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68篇“ 经济质量“的相关文章
- 黄河“几字弯”资源型城市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关系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提升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于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黄河“几字弯”沿线的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区域,在剖析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协调机理基础上,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了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了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结果]2003-2022年,20座资源型城市经济质量指数为0.093~0.296,稳步上升;2003-2022年生态韧性指数为0.416~0.616,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回升的趋势。“几字弯”区域经济与生态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3-2012年从0.465高速增长至0.609,2012-2022年缓慢增长至0.670,但城市间差异明显,其中仅太原(0.832)达到良好协调水平,洛阳(0.770)、鄂尔多斯(0.731)和呼和浩特(0.728)达到中等协调水平,其余城市协调水平均低于平均水平。经济质量滞后是制约大部分城市耦合协调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城镇化率与建设用地比重的高低是协同发展的核心指标,高等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为次要指标。研究发现,生态环境类指标影响力逐渐减弱,各因素间影响力差距逐年缩小,呈现均衡化趋势。[结论]研究结果可以探明经济质量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驱动因素,为当地各级政府提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
- 于晓燕吴健魏光普高雅娴周通
-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经济质量耦合协调度
- 绿色食品经济对农村区域经济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24年
- 在全球尺度上,绿色食品经济展示了多种多样的运营模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观,按照特定方式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型农产品和加工制品。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首次引入了绿色食品经济这一观念,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努力提高相关的食品品质标准。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生产基地建设、质量安全体系和检测检验机构在内的完整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产地环境控制”为核心的技术支撑体系。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绿色食品行业经历了迅猛增长,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焦点。
- 詹焱
- 关键词:绿色食品经济农村区域经济
- 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居民消费经济质量的省域差异被引量:1
- 2024年
- 本文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消费经济质量水平及省域差异。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整体消费经济质量水平呈现出“相对稳定,逐步提高”的趋势,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排名靠前,而河北、云南、甘肃、青海和贵州等地排名相对靠后。从各二级指标来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消费能力和消费环境排名相对靠前,甘肃、贵州、青海和宁夏等地消费环境、消费能力及消费结构排名靠后。为进一步推动各省域居民消费经济发展,文章提出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增加消费信贷额度、加强消费结构调整、推广消费券、增加消费者福利等相关对策建议。
- 霍诗敏
-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环境
- 党建与经济高度融合,赋能国有企业经济质量提升路径探索实践——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建实践案例
- 2024年
- 国有企业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时刻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融合,致力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基于此,分析了在“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加强数字党建研究的战略意义,提出融合集团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党建治理理论体系的建议,以期促进党建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赋能国有企业经济质量提升,使“工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得到更多的传播与推广。
- 董明
- 关键词:国有企业
- 实体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高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指出,“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丁怡婷王政王云杉
-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实体经济
- 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质量贡献度研究
- 2024年
- 围绕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质量的贡献度展开深入探讨,以天津市宝坻区霍各庄镇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农业经济质量评价体系,量化分析了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显著提升了农业经济质量。然而,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深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加大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未来农业保险供给侧改革和农业经济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岳振芸
- 关键词:农业保险贡献度
- 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质量提升的影响
- 2024年
- 数字金融的发展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数字金融技术的支持,传统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资金管理、供应链协作、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创新。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数字金融的发展也使得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并享受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体验。例如,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数字金融工具改变了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体验。这对实体经济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 宋翠翠
- 关键词:数字金融实体经济
- 地区民生质量与经济质量的耦合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 本书以江苏省社会经济民生的战略部署为导向,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地区民生质量运行评价系统、经济质量运行评价系统的基础上,重点对地区民生质量、地区经济质量、地区民生―经济质量系统的耦合机制进行了研究,揭示了...
- 宋辉
- 数字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质量提升的研究
- 2024年
- 以我国2012—202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在替换变量后模型依然保持稳健;在短期内,数字金融创新的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但长期内溢出效应逐渐增强,这可能是由于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此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覆盖面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 胡刚
- 关键词:金融创新空间计量模型金融服务
- 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 2023年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及国际循环质量水平的重要支撑。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后疫情时期全球产业分工和能源格局正在加速重构,经济发展的质量理念、机制、实践出现深刻变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基础还不够坚实,质量水平的提高仍滞后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多元美好生活的诉求。
- 郭丽岩
- 关键词:质量强国内生动力
相关作者
- 杨承训

- 作品数:244被引量:63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自由主义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 曲振涛

- 作品数:77被引量:47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经济学分析 经济增长 法经济学 公司法 实证分析
- 许爱萍

- 作品数:83被引量:40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京津冀 先进制造业 智慧城市 集群
- 王俊岭

- 作品数:40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石家庄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钢铁行业 创新环境 DEA 钢铁工业
- 崔康平

- 作品数:221被引量:7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
- 研究主题:废水处理 氮化碳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电解 深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