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篇“ 精神指向“的相关文章
古琴髹饰及其内在文化精神指向的时代变迁
2024年
我国是一个创造漆艺文化的国度。历经八千多年的时空交互,不同时代的文化碰撞和审美取向的叠加,赋予了漆艺特有的东方文化质态,并始终以它标志性的文化特征润泽人类文明。剔犀,是传统漆工艺中的一品,因它以生动、流转和富有动感的吉祥云纹为题材,以粗细、深浅一致的线性雕刻为表现手段,故又称为“云雕”。
张国凯
关键词:文化碰撞精神指向东方文化
国家认同:中国台湾地区近现代文学中民族叙事的精神指向
2024年
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殷殷期盼;强化国家认同,是两岸同胞念兹在兹的精神指向。一脉相传的中华文化,流淌在两岸同胞的基因血脉中,镌刻在中国台湾地区文学的历史画卷里。自乙未割台至台湾地区光复,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奴役和压迫下,强烈的民族意识,使中国台湾地区作家以笔为剑、以墨为锋,开辟出一条文学抗日与文学启蒙之路,展开了以反侵略和救亡图存为主流,以国民性塑造与批判为中心的民族叙事,逐渐形成了以近代文学、新文学、抗战文学为经,以抗争书写和身份认同、启蒙书写和文化认同、家国书写与民族认同为纬的精神图谱,绘就了中国台湾地区同胞对祖国母体认同与思归的“同心圆”,国家认同成为其永恒的“圆心”。论文以中国台湾地区近现代文学民族叙事和国家认同的关联研究,为廓清中国台湾地区文学和中国文学同根同源的历史逻辑、思想源流与文化脉络做出有益尝试;同时,为清理殖民后遗症和消除“文化台独”,并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供新的认知可能性。
党利奎刘仁丽
关键词:国家认同
植根于民族文化的生命思考——论《有生》的生命观及其精神指向
2024年
对生命独特而深入的思考是《有生》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作品通过主人公乔大梅的人生故事,赞颂了坚韧的生命力,并展现了多个人物的“欲望”人生,在与乔大梅所构成的鲜明对比中,传达出顺应自然的生命观。《有生》的生命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传统文化,也融汇着现代思想意识和现代艺术方法。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思想极富创造性,呈现出真正的中国文化个性特色。
贺仲明
关键词:生命观
生命还乡与大地悲歌——论陈应松小说的精神指向
2024年
从“船工小说”到神农架、荆州系列,陈应松在经历了怀忆思愁的感伤彷徨后,将乡愁与大地、个人与命运、生命与死亡、底层与苦难、时代与民族等联系起来,书写乡村疼痛,抚摸底层生灵,言说人类生存命运,找到了一条文学还乡、精神还乡之路。由此,其作品既具有原乡书写的意味,又应和民族、时代、大地脉动,成为现代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表达。
梁桂莲
关键词:原乡书写乡愁
高校劳动教育的精神指向及涵育路径被引量:1
2023年
劳动的实践特性和高校的学段特点决定了高校劳动教育有着更为鲜明的精神指向要求,即面对劳动成果的勤俭意识、面对劳动困难的奋斗意志、面对劳动矛盾的创新意向、面对劳动群众的奉献精神。这些劳动精神可以通过高校劳动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劳动实践教育制度的完善、校园劳动文化活动的开展等路径涵育,以夯实劳动精神之基、体悟劳动精神之源、铸牢劳动精神之魂。
王艳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精神指向
浓烈色彩下的思想喷发——约翰·洛根《红色》的精神指向
2023年
本文从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两个方面,对《红色》中的思想内涵进行解析;并从生命张力的维度出发,探讨这部作品主题的精神指向
樊红红
关键词:精神指向生命意志
工匠精神指向下医护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
2023年
为助力“技能甘肃”建设,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向区域经济社会持续输送高质量医护类专业人才,文章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现阶段高职医护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并提出教师可以从改革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课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院校合作、构建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张莉
关键词:职业教育医护学生
宋代丝绸之路行旅诗精神指向与时代风貌
2022年
宋代古丝绸之路走向低谷期。随着丝路的衰落,人们对丝路的热情减弱,丝绸之路行旅诗创作较之于唐代及元、明、清三代岑寂。尽管丝路行旅诗数量有限,但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仍得以延续,于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方面亦有积极意义。同时,丝路亲历者的思考和遥想者的情怀是宋代丝绸之路行旅诗的精神指向与时代风貌。
纳秀艳厉子涵
关键词:宋代丝绸之路行旅诗精神指向
“五四”新文化方向与鲁迅思想的精神指向被引量:5
2022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转折点,不仅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起点,更是思想文化史中一个始终被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鲁迅,其思想的精神指向与百年新文学传统的文化属性问题,是研究中国百年文学的新生动力。鲁迅思想的超前和深刻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精神资源,应该值得我们百倍的珍惜,让鲁迅活在当下,以衍生未来发展路向的构想。
张福贵
关键词:鲁迅思想精神资源
当代中国乡土书写的别一世界——刘醒龙《凤凰琴》的“人民性”精神指向
2022年
一、乡土的“当下”:民间英雄和平民史诗百年中国乡土文学对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映,是其醒目的优秀传统,故其所彰显的现实主义精神构成了极为重要的文学经验。刘醒龙的乡土小说即是其中之一,从中篇小说《村支书》到《挑担茶叶上北京》,从长篇小说《威风凛凛》到《圣天门口》,无不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现实,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问题有着深刻的探讨和客观的呈现,且多聚焦苦难的社会底层生活,塑造着一个个民间英雄,描绘着一部部平民史诗。
赵学勇郭大章
关键词:现实主义精神乡土小说《圣天门口》乡土书写

相关作者

赵学勇
作品数:150被引量:557H指数:10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延安文艺 20世纪中国文学 西部小说 精神指向 小说
王昌忠
作品数:77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写作 诗学立场 诗歌 学理反思 祛魅
景莹
作品数:23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铁凝小说 现代文学 重写 精神指向 写作视角
张和平
作品数:23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庄子 文化 庄子哲学 晚明 新释
耿传明
作品数:92被引量:22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清末民初 小说 文学转型 文学政治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