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87篇“ 结构地震响应“的相关文章
考虑填充墙约束效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2025年
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装置,以达到延长自振周期,降低地震响应的目的。然而,实际施工不当造成隔震装置周围砌筑填充墙,导致上部结构自由运动受限,进而影响了结构的实际隔震性能。为了量化上述不利因素对结构隔震性能的影响,文中以某一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OpenSees软件中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填充墙约束效的隔震结构在不同类别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无约束的隔震结构,隔震层有外围填充墙约束的结构,其上部楼层最大加速度、层间最大位移角和最大基底剪力在多遇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0.4%、38.7%、35.7%,隔震层位移减小79.4%;在设防震作用下分别增大21.6%、88.4%、59.8%,隔震层位移减小37.8%;在罕遇震作用下分别增大17.7%、19.4%、14.9%,隔震层位移减小10.3%。随着输入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当填充墙破坏后,铅芯橡胶支座才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在罕遇震作用下隔震层突破周围填充墙约束,能基本实现隔震效果。
梁佳康白玉钢姜涛戴君武庞辉
关键词:隔震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响应填充墙时程分析
强震区装配式和现浇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对比研究
2025年
以往的结构抗震研究大多是针对现浇结构开展的,而装配式结构由独立的预制构件拼装而成,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整体现浇结构,已有研究得到的认识对其适用性尚不明确,这极大限制了装配式结构在强震区的推广与用。该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开展了全装配式和同型现浇车站结构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时程分析,对比了结构在八度区设防、罕遇和极罕遇震下的变形、内力和损伤等响。结果表明:装配式和现浇车站结构整体的震变形差异不大,但柔性装配式车站结构榫槽节点可产生张开变形。设防和罕遇震下,节点张开有利于结构减震,装配式车站结构的损伤小于现浇结构;而在极罕遇震下,节点张开变大,榫槽、榫头和构件边缘的部分区域损伤集中,装配式和现浇结构地震响应产生了较大差异,但因变幅值有限且损伤范围较小,此时全装配式与现浇车站结构整体的损伤程度基本相当。
江志伟杨秀仁李霞
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
附加阻尼比与多高层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2025年
附加阻尼比是指结构消能减震设计中,阻尼器(消能装置)附加给原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其作用是吸收或消耗震波传递到结构上的能量,减小结构震反。从结构力学知识和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可知,当结构附加阻尼比时,建筑结构本身承担的震作用小于不附加阻尼比的结构,且附加阻尼比越大,建筑结构承担的震作用减少越明显。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阻尼比对震作用的影响,总结其变化规律。
秦桧荣付汝高
关键词:附加阻尼比混凝土结构地震响应
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研究
2025年
为研究外剪内钢框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地震响应,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六层新型混合结构进行了分层壳单元建模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八度半罕遇烈度的震波影响下,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的塑性变形及损伤大都出现在首层剪力墙墙柱墙根位置及各层连梁端部位置,且这两处的破坏出现最早,破坏程度最大;结构的弹塑性抗震变形满足规范要求。新型装配式混合结构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黄国瑞苏磊朱颖杰韦振飞
关键词:地震响应分析ABAQUS抗震性能
一种利用监控视频自动监测结构地震响应的方法
一种利用监控视频自动监测结构地震响应的方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利用监控摄像头进行地震响应监测时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分别在震前和震时视频的每一帧图像中识别自然特征点,并采用BRIEF描述符描述该自然特...
温卫平张成翟长海
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安全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2025年
随着核电适建厂址减少,核电厂址的选择将不可避免遇到非基岩场,因此需要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SI)对核电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包括核安全壳结构、附属厂房和土体的精细化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施加自由场荷载和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波动输入方法,研究了不同频谱特性的震动作用下SSI效和附属厂房对核电安全壳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岩场,考虑SSI效会增大结构的位移响,对加速度响的影响与输入震动频谱特性相关,对楼面谱峰值附近的频段影响显著。SSI效显著时,周围附属厂房的存在会增大结构地震响应。当土体剪切波速大于1500 m/s时,SSI效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较小。
吴利华蒋迪姚迪吴杨周赵密高经纬高志懂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分析
基于可液化场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的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2025年
为研究场液化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开展了可液化场条件下的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得到液化场结构地震响应规律,并通过Pushover分析方法确定场不同液化程度下土体刚度的衰减程度。研究结论如下:在4种加载工况下,模型结构的侧墙及顶板总变峰值响完全处于弹性范围内,中柱变在大震作用下略超过混凝土的弹性变限值,损伤程度较低,模型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四种加载工况下,可液化场结构层间位移较结构等高处场层间位移衰减了63%~76%;由场水平位移和土-结构体系位移衰减比来看,尽管饱和砂土层液化后会出现较大的水平位移,但场液化后土-结构刚度比降低仍会避免结构出现较大的层间位移和严重破坏;在实际工程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液化场结构进行简化分析时,可考虑最不利工况,将土体模量折减为初始模量的3%进行计算。
张梓鸿闫冠宇许成顺杜贺港
关键词:地下结构地震响应
串联型惯容系统多自由度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2025年
研究串联型惯容系统多自由度结构随机地震响应的简明封闭解,分析了惯容系统参数及设置位置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串联型惯容系统力学构造图,建立多自由度结构-惯容系统耦合震动方程。其次,运用二次式分解法推导出建筑结构节点相对于面的绝对位移、层间节点位移及串联型惯容系统阻尼力等系列响的0~2阶谱矩的简明封闭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研究了惯容系统参数及设置位置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串联型惯容系统对结构层间位移和顶层绝对位移的减震性能具有非一致性特点;在层间位移较大的楼层设置惯容系统的布置策略是经济可行的。本文可为惯容系统实际工程用提供参考。
管涛王善库葛新广王昌盛
液化夹层场中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2025年
为研究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已开展的局部液化夹层场结构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采用了3种不同的土-结构接触形式,分别是捆绑接触、无厚度的摩擦接触单元和有厚度的薄层接触单元。通过对比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分析3种不同接触形式对场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出最合理的土-结构接触形式。结果表明,在液化夹层场中,不同土-结构接触模型对场地震响应不产生显著影响,而对结构地震响应产生明显的影响,土-结构捆绑接触会明显放大结构地震响应,无厚度的摩擦接触会减弱结构地震响应,有厚度的薄层接触单元会放大结构地震响应。模型试验结果相比与采用有厚度的薄层单元的结构地震响应更加接近,能够更好还原结构在液化夹层场中的地震响应
会驳疑闫冠宇许成顺
关键词:液化场地
基于Transformer的适用多任务的建筑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适用多任务的建筑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首先通过引入局部时间嵌入和全局时间戳嵌入对建筑物震记录进行统一化表示;然后建立建筑模型的设计空间;再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特征过...
舒江鹏董腾方李俊金振奋宋佳旺宁英杰许璟琳

相关作者

王桂萱
作品数:181被引量:4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核电厂 地震响应 核岛厂房 抗震分析 ANSYS
王国波
作品数:75被引量:492H指数:15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地震响应 地下结构 地铁车站结构 移动荷载 土体
尹训强
作品数:66被引量:151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研究主题:ANSYS 核岛厂房 核电厂 地震响应 地基条件
李小军
作品数:554被引量:3,244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动 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反应 核电厂
陈波
作品数:42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动参数 地震 地震动 速度脉冲 加速度反应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