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68篇“ 系膜增生性肾炎“的相关文章
- 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参地颗粒防治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作用机制
- 目的: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探讨脾肾亏虚证系膜增生性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患者与正常人代谢物表达差异,探讨其与脾肾亏虚证MsPGN患者中医...
- 徐云晖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中医证候代谢组学
- 黄芩苷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功能、炎症反应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构建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和黄芩苷低剂量组(构建模型后给予25 mg/kg黄芩苷)和黄芩苷高剂量组(构建模型后给予50 mg/kg黄芩苷),观察记录并检测各组大鼠精神状况、体重和24 h尿蛋白含量。在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检测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含量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统计系膜基质阳性面积比值和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数,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黄芩苷低剂量组和黄芩苷高剂量组大鼠呈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摄食减少,体重减轻;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干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和活力明显改善,体重有明显升高(P<0.05),但黄芩苷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含量、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数、系膜基质阳性面积比值和血清中BUN、Scr、UA、IL-6、TNF-α含量及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干预后24 h尿蛋白含量、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数、系膜基质阳性面积比值和血清中BUN、Scr、UA、IL-6、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且黄芩苷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结论黄芩苷可通过减少24 h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减弱炎症反应和促进肾组织细胞凋亡改善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损伤。
- 刘晶晶卢丽胡凤琪袁海高丹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黄芩苷肾损伤尿蛋白炎症
- 基于尿外泌体miRNA差异性表达探讨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 1.目的:研究脾肾亏虚证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尿液外泌体micro RNA(miRNA)表达谱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miRNA,探讨差异表达的miRNA与脾肾亏虚证系膜增生性肾炎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的相关性...
- 何奇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干预作用
- 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细胞外基质ColⅠ、ColⅢ及Megsin的干预作用
- 2022年
- 目的观察参地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模型大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Ⅲ,ColⅢ)以及Megsin的影响,探究参地颗粒肾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0只,正常组取10只,剩余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Thy-1抗体方式建立MsPGN大鼠模型,建立成功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应用参地颗粒水溶液0.8 g·(200 g·d)^(-1)和缬沙坦混悬液2.06 mg·(200 g·d)^(-1)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均予3 mL温开水灌胃。每组均灌胃12 w。留取血清和肾脏组织标本,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24-hours urine protein,24 hUPro)、血清及肾脏组织中ColⅠ、ColⅢ和Megsin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24 hUPro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6 w后实验组、对照组24 hUPro下降(P<0.05),12 w后降低更明显(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降更显著(P<0.05)。大鼠血清和肾组织ColⅠ、ColⅢ、Megsin比较,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比正常组升高(P<0.05),其中实验组相较模型组、对照组降低最显著(P<0.05),而对照组又比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肾脏病理损害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较模型组轻,而实验组又较对照组减轻。结论MsPGN大鼠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olⅠ、ColⅢ及megsin水平明显升高;参地颗粒可减少大鼠系膜区和血清ColⅠ、ColⅢ,下调Megsin水平,抑制MsPGN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脏病理损害,消减尿蛋白。
- 曹曼马从显吕勇金华王亿平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GSIN
- 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价值观察
- 2021年
- 探讨肾炎康复片+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效果。方法:研究中入组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8例系膜增生性肾炎患者,按随机原则划分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肾炎康复片+来氟米特治疗与单一来氟米特治疗,对比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后各项肾功能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可有效改善肾功能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 黄萍左乾伟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炎康复片来氟米特
- 258例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 目的: 了解广东地区患有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患病人群的一般临床特征、临床与病理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讨论MsPGN患者年龄与临床检查指标、肾脏病理变化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为临床实践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 方...
- 刘小龙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特征中医证候肾小球滤过率
