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30篇“ 群众实践“的相关文章
基层党建与妇联组织协同服务妇女群众实践
2025年
本文深入探讨基层党建与妇联组织协同服务妇女群众实践与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以基层党建为核心,以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立协作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方式,为广大妇女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服务。目的是把基层党建和妇联组织的协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促进我国妇女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来萍
关键词:基层党建妇联组织
关于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徐州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践探索为例
2024年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是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切实贯彻落实。本文首先对界别和界别群众的概念作了简要分析,然后从夯实思想基础、激发内生动力、拓展履职渠道、助力提质增效四个角度,梳理了徐州市政协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徐州市政协工作实际,提出了有关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几点思考认识。
徐州市政协课题组王强
关键词:政协委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群众实践逻辑
2024年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群众实践为主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具体内容是:群众实践具有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自以为是、高高在上,应始终坚持师生平等原则,进行共情式沟通和启发式教学;群众实践具有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应始终坚持自觉自愿原则,突出群众亲身经验的基础地位;群众实践具有现实性,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脱离生活,应始终坚持物质利益原则,以群众切身利益为切入点、革命根本利益为着力点,循序渐进培育和强化理想信念。深刻把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观的群众实践逻辑,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论认识,而且对做好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呈才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观群众实践延安时期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研究——以浙江省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实践为例
2023年
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是党的二十大关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要部署。浙江省政协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重大改革项目,并列入主题教育重点调研课题。课题组先后赴浙江省湖州、嘉兴、衢州、宁波、金华、杭州等地,运用线上与线下、个别访谈与集中座谈、实地调查与研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集中调研,先后走访10家委员企业和单位,考察27个委员会客厅和委员工作室,召开9场座谈会,与市县政协负责同志和三级政协委员90余人交流座谈;召开省市政协委员工作暨委员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
关键词:政协委员界别主题教育
新时代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实践创新研究 ——以B社区为例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也是一部群众工作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中报告指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我们党坚持问题导...
李菲
群众实践中找办法
2021年
按理说,合法取得的房产,办理房产证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曾经有百余位老人奔波很长时间,也没办成这件事。事情的确有些难办,因为老人们房产所处的地块牵涉诸多债务纠纷、司法纠纷。但事情就没法办了吗?并不是。媒体关注后,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仅三个月,老人们就领到了房产证。
张洋
关键词:债务纠纷媒体关注房产证司法群众
新时代共享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实践路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组成部分的新发展理念。其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更着重于解决社会发展中所包含的公平正义问题,这一问题的主体和着眼点都是人民群众。因此,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就更加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更加需要人民群众来共同建设,其获得的成果也更加需要人民群众来共同维护。
路坤皓
关键词:共享发展
坚持问需、问计、问效于民 从群众实践中汲取守正创新的智慧力量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只有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切实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施小琳
关键词:群众实践宣传思想工作汲取教育引导服务群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群众实践基础被引量:2
2019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植根群众实践推进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坚持从人民群众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在党的科学组织和领导下将群众的鲜活经验和智慧转化为新的理论。坚持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来指导群众实践,并使新理论在群众实践检验中得到新的发展。
杨丽霞
关键词:人民群众
浅析高职院校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实践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高职院校因学校性质和专业特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这种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需要依靠自身的创新理念、提升内涵和整合资源等作为必要条件,增强实力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为自身的发展获得好处的同时也需要"走出去",通过与地方社区共建党群服务体系,推进在职教师党员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区域化新格局。
曹盛楠
关键词:在职党员群众实践

相关作者

杨吉兴
作品数:65被引量:128H指数:4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 地方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共同富裕 人民民主
王永恒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执政理念 大后方 《新华日报》 反侵略战争
宋洪远
作品数:152被引量:2,320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农业 农村 农民收入 农业现代化 农业发展
金飞
作品数:2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理论辨析 纸老虎 《向导》周报 恽代英 革命纲领
王洪喆
作品数:36被引量:21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网络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 信息社会 信息传播 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