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6篇“ 细支气管肺泡“的相关文章
双肺移植治疗支气管肺泡癌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1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行双肺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3年5月1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支气管肺泡癌患者1例,男,66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院外误诊为肺炎,抗炎治疗2年后行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肺泡癌。入院后行全身PET-CT、超声检查显示肿瘤病变局限于肺部,无胸膜转移、无远处转移;胸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多发粟粒状、小结节状及点片状融合病变。行双肺移植术治疗,体外膜肺氧合下先切除左侧病肺,淋巴结清扫后行左肺移植,再切除右侧病肺,淋巴结清扫后行右肺移植。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445 min,术中出血量800 mL,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移植物失功,术后即刻X线胸片显示双肺膨胀可、与胸腔大小匹配。术后13 h撤除体外膜肺氧合,术后18 h撤离呼吸机,撤机后体积分数50%氧浓度下pa(O_(2))由术前38.2 mmHg升高至225.0 mmHg。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双肺浸润性腺癌,中分化,右肺呈多发小灶性生长,左肺呈弥漫性多结节性生长,支气管断端及肺门未见特殊,双侧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患者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使用高流量与无创呼吸机交替通气,逐渐改为鼻导管吸氧至脱离氧气,血氧饱和度97%,心率82次/min,血压108/72 mmHg,呼吸频率17次/min;实验室检查示白胞计数8.52×10^(9)/L,钾离子3.64 mmol/L,钠离子136 mmol/L,氯离子102.9 mmol/L,血肌酐73μmoI/L,尿素11.43 mmol/L,均基本正常。术后第13天康复出院,随访至2023年5月30日,患者基本活动不受限,目前有序锻炼康复中。结论 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与肺炎相近;对于病变局限于肺部,无胸膜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可行肺移植术治疗。
李丰科王跃斌丁志丹赵凯冯敏刘刚李高飞金峰赵高峰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双肺移植肺炎
41例孤立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CT影像表现及其不同病理基础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孤立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CT影像表现及其不同病理基础对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1例孤立型BA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病理学检查确诊。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以及其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理:见患者的肿瘤颜色为灰白色,肿瘤质地为中等便硬,肿瘤周围边界清晰;肿瘤的生长方式为沿肺泡壁生长;根据MSCT检查可见,41例患者根据所得CT密度进行分型,其中39.02%(16/41)为Ⅰ型(单纯磨玻璃结节密度),41.46%(17/41)为Ⅱ型(混杂密度结节),19.51%(8/41)为Ⅲ型(单纯实性密度结节)。41例患者均为周围型,CT征象可见纯磨“玻璃征”、“环晕征”、“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结论MSCT检查可显示出孤立型BAC的病灶基础结构和周围特征,与病理对照研究一致性高,与其他肺癌相比BAC生长较为缓慢,预后情况也好。
程娟李江汪田田史兆娟朱建忠
关键词:影像表现病理基础
支气管肺泡胞癌误诊为过敏性肺炎1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支气管肺泡胞癌(BAC)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肺原发性肿瘤,占肺原发肿瘤的2%~7%,根据影像表现可分为孤立结节型、实变型、弥漫或多结节型,其中孤立结节型较为多见[1]。BAC影像表现较为复杂,极易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炎等疾病,误诊误治率高达60.0%~80.0%[2],值得临床医生高度关注。现就我院2016年收治的1例误诊为过敏性肺炎的肺泡胞癌患者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周波波薛晓明孙耀琴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误诊过敏性肺炎
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2020年
目的探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并确诊为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120例,分别对患者采用X线片和CT诊断检查,其中X线片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X线片组,CT诊断检查的结果作为CT组,然后与患者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影像学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临床对比分析显示,CT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为97.50%,显著高于X线片组的82.50%(χ2=15.000,P<0.05);CT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1%、92.86%,分别高于X线组的86.79%、50.00%(χ2=9.735、6.300,P<0.05)。结论在支气管肺泡癌患者临床中运用CT诊断检查,患者的临床诊断检查正确率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减少患者临床诊断的误诊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景英姜华王义忠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
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经肺穿病理证实为支气管肺泡癌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0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多发结节型13例(26.00%),孤立结节型28例(56.00%),弥漫实变型9例(18.00%)。大部分病例均有空泡征和(或)支气管充气征。结论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可表现为多样性,应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协助临床诊断。
陈军孙壮刘忠岐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CT
肺炎型支气管肺泡癌的多排螺旋CT诊断的疗效评价
2019年
目的:评价分析在肺炎型支气管肺泡癌中多排螺旋CT诊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20例肺炎型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对患者展开多排螺旋CT检查通过图像处理后,评价分析病灶位置、分布情况、边缘形态以及内部结构等情况。结果:6例为段性分布(30.00%),8例为叶性分布(40.00%),6例为弥漫性分布(30.00%)。6例蜂窝征(30.00%),3例蜂窝征内实变影(15.00%);11例枯枝征(55.00%),9例血管造影征(45.00%);8例磨玻璃征(40.00%),其中4例磨玻璃影内见实变影(20.00%);5例叶间裂膨隆征(25.00%)。结论:在肺炎型支气管肺泡癌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方法,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排螺旋CT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顾研曹阳朱丽宇宋阳阳付鑫
