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29篇“ 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相关文章
- 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1}间黏附因子1表达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与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血清{1}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2例DFU患者(DFU组)及133例T2DM患者(T2DM组),同期选取1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NC)组。Pearson相关分析DFU患者血清ICAM-1与Wagne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NC、T2DM、DFU组HbA1c、TG、ICAM-1、C-RP、TNF-α、IL-6、IL-18、IL-1β依次升高,HDL-C依次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DFU患者血清ICAM-1与C-RP、TNF-α、IL-6、IL-18、IL-1β及Wagner分级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AM-1、C-RP、HbA1c、IL-18是DFU的影响因素。结论 DFU患者高水平血清ICAM-1与炎症因子及Wagner分级密切相关,有助于识别病情严重程度。
- 方锦玲周迪军
-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细胞间黏附因子1炎症因子
- 儿童复杂性阑尾炎C反应蛋白/白蛋白、Toll样受体4、降钙素原、可溶性细胞{1}黏附因子1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究儿童复杂性阑尾炎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Toll样受体4(TLR-4)、降钙素原(PCT)、可溶性细胞{1}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34例)和复杂性阑尾炎组(52例)。比较两组CRP/ALB、PCT、TLR-4、sICAM-1水平,对影响复杂性阑尾炎的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复杂性阑尾炎组CRP/ALB、TLR-4、PCT、sICAM-1水平高于单纯性阑尾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lB、TLR-4、PCT、sICAM-1水平是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因素(OR>1,P<0.05)。四项联合检测预测复杂性阑尾炎的AUC高于CRP/ALB、TLR-4、PCT、sICAM-1单独检测(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CRP/ALB、TLR-4、PCT、sICAM-1单独检测。结论复杂性阑尾炎发生时,CRP/ALb、TLR-4、PCT、sICAM-1水平异常升高,均是影响复杂性阑尾炎的危险因素,在预测复杂性阑尾炎上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复杂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诊断和病理分型价值。
- 张培戚士芹未德成
- 关键词:TOLL样受体4降钙素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细胞{1}黏附因子1与其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细胞{1}黏附因子1(ICAM-1)与其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关系。方法选取厦门市海沧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根据AVF是否通畅,将观察组患者进一步分为AVF通畅亚组(48例)与AVF失功亚组(42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及血清Lp-PLA2、ICAM-1,比较AVF通畅亚组与AVF失功亚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透析龄、基础肾病构成、超滤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甲状旁腺激素、同型半胱氨酸(Hcy)、血钙、血磷、尿酸(UA)、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Lp-PLA2、ICAM-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失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Lp-PLA2、ICAM-1高于对照组(P<0.05)。AVF失功亚组超滤量、SBP、DBP、甲状旁腺激素、Hcy、血磷、UA、FPG、LDL-C、血小板计数、FIB及血清Lp-PLA2、ICAM-1高于AVF通畅亚组,白蛋白低于AVF通畅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SBP、DBP、Hcy、血磷、UA、FPG、LDL-C、FIB及血清Lp-PLA2、ICAM-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失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Lp-PLA2、ICAM-1升高是其发生AVF失功的危险因素。
- 叶美玲丁新国陈志松梁李娜覃静肖琦陈艺延周溯源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细胞间黏附因子1自体动静脉内瘘
- 电针对大鼠穴区血管内皮细胞{1}黏附因子1表达及肥大细胞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电针后大鼠皮下组织血管内皮细胞{1}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及肥大细胞(mast cell,MC)分布,探讨电针刺激后穴区血管ICAM-1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与MC活性的关系。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电针组,电针组给予双侧"足三里"穴电针刺激25min。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两组大鼠"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ICAM-1mRNA的表达;同时用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并甲苯胺蓝复染法观察"足三里"穴区皮下组织MC的分布。结果:电针组"足三里"穴区组织ICAM-1mR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电针组穴区组织MC数和MC脱颗粒率均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增强正常大鼠穴区组织血管内皮ICAM-1mRNA的表达,ICAM-1对电针促进肥大细胞向穴区迁移、聚集具有一定趋化作用。
- 宋晓晶罗明富蒋瑾张金铃
- 关键词:皮下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1
- 沙格列汀和格列本脲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核{1}κB及血管细胞间黏附{1}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对T2DM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核{1}κB(NF-κB)、血管细胞间黏附{1}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模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DM)组、格列本脲治疗(DMG)组和沙格列汀治疗(DMS)组。DMG、DMS组分别予格列本脲、沙格列汀治疗8周。12周末检测各组FPG、FIns、血脂、NF-κB和VCAM-1表达,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大鼠主动脉形态学变化。结果 12周末,与DMG组比较,DMS组FIns[(11.38±1.56)vs(6.13±0.54)μIU/ml]、TG[(1.17±0.15)vs(0.72±0.25)mmol/L]、LDL-C[(0.57±0.05)vs(6.13±0.54)mmol/L]、HOMA-IR[(12.78±1.53)vs(6.78±0.57)]、NF-κB平均灰度值[(143.33±13.38)vs(121.67±11.43)]和VCAM-1平均灰度值[(153.33±12.74)vs(133.00±11.53)]表达降低(P<0.05)。结论沙格列汀在改善糖、脂代谢的同时,可下调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升高的NF-κB、VCAM-1蛋白表达量,可能参与改善大血管并发症。
