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2篇“ 网络诗歌“的相关文章
- “断裂”与“契机”:早期网络诗歌观察
- 2024年
- 中国网络诗歌已走过了近三十年时间,这期间从生成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历经数轮迭代,网络诗歌研究随之从1990年代末开始兴起,直至2015年左右形成高峰,之后逐渐走向常态化。我们对网络诗歌现象的关注从最初的兴奋走向了当下的沉静观察,对相关问题的论争、突破困境的方法也都有了更为成熟的应对之道。此前对当代网络诗歌的研究呈现出多维度、散中见聚的特点,从个案到现象再到理论的深化都已有所涉足,但由于网络诗歌积淀尚不深厚,很多研究也存在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的问题。数字时代瞬息万变,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领域产生了更为深入的交叉与交流,回顾网络诗歌的“生成”,检视网络诗歌的“发展”,在当下无疑已经成为诗歌研究的重中之重。
- 张颖
- 关键词:新诗传统
- 作为事件的网络诗歌
- 2024年
- 网络诗歌作为事件是一种观看的角度和方法,以此适应纯文学研究的不足。网络诗歌是“网络”和“诗歌”链接和组合而成,“网络”的媒介属性表明从纸媒到网媒是网络诗歌发展的重大事件。网络诗歌以“正在发生”、不断变化的现在时看待事件,并以独特的语言张力进行诗性表达,推动意义的展开。网络诗歌通过非物质的诗歌文本处理,借此获得了事件的生成性。作为“事件”的网络诗歌研究为进一步发掘和开拓网络诗歌言说和诗歌阐释提供新的可能。
- 聂茂胡游
- 关键词:网络诗歌媒介生成性
- 网络诗歌对五四新诗的继承与变革
- 2022年
-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网络这一传播媒介的出现,诗歌的传播方式发生了令人惊叹的改变。巨大的变革也为诗歌的发展带来众多问题。然而不难发现,网络诗歌里种种“妖魔化”的问题都能从百年前白话新诗的变革中找到相似的影子。因此,从语言形式、民间思想以及媒介变革三个角度来探寻诗歌百年来的发展轨迹,客观分析其中的传承与嬗变、突破与局限,将更清楚客观地看到网络诗歌的历史定位。事实上,恰恰是网络诗歌的出现为21世纪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契机。
- 肖男和伟
- 关键词:网络诗歌五四新诗民间性
- 现代性批判:新媒介时代网络诗歌的城市书写
- 2022年
- 网络诗歌以自然主义的姿态审视城市空间,它将“乡村”空间的存在视为精神与灵魂寄居的“本然”状态,故而其城市书写必然将其表征为一种现代性的原罪。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的诗性对立往往被书写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技术文化与自然文化、商业文化与本真文化、成年文化与童年文化等之间的矛盾。城市空间是具有“弑母”倾向的“子体”空间,它以“资本”“欲望”和“技术理性”作为自己的表征。城市作为“草原”或“村落”的反面,以“破坏”原初纯粹状态为意象特征;城市文明与技术现代性的共谋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亲近感,使得当代人陷入灵魂空心化;城市空间与乡村生活的错位形成荒诞和悖论的书写方式。
- 徐杰
- 关键词:资本逻辑
- 蒙古文网络诗歌的生命主题
- 2022年
- 亮月
- 蒙古文网络诗歌“爱”的主题作品研究
- 2022年
- 亮月
- 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错位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作为诗歌新形式,网络诗歌的内在诗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审美取向与传统诗歌审美偏好出现错位与偏离。网络诗歌审美表现出的拒绝抒情传统、削平诗意表达深度、异化诗歌传统功能等新表征导致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之间出现抒情错位、表达错位和功能错位等现象。促使错位弥合的构想之一是大力倡导网络现代禅诗的创作与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网络诗歌的审美机制,对激活传统诗歌的生命活力亦大有裨益。
- 张翠
- 关键词:网络诗歌传统诗歌审美
- 网络诗歌书写语境下的郑小琼诗歌——兼谈网络传播对诗歌的影响
- 2021年
- 网络与诗歌的“联姻”为诗歌写作带来了一个宽松、发表自由的写作语境,这样的语境坚定了郑小琼写作的“民间立场”,但是以底层的姿态书写打工生活的同时,郑小琼并没有止于对情绪的宣泄,而是完成了从生存之苦抵达灵魂之痛的生命探索,并且也没有因为“打工诗歌”为其带来“关注度”,在“打工诗歌”的圈子里止步不前,而是突破了“打工诗人”的标签,注重写作对象的延展与历史意识的介入。对郑小琼来说网络只是一个发表平台,诗歌的光芒还是要回归到诗歌本身去寻找。
- 胡国威陈坤浩
- 关键词:网络诗歌网络传播打工诗歌
- 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诗歌发展研究——从新型创作、传播和阅读模式谈起
- 2021年
- 从网络化形式到新媒体形式,网络诗歌的创作、传播和阅读模式均发生了急剧变化。新媒体时代的诗歌写作多以社交媒体为据点,在社交平台上完成诗人的圈层划分,实现创作中人与人的互动、人与信息的互动,并借助新媒体的酷炫去“玩”诗以博取关注。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和多种媒体共同发力,激活了诗歌的生命力、激发了诗人的创造力,网络诗歌传播的媒介化优势日益凸显。图像时代,听音赏图替代文字咀嚼,“网络读诗按摩”和“碎片化阅读”为读者带来阅读新体验。新媒体和诗歌不是天敌也不是盟友,关键在于诗人和受众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到最佳结合点。
- 张翠吴雨虹
- 关键词:网络诗歌新媒体社交媒体
- 不止于生存的策略——网络诗歌二十年论
- 2020年
- 何为"网络诗歌"?狭义地说,"网络诗歌"是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线创造的迥异于传统纸媒诗歌的电子诗歌文本,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是其主要表现形式。纵观二十年来的诗歌创作,这类作品数量虽多,佳作却少,虽在21世纪初引起过一阵讨论,却不足以构成具有独立研究意义的诗歌类型。真正能形成创作和批评规模的,是广义上的"网络诗歌"。
- 罗麒
- 关键词:网络诗歌诗歌类型诗歌文本诗歌创作传统纸媒
相关作者
- 张翠

-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 研究主题:网络诗歌 班级管理 班级 管理现状 中职校
- 何平

- 作品数:241被引量:417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 小说 批评家 文学批评 写作者
- 王士强

- 作品数:86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诗歌 新世纪诗歌 诗歌写作 主持人 朦胧诗
- 张立群

- 作品数:325被引量:2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诗歌 新诗 诗歌创作 中国新诗 叙事
- 张德明

- 作品数:170被引量:72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 新世纪诗歌 中国新诗 诗歌创作 叙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