大程度的差异,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游离结膜瓣移植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还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视力水平,提升整体疗效,值得研究和推广。
郑波涛
关键词: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转移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翼状胬肉切除术(pterygium excision,PE)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autologous limb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LSCT)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将58例行PE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67例行PE联合LSCT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视力水平、角膜参数[角膜散光度数、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功能[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角膜创面愈合时间、充血水肿消退时间、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7 d、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角膜散光度数、FL评分低于对照组,BUT、Schirmer试验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联合LSCT治疗翼状胬肉效果确切,可加快术后恢复进程,改善角膜形态及泪液分泌功能,提高视力水平,且能确保手术安全性。
杨道锋王应飞李杰
关键词:翼状胬肉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羊膜移植术
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联合健康宣教护理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联合健康宣教护理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纳入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榆林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74例,依据奇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眼位注视训练联合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调整眼位、调整显微镜次数,注视保持时间,焦虑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观察组调整眼位及调整显微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中注视保持时间比对照组久(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在入院时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1 h两组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入院时与术前1 h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自我管理能力量表(ESCA)在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各维度得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自我管理能力对比:两组ESCA量表在各维度得分均比干预前高,切观察组各维度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后3个月内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发生6例(16.22%),观察组发生1例(2.7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然更低(P<0.05)。结论:在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术前眼位注视训练联合健康宣教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中调整眼位、调整显微镜次数,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珊张艳荣王霞
关键词:翼状胬肉健康宣教

相关作者

黄海
作品数:28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干眼症 翼状胬肉切除 难治性角膜溃疡 慢性泪囊炎 疗效分析
何伟
作品数:103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何氏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 纤维蛋白胶 干眼 眼科
欧阳君
作品数:83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羊膜移植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 翼状胬肉
姚涛
作品数:33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何氏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纤维蛋白胶 羊膜移植 无缝线 翼状胬肉切除
邱璐璐
作品数:41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牡丹江医学院
研究主题: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针刺疗法 高浓度 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