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6篇“ 精神神经“的相关文章
口-肠-脑轴在精神神经疾病中的作用
2024年
口腔和肠道是人体中两个重要的微生物栖息地,被认为是人类中生态最丰富,分类最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微生物组相关疾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口-肠-脑轴这一新兴的概念在神经科学,消化科学和微生物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不仅仅是一个解剖学上的描述,更是一个涵盖了多重生理功能与病理机制的综合性概念.简而言之,口-肠-脑轴是指通过神经连接,激素和免疫途径,将口腔,肠道和大脑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复杂网络.随着对口-肠-脑轴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其在抑郁症,帕金森病等精神神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口-肠-脑轴在精神神经疾病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段志敏吴灵飞
关键词:精神神经疾病微生物群神经退行性疾病抑郁症
柴胡防治精神神经疾病的共有物质基础及其生物学机制系统解析被引量:7
2024年
柴胡Bupleuri Radix是传统中医疏肝解郁要药,临床上不仅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在焦虑、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等多种精神神经疾病防治中也广泛应用。然而精神神经疾病常互相伴发,给临床用药造成困扰,最近的研究提出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因此在梳理柴胡对抑郁、焦虑、阿尔茨海默病等优势病种的基础上,对柴胡防治精神神经疾病的共同物质基础及共有机制进行系统解析,为寻找柴胡在精神神经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规律提供思路,推动柴胡在该作用方面的深入理解和后续的研发,也为探究传统中医药“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提供科学依据。
冯渝梅李惠珍艾志福刘亚丽杨明朱根华朱根华陈丽玲苏丹
关键词:柴胡精神神经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异病同治
玫瑰痤疮与精神神经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3年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颜面部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现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其与多种系统性疾病有关,其中包括精神神经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本文综述玫瑰痤疮与精神神经性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
陶梦李敏刘乙萱刘韵祎姜沛彧张嘉文南宇晴许阳
关键词:红斑痤疮精神病神经精神性疾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治疗精神神经疾病药物新靶点
2023年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能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生长因子,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重要一员。FGF9在人体的细胞和组织中广泛分布,在骨骼、胚胎的发育、血管形成、神经再生、肿瘤生长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其在抑郁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焦虑症等精神神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不断被认识,FGF9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精神神经疾病药物开发的新靶点。
赵丞王小青王宇红姜德建
关键词:神经精神疾病药物开发
知信行模式下正念减压训练对有精神神经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及性激素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4
2023年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下正念减压训练对有精神神经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性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和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有精神神经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下正念减压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观察组(46.08±7.31)分,对照组(50.85±7.45)分]和SDS[观察组(48.72±7.46)分,对照组(53.14±7.34)分]评分均较干预前[观察组(55.48±8.52)分、(58.96±9.57)分,对照组(55.42±8.49)分、(58.90±9.66)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587、5.337,对照组t=2.559、3.003,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0、2.671,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文版(MCMQ)中面对、回避及屈服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面对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E_(2))、孕酮(P)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_(2)、P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FSH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有精神神经症状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采用知信行模式下正念减压训练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调节性激素的代谢,帮助患者度
任红芳盛爱萍金兰英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知信行模式精神神经症状负性情绪性激素代谢女性
模式生物果蝇在中药及天然化合物防治精神神经疾病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果蝇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不仅具有突出的遗传学特征,相对完善的神经系统,而且还具有繁殖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精神神经疾病的重要工具,在生命科学领域彰显出巨大的潜力。精神神经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长,并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低等特点。从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看,该类疾病的用药需求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用药领域,目前其临床需求仍远未满足,亟待推进此类疾病的药物研发。由于此类药物的研发失败率高,研发周期较长,因此通过合理选用模式生物,能够实现该类药物的快速筛选,缩短新药开发周期,从而降低精神神经疾病的新药开发成本并提高其成功率。该文对果蝇在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精神神经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模式生物果蝇在中药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王瑞英艾志福李惠珍薛冰刘亚丽杨明朱根华苏丹宋永贵
关键词:果蝇模式生物中药天然化合物精神神经疾病
参苓白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愈后精神神经症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参苓白术在制备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愈后的精神神经症状的药物中的应用。
林德良
外源节律性脑刺激技术在精神神经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神经振荡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节律性神经活动模式,研究发现精神神经类疾病患者存在神经振荡异常。外源节律性刺激能够通过“夹带”效应以及可塑性变化机制有效调节异常的神经振荡,具有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的潜在可能性。目前,外源节律性脑刺激技术主要包括经颅交流电刺激、经颅时间相干刺激、节律性感觉刺激等方式。本文从外源节律性脑刺激技术原理以及目前不同技术在临床上治疗精神神经类疾病的刺激策略、研究进展以及治疗效果等角度展开综述,提出这一类调控技术可能成为未来临床治疗精神神经疾病症状的无创高效新型治疗方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王瞳刘爽郭欣萌张小臣明东
中西医结合为儿童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有力保障——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周荣易副教授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强化儿童疾病防治,推广应用中医儿科适宜技术。
潘锋
关键词: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健康心理援助中西医结合
经颅交流电刺激在精神神经疾病中应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经颅交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脑电刺激方式,能够以正弦、双相交流电刺激皮质神经元,调节内源性脑振荡,并可诱导突触可塑性变化,帮助缓解抑郁、焦虑、妄想、痴呆等症状。现通过综述其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了解目前研究的进展及不足,为今后的临床应用起到部分提示作用。
汪晓张庆娥
关键词:精神疾病

相关作者

柯潇
作品数:153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崩解剂 贯叶金丝桃 枸橼酸莫沙必利 高效液相色谱法
汤晓红
作品数:22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研究主题:多系统萎缩 护理 健康教育 工作倦怠 护士工作倦怠
高丽华
作品数:22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黄芪注射液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低血压 血液透析滤过 肾性贫血
王秀问
作品数:161被引量:1,821H指数:1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糖尿病 非小细胞 化疗
常莉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
研究主题:激素治疗 激素 精神神经 肾病 神经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