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3篇“ 网络意识“的相关文章
为青少年构建安全强大的网络意识形态体系——评《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研究》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表达的主阵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网络大国,而青少年是互联网的“原居民”;尽管青少年还没有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阶层”。
王卓青
关键词:意识形态斗争大数据时代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学意义
网络意识形态算法风险的治理进路
2025年
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的主导性技术范式,智能算法在工具理性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明显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算法在型构出信息交互崭新样态的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技术信任危机。算法异化造成的“算法鸿沟”“算法偏见”“算法黑箱”“算法霸权”等异样景观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公共性、认同度、凝聚力以及引领力,给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带来诸多风险隐忧。为此,需以念筑基,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构建人机协同共生理念;以道驭术,实现人机价值对齐,引领算法技术向上向善;以制治技,完善算法规约机制,实现算法风险长效治理;以和促治,凝聚多元主体协同,构筑良性算法运用生态,科学地应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算法挑战,切实提升算法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的效能和水平。
寇晓燕
关键词:人工智能主流意识形态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2025年
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团结;有利于人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引领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追求、增强群体意志力。但当前社会面临着互联网算法推荐技术冲击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互联网群体内限性影响价值选择、互联网传播内容侵蚀祖国未来发展之基等挑战。唯有通过以技术支撑来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以制度保障来确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家校共育来筑牢青少年发展安全屏障等措施,才能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壮大新时代的主流舆论思想。
曹均学王涛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主流意识形态
算法推荐技术应用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及对策建议
2025年
算法推荐技术作为一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过滤机制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完成信息内容与用户精准匹配的技术,其内嵌的价值逻辑与外显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其兼具工具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双重属性。在互联网场域的深度应用,进一步赋予了算法推荐技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属性,为构建智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开拓了新路径,但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当应用会导致干扰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弱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离散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等多重风险。因此,应积极建构全方位的算法安全监督体系,依靠保障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多维之力,规制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内容,夯实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根基,克服算法推荐技术难题,释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最大增量,实现风险防范与规避,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成效。
刘永志史业达
关键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
如何构建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基于葛兰西“阵地战”理论的研究
2025年
葛兰西“阵地战”理论的内涵是采用一种非直接、非暴力的手段,实施的直接导源是东、西方社会中市民社会的生成,实施主体是有机知识分子。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西方文化侵蚀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智媒导致网络获取信息的偏好差异、情绪化催生网络民粹等。巩固党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多措并举构建和巩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雷浩王海萍
关键词: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省某高校大学生调查数据分析
2025年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成为思想舆论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陕西省某高校大学生发放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产生的深刻影响,通过不断增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导力,着力构建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话语体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制,选拔一批政治素养高、思想水平高、具备专业媒介素养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师资队伍,为高校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成汉轩衡阳赵启明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探究
2025年
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更迭发展,网络空间环境日趋复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情况,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从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强化网络综合运用能力、创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形式等方面,增强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王琳琳麻伟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大数据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研究
2025年
精准治理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的导向目标,大数据强劲赋能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时代机遇。大数据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间具有主体共通、技术联通和内容互通的内在契合,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提供依据。但大数据赋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精准治理过程中仍存在精准治理多元主体缺位、精准治理数字风险泛化、精准治理理念认识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需从创新多元参与治理新范式、开拓风险预警治理新路径、树立全局性战略治理理念三方面精准发力,协同推进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建设发展。
王海稳王晓发
关键词:大数据
网络意识形态情感治理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5年
在当前复杂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下,意识形态的情感性与情感的治理功能愈发突显,情感治理成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重要向度。网络意识形态情感治理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历史传统和现实依据,情感治理缺失将造成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建构、助推社会不良思潮耦合情感渗透、加剧资本逻辑对日常情感的统摄等不同层面的负向效应。新时代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情感治理实践,需通过激活情感记忆、增进情感互动、建构情感叙事、加强情感规制等措施切实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情感治理效能。
汪康
关键词:网络治理意识形态认同情感认同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道理学理哲理
2025年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基于新时代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根本性问题而提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蕴含着基本道理、深厚学理和精深哲理。基本道理位于基础层,架构其阐释框架,构成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前提性”“方向性”“关键性”的回答;深厚学理居于外核层,丰蕴其科学体系,构成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由何而来”“有何特色”“面向何方”的回答;精深哲理嵌于内核层,夯实其哲学根基,构成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域、价值维、动力源、方法层等要素的回答。
邱耀立秦晓华
关键词:道理学理哲理

相关作者

刘晓东
作品数:14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共青团 网络意识 高校
户国栋
作品数:16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学生党支部 学生党建 高校辅导员 网络意识 资源意识
张瑜
作品数:114被引量:1,117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高校 高校网络 青年
陈斌
作品数:660被引量:2,229H指数:21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球孢白僵菌 菌株 毒力 幼虫 生物防治
王蕾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研究主题:动画 大数据 徽章 互联网 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