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40篇“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相关文章
- 经皮肺穿刺活检被引量:11
- 2008年
- 一、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历史 1883年Leyden最先以盲目进针的方式对1例肺炎患者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在活检标本中找到了肺炎双球菌。Menetrier于1886年首次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肺癌。但在20世纪30-40年代,这项技术遭到了冷落,因为在当时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较高,并出现了数例死亡病例。直到20世纪60年代,
- 张鹏宇金先桥
-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肺炎双球菌活检标本死亡病例并发症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被引量:1
- 1999年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介入放射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对肺内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0~1995年我院胸片发现的肺内占位病变共70例,患者一般情况可,大多数有呼吸道症状。其中男49例,女21例,年龄28~70岁,平...
- 杨爱华彭秀斌
- 关键词:肺穿刺活检X线诊断
-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 该科研成果是利用“马蹄形开口粗吸针”,对于肺肿块样病变的经皮肺穿刺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依难于确诊的肺内肿块早期得到正确诊断,合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水平,已汇编入《全国胸部疾病放射诊...
- 关键词:
- 关键词:穿刺术活体组织检查
- 一种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辅助装置
- 本发明涉及定位辅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经皮肺穿刺活检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凸形滑槽杆,凸形滑槽杆的上端滑动设置有空腔杆,空腔杆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后端设置有安装支撑板,安装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
- 刘仁龙闫岩佟鑫垚
- 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空间三角定位法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CT-G PLB)中的临床价值,包括其对诊断准确性、穿刺损伤、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明至2023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收入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9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CT-GPLB检查。依据随机数表将患者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6例。A组予空间三角定位法行CT-GPLB,B组予传统方法行CT-GPLB。比较两组患者CT-GPLB结果、穿刺效率指标穿刺次数、一次进针成功率、二次进针成功率、穿刺操作时间、穿刺损害指标(术区出血率、术区出血量、气胸发生率、气胸肺压缩程度)、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分析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GPLB应用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共有89例经病理检查后确诊,两组患者CT-GPLB确诊率及病理结果分布比较(P>0.05)。与B组比较, A组患者穿刺次数更少,一次成功率更高,穿刺操作时间更短(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穿刺病灶区出血率、气胸发生率占比更少,出血患者出血量更少,气胸患者肺压缩程度更轻(P<0.05)。除出血与气胸外,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与B组相比,A组总满意度(45/46 vs 39/46)更高(P<0.05)。结论 空间三角定位法精准引导CT-GPLB较传统CT-GPLB穿刺效率更高,能减少患者穿刺损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桑池学黄大侠郑舒豪刘和林
- 关键词:肺部占位性病变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损伤
- 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后气胸
- 2025年
-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用于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PTLB)后气胸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2例PTLB后出现单侧气胸患者,对其中83例行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约30 mmHg)胸腔引流治疗(A组),对其余89例行床旁胸腔闭式引流治疗(B组);比较组间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气胸程度,置管时长及置管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置管后血氧饱和度、临床症状有无缓解,引流管留置时长、置管后住院时长及是否出现胸膜反应。结果对2组均顺利完成引流。组间临床资料及气胸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置管时长短于、置管时疼痛程度低于B组(P均<0.001),置管后血氧饱和度及症状即刻缓解病例占比均高于B组(P均<0.001),而引流管留置时长及住院时长均短于B组(P均<0.001)。A组2例、B组1例出现胸膜反应,组间胸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结论CT引导下即刻小负压胸腔引流用于治疗PTLB后气胸有效且安全。
- 焦志梅韩倩孝郑永坤王莉莉曲红光马娅琼
- 关键词:肺活检气胸引流
- 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究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4年6月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和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收治的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6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根据CT剂量不同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包括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总的有效剂量(ED)]及出血、气胸的发生率。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CTDI_(vol)、DLP、ED水平均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出血、气胸总发生率高于常规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具有与常规剂量CT相似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同时可显著减少患者的辐射暴露,且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增加。
- 王海平庞新亚
- 关键词:CT肺结节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术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在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 2025年
- 探究肾病诊断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纳入的9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工作,将徒手盲探穿刺作为对照组(48例)的诊断方法,将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作为观察组(48例)的诊断方法,对两种诊断方法方法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的检查方法,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加取得组织在诊断中的研究价值,缩短诊断所用的时间,还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因穿刺继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综合价值较高的诊断方法。
- 陆小丽
-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肾病穿刺次数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准确性分析
- 2025年
- 探索通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效果。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这一期间范围内一共将237例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的病人作为对象实施研究,所有病人均是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部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视为标准对其诊断准确性实施比较。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为96.20%、94.51%和100%;恶性和良性病变为155和82例;并发症发生率4.22%(10/237)。结论 针对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而言,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提升诊断准确性具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引发较多并发症出现,安全可用。
- 李英杰
- 关键词:肺部占位性病变
- 经皮肾穿刺活检后肾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1例报道
- 2025年
- 肾动静脉瘘和肾假性动脉瘤是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较为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现详细介绍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后出现肾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的病例1例。该患者及家属拒绝介入栓塞治疗,遂予以保守治疗并观察。穿刺术后5个月,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形成血栓后闭塞,但形成血栓后的假性动脉瘤体积仍较大,有迟发性破裂出血的可能,需临床密切随访。此病例类型较为少见,希望能引起肾穿刺活检患者及医生的注意,并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 黄慧龙梁伟翔
-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活检血栓保守治疗
相关作者
- 温志波

- 作品数:135被引量:57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质子转移 MRI 磁共振
- 任伟

- 作品数:90被引量:3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放疗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 气胸 非小细胞肺癌 活检
- 王湘萍

- 作品数:35被引量:229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顺铂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 宋海燕

-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CT引导 肺穿刺活检术 肺穿刺活检 隧道式
- 黄昌杰

- 作品数:68被引量:3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鼻咽癌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放疗 顺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