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8篇“ 精神疗法“的相关文章
针刺、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针刺、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指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及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精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贝克抑郁问卷(BD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的STAI评分及BDI、NIHS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康复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赵象奇
关键词:针刺精神疗法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心理状态
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诊断为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均分为A、B、C、D四组。A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精神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精神疗法进行治疗,D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联合精神疗法进行治疗,康复治疗周期为3个月。对比四组康复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①A组康复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康复效率相当。②A、B、C、D四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ADL、Fugl-meyer、BERG平衡量表、FAC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HAMD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就四组患者治疗后的ADL、Fugl-meyer、BERG平衡量表、FAC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HAMD这5项指标评价情况,A组最佳,其次为B组,C组、D组相当。A组与B、C、D组之间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D组间各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效果要优于其中任意两种康复手段组合方案,在患者可耐受下应尽力推广。
刘牧林芳毅袁志刚曾启帆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刺疗法运动疗法精神疗法康复治疗
基于固肾育胎生态疗法精神疗法对气郁质PCOS不孕患者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固肾育胎生态疗法精神疗法对气郁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妊娠率、体质、焦虑状态、性激素水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催乳激素(PRL)]的影响。方法采用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汕头市中心医院康复分院中医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气郁质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分组原则平均分为A、B、C、D组。A组32例,年龄24~36岁,采用常规疗法;B组32例,年龄23~40岁,采用固肾育胎生态疗法+常规疗法;C组32例,年龄25~38岁,采用固肾育胎生态疗法+常规疗法+精神疏导疗法;D组32例,年龄25~42岁,采用固肾育胎生态疗法+常规疗法+精神疏导疗法+四季音乐助孕疗法。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情况和治疗前后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CCMQ)气郁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基础性激素水平。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临床妊娠率为28.13%(9/32),B组为53.13%(17/32),C组为56.25%(18/32),D组为58.38%(19/32),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MQ气郁质评分和SAS评分结果:C组、D组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治疗后与A、B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总有效率为50.00%(16/32),B组为90.63%(29/32),C组为90.63%(29/32),D组为93.75%(30/32),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D组的LH和PRL水平较A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固肾育胎生态疗法精神疗法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气郁质PCOS不孕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体质,调节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
彭少芳单海萍林锋敏黄启祥吴佩莼蒋会芹卢沛金陈协欣马晓恩
关键词:精神疗法气郁质不孕
“组织性精神疗法”在自闭症儿童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针对我国目前自闭症患儿及其家庭因各种原因在社区往往处于孤立封闭状态的现状,我们参考“组织性精神疗法”在法国儿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应用,先后在广州市两个不同社区组建了“亲子空间”,融合接待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本文从“亲子空间”近一年的实践经历出发,探讨“组织性精神疗法”的工作设置及原理,并考察该疗法在我国自闭症儿童社区康复工作中的可行性,进行实践研究。
徐慧朱健刚王海燕
关键词:儿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
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调整和精神疗法探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肠道微生态调整和精神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三联活菌联合多塞平治疗8周,观察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前后精神卫生(MH)、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能力(SF)及躯体疼痛(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的MH,GH及VT维度分数改善,SF和BP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结论三联活菌联合多塞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改善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霞王学红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益生菌治疗
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运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月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82例,按照入院ID号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比较患者康复训练后步行功能、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估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下肢运动功能较级生活质量评估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运用精神疗法联合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可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杨新利栾春红黄浩钊汪永华
关键词:精神疗法运动疗法脑卒中偏瘫
精神疗法 梅斯梅尔 玛丽 贝克 艾迪 弗洛伊德
本书系我社“茨威格经典传纪丛书”之一种,全书以优美的笔触、深刻独到的分析,论述发明催眠术的奥地利医生梅斯梅尔、基督教科学创始人玛丽·贝克尔·艾迪和精神病学者弗洛伊德的生涯,熔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是关心精神与身体健康的现...
(奥)茨威格著
关键词:传记
诗歌心理精神疗法的实践与理论
学应该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理论服务于社会.&quot;诗歌心理精神疗法&quot;采用&quot;跨学科研究&quot;的方式,将现代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与文艺理论研究,特别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结合,&quot;介入&qu...
王珂
关键词:诗歌创作心理干预
神秘文化与精神疗法:评徐小斌小说的救赎意识
2011年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唐春兰
关键词:神秘文化精神疗法徐小斌小说救赎意识
精神疗法为何能治病
2010年
身心医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状态与肉体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学。请看下面几种治疗方法是怎样起到治病作用的。
彭玉萍
关键词:治病作用精神疗法相互作用心理状态身心医学

相关作者

李鸣
作品数:89被引量:1,038H指数:17
供职机构:苏州市广济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利培酮 心理治疗 精神病
季建林
作品数:329被引量:3,504H指数:3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抑郁症 心理治疗 抑郁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徐俊冕
作品数:36被引量:47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抑郁症 焦虑 精神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功能失调性
陈景清
作品数:86被引量:415H指数:11
供职机构: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双相障碍 自知力
吴桂英
作品数:14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回龙观医院
研究主题:森田疗法 神经症 森田疗法治疗 强迫症 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