- 丹参乙酸镁对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功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丹参乙酸镁(magresiumn lthospermutle B.MLB)平衡ThI.Th2细跑因子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肾功能受损及肾组织损伤影响。方法选取100只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g.随机选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80只制成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并分为模型组(MsPGN).低剂量丹参乙酸镁组(MIL.B 7.5 mg/kg).中剂量丹参乙酸镁组(MIL.B 15 my/kg)和高剂量丹参乙酸镁组(MILB 30 mg/kg)。检测各组大鼠尿液中24 h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尿素氮的水平;使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情况;使用RT-PCR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使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水平;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0S).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表达: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spse-3,转化生长因子β(TGF-B)、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2)和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分子(p-Smad2)表达。结果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24 h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尿素氮,Caspuse-3基因及蛋白表达,MIDA、iNos.TNF-a、TGF-B.p-Smd2/Smad2水平显著升高,SOD.GPX、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使用丹参乙酸镁处理各组大鼠24h蛋白尿、血清肌酸酐、尿素氮,Caspuse-3基因及蛋白表达、MDA.iNos.TNF-a.TGF-B、p Smad2/smad2水平显著降低,sOD.GPX.L4.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乙酸镁可以通过降低Thi因子升高TH2因子水平,实现降低炎症反应及凋亡因子水平缓解肾组织损伤。
- 张亚辉张红梅
- 关键词:系膜增生
- 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FN-γ、ⅣC、LN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枣庄市立第四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82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41例行来氟米特治疗,联合组41例行来氟米特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血清学相关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参照组的78.05%(32/41),χ^2=7.289,P=0.007。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FN-γ、IVC、LN低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554,P=0.457)。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效果确切,可降低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林琳包金丽高媛
- 关键词: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炎康复片来氟米特血清学指标
- 光镜无法鉴别的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光镜无法鉴别、经电镜诊断的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mild-MsPGN)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经光镜诊断为mild-MsPGN及其中经电镜确诊为早期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理特征。结果:(1)Mild-MsPGN组临床表现以慢性肾炎为主、早期IMN组以肾病综合征为主(P=0.009),两组患者平均血压、肾功、血脂、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荧光检测,早期IMN组可见Ig G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mild-MsPGN组IgG均为阴性;余免疫荧光指标包括IgM、IgA、C3、C1q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率,早期IMN组仅22.73%、mild-MsPGN组为0%;(4)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早期IMN组(1.18±0.50)低于mild-MsPGN组(1.51±0.78),P=0.036;(5)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早期IMN组(569.2±134.7)nm高于mild-MsPGN组(372.6±82.8)nm,P<0.001;早期IMN组足突广泛融合及足细胞弥漫空泡变性比例均较mild-MsPGN组高(分别为P<0.001和P=0.007)。结论:(1)光镜下mild-MsPGN的病例,电镜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其更值得电镜下仔细鉴别相关病变;(2)活动性IMN中血清PLA2R抗体对临床诊断的阳性反应可能慢于电镜形态学表现。
- 余晓洋兰平李燕冯婕解立怡
- 关键词:电镜
- 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炎临床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IgA肾病与系膜增生性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32例IgA肾病患者设为观察1组,将3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设为观察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水肿、血尿、血压升高)和辅助检查指标(胆固醇、尿蛋白、IgG、IgA)。结果观察1组患者年龄<25岁的比例高于观察2组(56.25%vs37.50%),观察2组患者年龄为45~65岁的比例高于观察1组(34.37%vs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水肿症状的比例低于观察2组(18.75%vs50.00%),血尿、血压升高的比例高于观察2组(43.75%vs21.87%,37.50%vs2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尿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观察2组,IgG、IgA水平高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比较,IgA肾病发病年龄更小,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血压升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年发病较多,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胆固醇,研究结果对临床分辨两种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 刘枫
- 关键词: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IGGIGA
相关作者
- 黄文政

- 作品数:198被引量:90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肾疏宁 IGA肾病 中医药疗法 疏利少阳 肾小管间质损害
- 曹式丽

- 作品数:163被引量:82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肾脏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系膜增生性肾炎 中医药疗法 肾疏宁
- 支勇

- 作品数:39被引量:193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系膜增生性肾炎 膜性肾病 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合剂
- 李国霞

- 作品数:47被引量:202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肾小管间质损害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肠易激综合征 肾疏宁 降浊方
- 朱小棣

- 作品数:49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肾疏宁 肾小管间质损害 IGA肾病 肾小球硬化 肾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