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6篇“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相关文章
缺氧性血管收缩
1989年
循环和体循环对呼吸气体的反应不同。氧分压低时,循环血管收缩,缺氧时血液转移到更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区。缺氧的灌注压常增高,动员更多的血管参与气体交换。而在缺氧情况下,体循环血管床则舒张,以改善氧的输送和便于排除二氧化碳。血管系统随缺氧收缩的这一特被称为缺氧性血管收缩(HPV)。一、HPV的生理学血管对低氧的反应主要是低氧张力对血管的局部作用而引起血管管径的改变。
Bergman N A
关键词:氧张力肺血管气体交换血管收缩灌注压
缺氧性血管收缩在单通气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21年
缺氧性血管收缩(HPV)是一种自动调节反射机制,是血管系统对急和持续缺氧的重要反应,在单通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PV可使非通气侧的通过血流减少,并将减少部分的血流转移至通气侧,从而减少非通气侧内分流,优化通气血流比值,改善氧合。此外,HPV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麻醉药物、麻醉方式、机械通气、心排血量、温度、酸碱平衡等。目前,对单通气患者氧合和内分流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通过增强对HPV的认识,可为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王志瑶方育杨文燕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单肺通气氧合肺内分流
探讨大鼠体缺氧性血管收缩反应在川芎嗪下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究川芎嗪对大鼠HPV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并复制原位灌注模型,每组各10只。以生理盐水、5 mg/kg川芎嗪溶液、10 mg/kg川芎嗪溶液注入贮血槽,观察缺氧性血管收缩反应。分析各组大鼠平均动压以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川芎嗪可以显著降低各组大鼠的MPAP、升高OI值,且不同时间点的数据都有差异。结论川芎嗪能显著降低灌注大鼠平均动脉压,减少内分流,并能增加氧合。
沈晖唐碧宣玲张恒汤阳
关键词:川芎嗪肺灌注缺氧性血管收缩反应
通气侧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动脉压和缺氧性血管收缩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大鼠单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动脉压和缺氧性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的影响。方法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原位离体灌注模型建立后,调整气管导管深度致左侧OLV,FiO_2为100%,打开连接于呼吸回路的雾化器,A组吸入生理盐水,B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05μg·kg-1·min-1,C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1μg·kg^(-1)·min^(-1),记录灌注10min(T_1)、雾化吸入10min(T_2)和OLV 1h(T_3)的平均动脉压(MPAP)及左心房引流液氧分压(PaO_2)。通过测量T_1、T_2和T_3时的左心房引流液PaO_2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实验结束分别取双侧组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MPAP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B、C组MPAP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OI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OI明显高于B组(P<0.05)。相对于B、C组通气侧,A组通气侧与A、B、C组非通气侧Ⅱ型泡上皮细胞核膜外突内陷,部分板层小体排空。结论在大鼠原位灌注模型中,单通气期间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能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减少内分流并增加氧合。
周菁高鸿王同春
关键词:单肺通气伊洛前列素肺动脉压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缺氧性血管收缩与缝隙连接蛋白
临床心胸外科麻醉中常会面临通气(V)或血流(Q)发生改变,从而会引起V/Q异常,影响患者氧合,这时机体为了适应通气的改变会自动调节血流,导致急缺氧性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
尹宁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缝隙连接蛋白细胞膜平滑肌收缩性
秣醉药物对单通气时缺氧性血管收缩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缺氧性血管收缩(hypoxicpuImonaryvasoconstriction,HPV)是血管发生快速、可逆的收缩反应,它可使低氧泡的血流减少而使氧合更充分的血液转移到通气较好的,减少无效通气和功能分流,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本文将对单通气时影响缺氧性血管收缩的代表麻醉药物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赵楠楠左明章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分流氧合单肺通气麻醉药
双孔钾通道TASK-1在缺氧性血管收缩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⑴观察双孔钾通道TASK-1在缺氧所致动脉血管环张力改变中的作用。⑵探讨双孔钾离子通道TASK-1介导缺氧性动脉收缩可能的机制。  方法:从胸心外科手术室获得肿瘤患者切除的组织,然后分离三、四级动脉分支,...
张弘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血管张力临床病理
右美托咪定对单通气时缺氧性血管收缩及氧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单通气时缺氧性血管收缩及氧合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单通气下叶切除术的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侧卧位双通气(TLV)后10 min(T1)、单通气(OLV)后10 min(T2)、OLV后60 min(T3)及侧卧位恢复TLV后10min(T4)行血气分析计算内分流率(Qs/Qt)及氧合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OLV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异丙酚的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T2、T3时内分流率少于对照组,氧和指数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缓解OLV时内分流、提高氧合,在一定程度上预防OLV时低氧血症的发生。
胡序凯郑晋伟陈骏萍吴国荣甘林光
关键词:单肺通气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缺氧性血管收缩中氧感受器机制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缺氧性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是动脉应对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近年研究发现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的氧感受器机制是诱发HPV产生的主要原因.这些对氧分压(pressure of oxygen,PO2)微小变化极度敏感的感受器装置通过调节机体的呼吸和循环来维持正常生理范围的O2供给.HPV可以改变血流走向,在某些疾病中,如气肿和囊纤维化等,可引发缺氧性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衰.本综述旨在明确HPV中缺氧反应耦合的氧感受器机制,分别阐述线粒体的氧感受器机制、细胞膜的氧感受器机制、细胞质的氧感受器机制,并据此为氧感受器机制的可行假说提供评估依据,以促进对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理解和改良.
王璐赵磊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ARTERIAL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学机制生理反应
双孔钾通道TASK-1与缺氧性血管收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缺氧性血管收缩是机体一项重要的代偿反应,K+通道在其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近期研究发现双孔钾通道亚型TASK-1在动脉平滑肌细胞上表达,并与缺氧性血管收缩存在一定相关,此文拟从缺氧性血管收缩与TASK-1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田真蔡鑫唐碧
关键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相关作者

王迪浔
作品数:218被引量:588H指数:1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缺氧 缺氧症 肺动脉 肺血管 吸烟
杜以梅
作品数:43被引量:121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钾通道 室性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 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柯琴梅
作品数:65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心肌保护 高血压 钾通道 冠脉血流储备 脾脏组织
张珍祥
作品数:574被引量:3,696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哮喘 蛋白激酶C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氮
金咸瑢
作品数:21被引量:88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缺氧症 肺血管 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 增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