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7篇“ 绿色文化“的相关文章
- 入芝兰之室:企业绿色文化与绿色创新
- 2025年
- 企业绿色文化如何发挥非正式制度优势,促进生产方式低碳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本文基于企业文化的非正式制度视角,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有效识别“绿色”导向的企业文化,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了绿色文化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绿色文化是孵化和培育绿色创新的“芝兰之室”,并通过提升资源集聚和强化高管绿色认知分别发挥“资源虹吸”和“战略引导”机制,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管理创新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文化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影响存在着非对称性,主要表现为:高管受教育水平越高、社会责任压力越大、受环境规制约束较低的企业其绿色创新绩效更易受绿色文化影响。本研究丰富了绿色文化理论研究范畴,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
- 白福萍黄宇杰王京商梦亭
- 关键词:绿色文化
- 基于矿业开发历史的绿色文化教育业探讨——以乌海市矿区为例
- 2025年
- 乌海市的矿产资源是当地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发展矿业文化的同时,废弃矿区也在进行生态恢复规划,使其变成富有地域文化氛围的矿区绿色景观。乌海市以鲜明的黄河流域文化为主,因其特殊的地域性,尤其是历史上数次移民涌入,使之在发展与改变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了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其优秀文化,分别从矿业、生态、黄河、历史和书法5个主题对矿区进行开发和利用,将矿区内保留下来的废弃建筑或者其他设施进行部分保护、保存,通过景观建筑、小品等形式与当地文化结合,进行合理的改造,使其在视觉上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乌海市悠久的地域文化以及矿区文化。
- 刘鲜周俊文王军张泽花陈雨含郭天兴唐乐王雷
- 关键词:绿色文化绿色矿山生态恢复
- 绿色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价值和路径--基于云南省的实践研究
- 2025年
- 云南在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和自然资源禀赋丰盛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是新时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是最值得珍视的宝贵文化财富。深刻认识云南绿色文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价值功能,厘清云南绿色文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对于云南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美丽云南一域之光为美丽中国和地球美好家园的全局添彩,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方世南潘超
- 关键词:绿色文化绿色生产力
-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广西实践:构建绿色文化的路径探索
- 2025年
- 本文探讨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分析了生态文明与绿色文化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从广西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绿色文化的理论及实践层面,提出构建绿色文化的路径探索,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助力可持续发展。
- 李丽娜韦文榜李丽媛岳兴
- 关键词:生态文明绿色文化
- 组织绿色文化对企业节俭式创新的影响机制:绿色供应链学习的中介作用与绿色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
- 2024年
- 节俭式创新作为一种资源约束情境下的新型创新范式,可以避免企业对生产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促进企业价值创新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尽管节俭式创新的实践与相关研究已经积极开展,但对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基于长三角区域224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组织绿色文化通过绿色供应链学习(绿色供应商学习和绿色客户学习)作用于节俭式创新的中介机制,以及绿色组织认同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绿色文化正向显著影响企业节俭式创新;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与企业节俭式创新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绿色供应商学习、绿色客户学习在组织绿色文化和节俭式创新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组织文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组织认同理论在企业开展节俭式创新中的运用,弥补了节俭式创新内部形成机制研究的不足。
- 叶江峰秦伟旺郝斌
- 高校校园绿色文化景观设计思考与对策——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被引量:3
- 2024年
- 高校景观设计是优美和谐校园环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映射着大学教育理念与深厚人文精神,是强化校园历史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其景观环境能够有效记载历史文脉,营造场所精神并展示校园风貌。文章从高校景观文化内涵表达的总体原则、常见表达方法等方面出发,对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并结合北京交通大学校园文化景观改造进行思考,结合绿色低碳设计及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营造独特的绿色校园景观风貌,助力高校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 魏泽崧兰皓钰孙石村
- 关键词:高校校园绿色景观文化内涵文化景观
- 浙江省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中绿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浙江省山区26县的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省积极落实中央要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枢纽,而绿色文化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模块。浙江省山区26县绿色文化传播是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其他渠道共同发力的过程,具有新旧媒体融合、由单向传播到互动发声、由定时定点传播到突破时空限制、传播形式日趋多元化等特点,也存在着宣传队伍力量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缺少互动平台等问题。为此提出,要发挥多元主体传播作用,将传播与经营相结合;数字赋能山区生态建设,强化绿色文化传播意识;加强绿色文化传播监管,完善互动机制建设的建议。
- 周海波翁夏燕任志敏
- 关键词:绿色文化共同富裕
- 以新时代绿色文化夯实人类生态文明之基
- 2024年
- 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以资本积累为基本逻辑的发展方式所致,这种发展方式必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文明形态反思中,绿色资本主义虽然提出了在资本主义文明下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却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根本性矛盾。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生态文明,其内涵的绿色文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必然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发展新时代绿色文化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纪明方玲玲
- 关键词:绿色文化生态危机生态文明
- 绿色文化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文本分析的经验证据
- 绿色文化作为主流企业文化,体现企业运营规范与经营理念,对企业融资能力和经营融资行为产生影响,为从非正式制度视角寻求缓解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内在动力提供可能性。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窘境,即使我国政府推...
- 梁耀升
- 关键词:绿色文化融资约束文本分析
- 乡村旅游与绿色文化双重驱动下的乡村振兴研究——以开平市大沙镇为例
- 2024年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而绿色 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理念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以开平市大沙镇为例,将乡村旅游与绿色文化进 行深度融合发展,挖掘乡村资源潜在价值,并以乡村旅游和绿色文化的双重驱动为理论支撑点,通过SWOT分析法对大沙 镇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要素分析,探讨大沙镇乡村旅游与绿色文化所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提出针对性对策,带动大 沙镇乡村振兴发展。
- 黄镜谦谭晓晴查俊谊姚水兰陈泳芝
- 关键词:乡村旅游绿色文化双重驱动
相关作者
- 熊辉

- 作品数:20被引量:5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除尘器 除尘 手烧锅炉 锅炉 烟尘
- 张纯大

- 作品数:9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绿色文化 高羊茅草坪草 高羊茅 耐热性
- 胡芳肖

- 作品数:61被引量:4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实证 绿色营销 SEM 绿色文化 科技园区
- 刘杰

- 作品数:11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绿色文化 绿色矿山 矿产资源规划 地质遗迹 公园建设
- 谷涛

- 作品数:29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美术教育 美术 现象学 产业转型 现象学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