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7篇“ 美感经验“的相关文章
- 智能时代深化学生美感经验的美术鉴赏教育
- 2025年
- 在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离不开深化美感经验的美术鉴赏教育。美术教育应强化一种具有“观”的内涵并且能深化美感经验的“观看之道”,经由“观看之道”的美感经验可以分为视觉层、对象层、情感层和概念层四个层次。在实践层面,针对学校美术鉴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可以构建具身认知理论下美术馆与中小学携手开展美术鉴赏教育活动的模型。通过对策划并实施“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的馆校结合美术鉴赏教育活动的案例研究,论证了具身认知理论下开展馆校结合美术鉴赏教育以深化学生美感经验的成效、意义和价值,进而展望人工智能时代促使学生从美感经验转化为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美术鉴赏教育的前景。
- 钱初熹
- 关键词:观看之道美感经验
- 心理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表现——以熊本熊IP设计为例
- 2025年
- 旨在探讨心理距离对美感经验的影响,并以熊本熊IP设计为案例展开分析。通过对心理距离概念的介绍以及美感经验的内涵剖析,结合熊本熊IP设计中所体现的情感联结与距离感,探讨了心理距离如何在美感经验中展现出独特的影响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心理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表现方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 付丁丹
- 关键词:心理距离美感经验认知心理学
- 课堂美感经验的寻求:基于观念的教学
- 2024年
- 美感经验意指在一个完整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具有审美性质的体验;它能启迪诗性智慧、陶冶道德情操、发展核心素养。面对美感经验被遮蔽的问题,基于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它包含四个基本特征,即以美感经验为学习结果、以观念激发学习期望、以问题解决为学习方式、以知觉为学习手段。之所以基于观念的教学能促进美感经验的生成,乃因为——观念能引出期望,为美感经验的生成提供认知、情感与行动因素;期望能推动探究,为美感经验的生成提供知觉体验与完满经验;观念能联结学习与生活,为美感经验的生成提供广大的校外空间。实践中,基于观念的教学可采取四种基本策略,即把美感经验纳入教学,把它作为审美类学习结果;选择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引发推进探究的观念;以问题解决推动学习进程,兼重知觉感受与理性思维;分享审美经验,引导学生重新观看世界。
- 邵朝友张桂
- 关键词:美感经验知觉
- 基于美感经验的中国园林建筑审美特点探究
- 2024年
-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 崔晗刘越
- 关键词:园林建筑美感经验意境意象
- 具身化美学视域下的“学习美感经验”:内涵、价值与创生路径
- 2024年
- 学习是一种具身性活动。“学习美感经验”是学生主体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充满情感的意义。从主体来看,学习美感经验产生于主动的学习和探究;从过程来看,学习美感经验产生于完整而圆满的体验;从结果来看,学习美感经验产生于情感与意义的交融。培育学习美感经验,是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是提升审美素养的直接载体。“通过身体来思考”是创生学习美感经验的主要思维方法,具体表现为“通过身体来体验”和“通过身体来实践”两种方式。
- 夏永庚彭奕升
- 关键词:审美素养审美能力
- 论朱光潜“美感经验”论中的“神思”因素
- 2024年
- 以“神思”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心理诗学审美机理构成了朱光潜“美感经验”论的重要理论生发点。朱光潜“调和折中”的学术态度及其“美感经验”论之于“神思”论的理路可沟通性构成了“美感经验”论与“神思”论相遇的内外条件。就二者的内在契合性本身而言,首先,对创作主体进入具体审美观照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的前置性规定与辩证性阐释构成了“美感经验”论与“神思”论所共同关注的第一个审美心理学意义上的焦点;其次,对创作主体进入审美观照时的具象心理展开形态的形象性描述与阈限性界定构成了“美感经验”论与“神思”论所共同关注的第二个审美心理学意义上的焦点。通过观审朱光潜“美感经验”论中的“神思”因素,重新回望其美学思想建构的“中学”原点,有助于我们为中国文论的话语重建提供新的理论进路与方法论依据。
- 雷凯龙李志雄
- 心理的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分析——以盐田千春的纤维艺术为例
- 2023年
- 美感经验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它需要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心灵间距,以便在观赏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知美的魅力,只有当这个距离设置得较为恰当时,美的创造和欣赏才能够取得成功。
- 谢佳桐赵海燕
- 关键词:美感经验纤维艺术感知美
- 美感经验论应用于田园综合体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
- 2022年
-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作为乡村发展新模式,田园综合体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对美感经验的介绍,分析其对田园综合体空间设计作出理论和实践指导的可行性,进而探索当今田园综合体空间设计的传承与创新方式。
- 卢平赵雁
- 关键词:环境空间设计美感经验
- 学生美感经验可评吗——质变经验评价的路径与批判
- 2021年
- 学生美感经验是重要的教育结果,却成为当前课程教学可望不可及的美丽风景。要在课堂层面落实美感经验,美感经验评价势在必行,然而美感经验到底要评什么、怎么评一直悬而未决。质变经验可视为对美感经验的尝试性具体描述,它奠基于杜威美学的一个经验、反省思维的观念、教育著作的教育性经验,可从主动应用、知觉扩展和价值认同三种特质进行操作性界定。由这三种特质构成的三个维度及其三种水平可发展出评价框架与评价工具,它们使得质变经验评价成为可能,从而部分解决了美感经验的评价问题,促进美感经验的课堂实现,为探讨质变经验与其他教育因素的关系提供可能。与此同时必须看到:质变经验并无全面体现杜威思想,不能完全替代美感经验;质变经验未能指出其内部运行机制,没有直接体现理论基础;质变经验没有充分覆盖所有批判内涵,缺乏对自我与社会的批判。
- 邵朝友
- 关键词:美感经验
- 美感经验:百年中国美学理论实践的内在诉求
- 2021年
- 以审美体验为场域,依托并接续华夏美学思想精神,多维度、多面向地开辟中国美学自身的发展进路,并立足美感经验环节,在审美深层心理活动中对主体与客体进行双向异质同构,是百年中国美学各主要流派在逻辑或方法上不约而同的选择或主要经验之一。且此种倾向或趋势在当今"文化—政治"主导的世界多元价值体系的矛盾冲突中越发明显,亦不失为百年中国美学在新时期展演其自身独特性与参与世界多元美学话语碰撞的一条进路。
- 夏兴才
- 关键词:美感经验中国美学内在诉求
相关作者
- 胡坤玉

-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美感经验 心理距离 审美直觉 审美移情 意象
- 夏永庚

- 作品数:56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课程 课程生成 课程哲学 教师 高考
- 闫月珍

- 作品数:74被引量:168H指数:7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文学批评 器物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汉学
- 蒋孔阳

- 作品数:14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美学研究 审美活动 审美关系 美感经验 笔墨
- 钱念孙

- 作品数:78被引量:2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桐城派 君子人格 民族文学 君子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