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组织社会学“的相关文章
- 组织社会学
- 本书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和阐述了组织结构、运转及其发展历程;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解析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组织的构成要素及其意义;并试图从方法论上建立起整体分析组织现象的视角和能力,同时能够为组织实际发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 于显洋著
- 关键词:组织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 本书包括组织概论、组织理论、组织沟通、组织互动、组织知觉、组织控制、组织决策、组织结构的细胞、组织环境、组织发展等内容。
- 刘祖云等著
- 关键词:组织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 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本书以组织理论为基础、依组织结构、组织运转过程和组织发展为线索,全面考察了单位组织从产生、发展到衰落的过程。
- 于显洋著
- 关键词:组织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 据法国纳坦出版社1996年版译 法国外交部资助:本书共分:作为出发点的官僚主义现象、从正式组织到有组织行为、问题中提到的组织、向企业社会学发展、从其他角度观察的组织五章。
- (法)克罗戴特·拉法耶(Claudette
- 关键词:组织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
- 张家麟编著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组织发展的困境审视与纾困之策——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产教融合组织是保障产教融合在推进和深化过程中的必然诉求,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审视,可一窥产教融合组织在组织间的市场关系阶段会由于“有限理性”“小数现象”“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性”造成主体认知偏差致使决策行为短视化;主体治理失序导致产教融合协作过程形式化;主体资源失衡产生的优质资源流动阻滞化;身份冲突导致的主体认同松散化等困境。当前产教融合组织发展应从传统合格向精益创新转变,具体包括以多元共治赋能产教主体行动共识、以规制性要素形塑产教主体行为规范、以数智技术畅通产教资源要素流动、以价值文化凝聚产教场域角色认同的纾解路径。促使产教融合组织向组织内科层关系的适度回归,产教融合各主体深度嵌入,有效规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教融合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杨秋月李小凤
- 关键词:职业教育组织社会学
- 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基于组织社会学的整合研究框架
- 2025年
- 审计机构复杂而多重的治理逻辑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使得审计机构呈现出“非协同治理—策略性应对”的典型性组织行为。为此,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总体理论思想、以宏微观整合研究为基本方法论、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范式,建构新时代背景下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与影响路径实质上便是审计机构组织治理过程中的正当性机制,包含管制正当性、规范正当性与文化—认知正当性。审计机构宏微观组织场域的形成有赖于审计机构正当性要素的制度化过程,该过程便是审计质量在本质上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资源、程序、制度”这些组织有效运行的基本要素构建了审计机构的治理框架。
- 韩洪灵曹强陈汉文
- 关键词:审计机构审计质量组织社会学
- 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 2025年
-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手段。基于组织社会学视角,通过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产学研深度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理,即“高校”“科研机构”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本目标,“企业”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推动力量,“政府”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为重要手段,进而为实现赋能新质生产力这一目标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发挥政策工具引导作用,打造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共同愿景;加强政策要素的支撑作用,强化价值认同形成产业深度转型合力;提升政策工具与政策要素的契合度,建立普适性机制创新性配置生产要素等方面,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以期推动产学研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
- 张宏莹成欣欣
-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村治“一肩挑”分析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要求必须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广泛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近年来,村治“一肩挑”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这一基层组织创新实践本质上是通过个体跨界承担不同角色,实现组织间的协同与整合。然而,“一肩挑”的推行面临着权能不匹配、权力边界模糊、角色冲突及风险管理等多重挑战。未来应着力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一肩挑”政策体系,通过调整组织结构、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培训和加强信息整合,持续提升“一肩挑”的政策效果。
- 赵联飞夏传玲
- 关键词:村治角色冲突风险管理
- 少先队组织与学校组织制度化协同共育研究——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制度化是协调不同组织关系的规范性路径,少先队组织与学校组织制度化协同是新时代少先队组织与学校组织协同共育的重要问题。少先队组织与学校组织处于制度化协同的中级阶段:二者发展目标一致,内动力明显,个别辅导与社会化活动结合稳定,职业阶梯日益显现。在走向高度协同的过程中,二者出现文化系统、个体系统、政治系统与教—学系统的错位。应重视基层辅导员呼声,适当分配少先队组织裁量权,有侧重地构建少先队活动,提高少先队组织的社会化水平。
- 杨宇轩程红艳
- 关键词:少先队组织
相关作者
- 赵孟营

- 作品数:33被引量:354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组织社会学 社会治理 现代社会 社会组织 社会
- 李洪修

- 作品数:58被引量:3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研究主题:教师 大学教学 课程实施 课程变革 教师合作
- 徐娟

-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 研究主题:群体性 高等教育结构 组织社会学 权力 社会学分析
- 刘爱生

- 作品数:94被引量:40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大学特色 大学校长 美国高校 校长 高等教育
- 周雪光

- 作品数:46被引量:6,033H指数:26
- 供职机构:斯坦福大学
- 研究主题:政府行为 制度逻辑 逻辑 帝国 环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