关键词: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多排螺旋CT诊断
肺部结节状磨玻璃影——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性CT表现
2019年
分析肺部结节状磨玻璃影(NGGO)与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关系,提高对其CT征象的认识。方法:将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BAC和混合性BAC共34例作为观察组,将39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腺癌、鳞癌、小胞癌和癌肉瘤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肺癌病灶磨玻璃影(GGO)的发生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NGGO的CT表现。结果:(1)观察组34例,31例见有GGO(91.18%);对照组39例,4例见有GGO(10.26%)。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47.67,P < 0.001)。(2)出现GGO病灶的CT表现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即无明显实性成分的单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NGGO)和有实性成分或肿块的混合磨玻璃密度结节(MNGGO)。GGO与肺界面:观察组模糊2例(6.5%),清楚为主或锐利29例(93.5%);对照组模糊4例(100%),采用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3)。观察组GGO区域28例见小空泡、18例见血管树、13例见充气支气管征,对照组GGO区域则未见此征象,经统计学处理,空泡征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7),血管树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55),充气支气管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7)。结论:NGGO与BAC密切相关,含有“空泡、肺血树”的边界清楚的NGGO是BAC的特征性CT表现。
张矗阁孟爽
关键词:周围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磨玻璃影
肺炎型支气管肺泡胞癌患者的死亡态度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肺炎型支气管肺泡胞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患者的死亡态度状况及其程度,为及时对BAC患者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肺炎型BA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死亡态度量表对肺炎型BAC患者的死亡态度进行评估。结果纳入本研究的肺炎型BAC有16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为(61.7±9.2)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4例;女性肺炎型BAC患者数多于男性;肺炎型BAC病程较长,病程为几个月至1年以上;少数患者表现出发热症状;类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呈现多样化,且与BAC的病理的关系非常密切。肺炎型BAC患者在死亡态度量表中各维度得分从高至低顺序为死亡焦虑与恐惧、死亡逃避、逃避导向的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和自然接受。死亡焦虑与恐惧维度的得分最高,自然接受维度的得分却最低。结论肺炎型BAC患者的死亡焦虑与恐惧和死亡逃避的程度最严重,逃避导向的死亡接受和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的程度也明显,而自然接受程度却最低;临床上应关注肺炎型BAC患者的死亡态度情况,采取相应的死亡教育和人文关怀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徐益明王洵赵弘卿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
256层低剂量CT对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肺泡癌的低剂量CT表现,旨在提高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为BAC病例31例,分析其低剂量CT上的表现。评价指标包括:病灶形态、边缘、内部密度等特征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等;同时记录单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所有病灶均表现为磨玻璃密度(GGO)结节,96.7%边界清晰,分叶征、毛刺征及空泡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3.5%、57%及54.8%,均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低剂量CT的平均辐射剂量为(1.29±0.16)m Sv,图像质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BAC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低剂量CT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BA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赵波刘永利李京京
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与鉴别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综合分析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200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开县中医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穿刺证实为BAC的29例患者的CT表现。结果 BAC分为孤立结节型、浸润实变型、广泛型3型。孤立结节型19例,占65.5%,其中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征5例,支气管通气征10例,蜂窝征2例,血管集束征2例,19例中胸膜凹陷征10例。浸润实变型3例,占10.3%,蜂窝征和支气管通气征各2例,磨玻璃密度征1例。广泛型7例,占24.1%,7例均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结节有融合倾向。结论 BAC的CT征象多样,对各型的征象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各型的典型表现,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李巨春李琦易勋平李德胜

相关作者

李龙芸
作品数:280被引量:2,362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肺癌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李子玲
作品数:58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研究主题:诱导痰 哮喘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气流受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宋欣
作品数:157被引量:57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病理诊断
宋波
作品数:56被引量:243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小鼠肝癌 肿瘤转移 淋巴道转移 癌细胞株 OSTEOGLYCIN
李向红
作品数:235被引量:1,347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病理 病理诊断 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