- 綦才辉金勇君杨美子徐鑫淼张凌云曹鹏娟
- 关键词:沙格列汀
- 人胃癌耐药细胞株中锌指蛋白139和MMP-2、MMP-7、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本研究拟通过检测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中锌指蛋白139(zincfingerprotein139,ZNFl39)与侵袭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7、细胞问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了解侵袭相关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性的关系,并探讨ZNF139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 李勇赵群檀碧波范立侨刘庆伟焦志凯赵雪峰郝英杰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因子1人胃癌细胞株耐药细胞株MMP-7锌指蛋白MMP-2
- 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组织细胞{1}黏附因子1的变化被引量:8
- 2013年
- 背景:病理情况下,细胞{1}黏附因子1表达明显升高,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加重脑组织损伤。目的:观察眼针穴区、穴区外治疗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1}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和穴区外组。后3组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栓塞线插入深度1.8-2.2 cm,眼针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即刻及取材前30 min,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平刺眼眶周治疗20 min。穴区外组选择眼针同名穴区的外3 mm处为针刺部位,刺法与眼针穴区相同。结果与结论:眼针穴区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海马组织细胞{1}黏附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穴区外组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海马组织细胞{1}黏附因子1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眼针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海马组织细胞{1}黏附因子表达有关。
- 潘茜王哲高原于丹王莹井欢王守岩王健关洪全
- 关键词:针刺针刺穴位炎症趋化因子
- 大鼠脑挫伤后细胞{1}黏附因子1时序性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段{1}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照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挫伤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和脑挫伤后1 h、6 h、24 h、48 h、72 h、7 d组,共7组,每组8只,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挫伤组织中ICAM-1的表达。结果大鼠脑挫伤1 h可见ICAM-1有少量表达,伤后24 h表达明显增多,72 h达到高峰,其后下降,伤后7 d仍有表达,且高于对照组水平。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实验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大鼠脑挫伤后ICAM-1表达随着时间的变化表达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可为推断脑挫伤早期损伤时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顾均连焦炎梁新华
- 关键词:脑挫伤细胞间黏附因子1法医学
- 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游离睾酮水平与妊娠相关蛋白A及细胞{1}黏附因子1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体内游离睾酮水平(FT)与炎症因子妊娠相关蛋白A(PAPP-A)、{1}间黏附因子-1(ICAM-1)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8例老年男性体内FT与PAPP-A、ICAM-1,其中ACS患者46例,同年龄健康对照42例。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FT与PAPP-A、ICAM-1的相关性。结果老年男性ACS患者体内FT低于对照组(P<0.01),而PAPP-A、ICAM-1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FT水平与PAPP-A、ICAM-1负相关。结论老年男性ACS患者体内FT与炎症因子PAPP-A、ICAM-1负相关。
- 高倩萍葛海龙金红沈景霞黄明学富路董艳丽朱莉
- 关键词:老年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游离睾酮
- 流体切应力作用于间充质干{1}对其内皮分化后{1}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流体切应力作用于成体骨髓间充质干{1}(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后,其定向内皮诱导所得{1}的{1}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方法体外培养大鼠骨髓MSCs,于流室系统中加载不同强度的流体切应力后,将其向内皮{1}系诱导,以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所得{1}ICAM-1的mRNA表达水平,以流式{1}仪检测ICAM-1蛋白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观察{1}传代后ICAM-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大鼠MSCs经过流动加载后,定向内皮诱导所得{1}的ICAM-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静态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但当{1}传代后,ICAM-1蛋白水平回落至对照组水平(P>0.05),而mRNA表达水平继续升高。结论流体切应力能增加MSCs来源的内皮{1}黏附因子的表达,证实了血流动力学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杨思远刘琳胡选义伍长学赁可石应康张尔永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流体切应力内皮细胞
相关作者
- 关洪全

- 作品数:224被引量:935H指数:15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脾虚小鼠 眼针 脾虚证 免疫 中医
- 于丹

- 作品数:102被引量:337H指数:10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补中益气汤 病理学 眼针 A549/DDP细胞 A549/DDP
- 徐鑫淼

-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再灌注 胍丁胺 血脑屏障通透性 细胞间黏附因子1 血脑屏障
- 潘茜

- 作品数:65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病理学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院校 眼针疗法
- 张凌云

- 作品数:17被引量:88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胰岛素抵抗 促黑素 脂肪酸氧化 骨骼肌细胞 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