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606篇“ 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卒中
本书重点讲述了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思路,并配合大量的CT、MRI、ECT、PET/CT等影像学和病理图片,生动地描述了该种疾病的同病异征、异病同征的临床表现,为读者认识和分析本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对照自己临床工作进行诊断与...
付华
关键词:影像诊断中风
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探讨中医防治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方法。方法:通过搜集原始病历,对符合入组标准的110例青年患者(年龄18~45岁)和同期住院治疗的118例中老年患者(年龄>45岁)的病历资料(包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脑卒中评分、TOAST分型和中医证候分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有吸烟史、经常饮酒史、高尿酸血症、长期失眠等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而有2型糖尿病、冠心病、颈动脉斑块者发生的比例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中老年组(P<0.05或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出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OAST分型方面,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在2组中占比最高,但青年组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组(P<0.01),青年组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1)。在166例具备中医证型的患者中,2组频率最高证型为风痰阻络证,青年组的主要病因要素集中在风、痰、火,而中老年组则集中在痰、瘀、虚。结论:青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烟、经常饮酒、高尿酸血症、长期失眠比例高,但病情严重程度低,并且预后程度及恢复时间均优于中老年组。2组TOAST分型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多见,青年组其他病因型及不明病因型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特色防治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兰树华高山高霖韩继兰
关键词:中医防治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长期管理与预防
2025年
脑卒中的防治与管理是一大现代健康挑战,市场潜力巨大。对于药店来说,做好脑卒中疾病种管理不仅有利于自身经营,更能造福患者。脑卒中是一种由部血管梗塞或破裂引发的急性疾病,其中以血管梗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病例的75%至90%。
薛五五
关键词:急性疾病缺血性脑卒中
一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技术领域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板、脚踏框和升降机构,所述床板的底端皆安装有底板,所述床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一端的侧壁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
冼文川杨标梁国聪
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模型训练单元、检测单元和预防单元,其中数据采集单元用于获取基础生理参数;数据预处理单元对基础生理参数进行前置处理获取训练数据集,模型训练...
帕哈提·吐逊江王云玲罕迦尔别克·库锟艾尼卡尔江·艾合麦提依木然·苏比徐蕊赵伟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预测
2025年
目的:评估基于基线特征的灵活统计模型对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SD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7~10 d且病情稳定的17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7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睡眠监测,通过R软件,以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吸烟、冠心病、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颈围、卒中量表评分、既往卒中病史、饮酒、高胆固醇血症为预测因素,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和逐步回归对脑卒中后SDB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得出预测模型。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临床评分量表(SACS)、柏林问卷(BQ)、Epworth嗜睡量表(ESS)3种量表对脑卒中后SDB的预测价值。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组患者的颈围、腰围、BMI、SACS评分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5、-4.357、-4.739,χ^(2)=-4.282;P<0.001);两组患者ESS、B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56、-2.660,P>0.05);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组患者最低氧饱和度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P<0.05);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组患者Cheyne-Stokes呼吸发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155,P<0.05)。SACS、BQ、ESS预测脑卒中合并SDB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95%CI:0.627~0.766,P<0.001)、0.611(95%CI:0.535~0.684,P=0.007)、0.607(95%CI:0.531~0.680,P=0.015)。BMI、腰围、年龄、颈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占全部特征的77.34%。随机森林最终模型在测试集上得到的准确率为83.33%,精确率(综合)为83.33%,召回率(综合)为83.33%,f1-score(综合)为0.83分。结论:SAC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SDB具有一定预测价值,颈围、BMI、既往卒中病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后SDB的主要危险因素。
舒鹰符美芳胡成伍王兆薇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睡眠呼吸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HFMEA模式急救护理效果
2025年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行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护理效果,优化AIS患者的救治流程。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IS患者,以抽签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HFMEA护理。比较两组急救环节用时、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急救环节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ADL、NC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ADL、NCS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IS急救护理中应用HFMEA护理,可通过量化分析筛选出影响救治因素,优化救治流程,缩短各环节用时,改变患者结局;并且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结合证据、急诊特点对流程实行再造,达到标准、规范化,从而提供可靠、最佳参考准则。此外,该护理打破常规急救流程,联合多学科团队运用合作模式,进一步降低NIHSS评分,提高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保障生命安全。故运用HFMEA护理效果明显,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
朱利宋承真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自理能力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对住院缺血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从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入住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共纳入完整样本298例。以发生深静脉血栓为结局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98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有36例住院期间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分值、出院时NIHSS分值、入院时ADL评分、出院时ADL评分、入院时吞咽功能评估分值、入院时MRS分值、出院时MRS分值、半胱氨酸、APTT、D二聚体、左上肢肌力、左下肢肌力、右上肢肌力、右下肢肌力共16项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bjective: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high-risk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298 cases of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in Shenzhe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22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 Patients’ information was collected from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With the occurrence of DVT as the outcome index,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DVT. Results: Among 298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36 were diagnosed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in the lower limbs during their hospital stay.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NIHSS score at admission, NIHSS score at discharge, ADL score at admission, ADL score at discharge,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score at a
朱小玲文永燕李桂茹黄惠明何少玲谭晓青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首位病因,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及卫生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机械取栓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治疗方法,其疗效已经得到全球的认可。本文从机械取栓中部分适应证的近期研究、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比较、解剖通路困难引起的机械取栓失败这三大方面进行总结。
区振浩钟高贤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鄄城县中医医院康复科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前者、后者分别接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言语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神经营养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汉语失语检查表(AB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B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疗效优良,可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言语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孟祥海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针灸治疗康复治疗言语功能

相关作者

刘鸣
作品数:447被引量:29,404H指数:4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循证医学 脑卒中 脑出血 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张云云
作品数:131被引量:83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性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脑卒中患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单元
常红
作品数:369被引量:2,317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脑卒中 静脉溶栓 卒中 脑卒中患者
古联
作品数:143被引量:501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缺血性脑卒中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中风 多态性 风痰瘀阻证
李新
作品数:337被引量:673H指数:1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气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