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篇“ 组织乞讨“的相关文章
组织乞讨犯罪的现状及防范——以民俗学为视角
2011年
组织乞讨行为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更是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不仅是对被组织乞讨者的法定权利的侵害,更是严重地影响了社会公共秩序,给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有公安部门的严厉打击、救助、帮扶、教育,也要通过公安行政管理和民俗控制手段,把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联系起来,对组织乞讨犯罪进行打击和防控,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序,从而为治安管理工作提供新的途径及理论参考。
杜翔王雪梅马丽
关键词:民俗学
组织乞讨罪的“暴力、胁迫”手段
2010年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暴力既包括有形暴力,也包括无形暴力。暴力只包括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则属于胁迫。本罪的胁迫既可针对被害人本人实施,又可针对他人或者财物实施。暴力的下限应以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为标准,而胁迫则要求达到了使被害人不能抗拒的程度。
徐跃飞
关键词:暴力胁迫
论近亲属、监护人在组织乞讨罪中的犯罪主体地位被引量:2
2010年
对近亲属、监护人能否成为组织乞讨罪犯罪主体的问题,刑事实务界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而理论界则存在绝对否定论、相对否定论和肯定论三种观点。实际上,以上观点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对于那些以乞讨为生的贫困家庭,近亲属和监护人以轻微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儿童从事乞讨活动,这最多只是一种轻微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
冷必元
关键词:犯罪主体近亲属监护人
组织乞讨
通过运用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未成年人乞讨,这一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切实保障残疾人、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我国在《刑法修正案(六)》中规定了组织乞讨罪。从犯罪客体上...
陈姣
关键词:刑事立法犯罪构成司法认定罪数形态
组织乞讨罪若干问题分析
乞讨现象的出现,有着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本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乞讨现象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社会问题,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等途径予以控制。但是,当今社会有一类特殊的乞讨现象愈演愈烈,即弱势群体,尤其是残疾人、...
杨迪
关键词:刑法构成要件
组织乞讨被引量:5
2007年
文章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给出了组织乞讨罪的概念,然后对其构成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在组织乞讨罪的认定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司法认定组织乞讨罪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杨向华
也论组织乞讨被引量:13
2007年
设立组织乞讨罪一方面考虑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未成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与有关规定相衔接。该罪的犯罪客体是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意志自由,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为手段组织乞讨,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不需具备牟利的目的。本罪的设立并不一定能有效地实现保护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熊永明
关键词:暴力胁迫组织乞讨意志自由
如何完善暴力、胁迫组织乞讨罪的立法设计——解析《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七条被引量:7
2006年
《刑法修正案(六)》于2006年6月29日正式公布施行,它对《刑法》分则罪名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也新增了一些罪名,这将对刑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重大影响。近两年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禁讨区”,使城市乞讨问题成为全国舆论的焦点,而乞讨问题被纳入《刑法》的调整范畴,则更值得关注。
黄桂武李杰文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浅析组织乞讨被引量:5
2006年
张勇刘洋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期徒刑未成年人胁迫手段
组织乞讨
路美虹
关键词:构成要件司法认定犯罪形态

相关作者

赵建飞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残疾人 巡逻 发光 儿童 刑法修正
黄桂武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研究主题:财产罪 新论 暴力 《刑法修正案(六)》 刑法修正案
高麟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非法提供 公民个人信息 客观要件 罪数形态 组织乞讨
高宇
作品数:1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残疾人 儿童 组织乞讨
郭贺亭
作品数:3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暴力胁迫 儿童乞讨罪 组织乞讨 组织残疾人 《股权转让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