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篇“ 粪大肠杆菌“的相关文章
- 酸碱度对沼液土壤理化性质及粪大肠杆菌消长的影响
- 2023年
- 以猪粪沼液和棕壤为试材,采用土柱培养法,共设土壤pH分别为5、7、9的3个处理,探究土壤酸碱度对粪大肠杆菌随沼液施入土壤后消长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粪大肠杆菌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培养后的第8 d达到峰值并在培养第60 d数量降至105数量级。pH为7(中性土壤)最有利于粪大肠杆菌生存,pH为9(碱性土壤)抑制作用最强,在培养后的第60 d,pH为7处理的粪大肠杆菌数量分别比pH为5和9处理升高了10.06%和48.85%。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pH为5、7、9处理的粪大肠杆菌分别呈现先增后减、先减后增、先减后增的趋势,均在15 cm处出现拐点。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中粪大肠杆菌生存的关键因素是土壤硝态氮,其次为土壤有机质,土壤铵态氮的重要性最低,而土壤酸碱度对粪大肠杆菌生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酸碱度的直接作用上,还通过酸碱度的变化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改变所产生的间接作用。综合分析,pH为7(中性土壤)最有利于粪大肠杆菌生存,pH为9(碱性土壤)对粪大肠杆菌灭活效果最好。
- 乔成桓杨宇航王冬奇杨守军
- 关键词:土壤酸碱度粪大肠杆菌氮素转化
- 一种粪大肠杆菌群电热恒温培养箱
-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粪大肠杆菌群电热恒温培养箱,解决了对培养皿放置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取出载物板,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到载物板上,然后再将载物板放入培养箱内,载物板移动放置过程中很难保持水平状态,因此,...
- 王优燕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粪大肠杆菌群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粪大肠杆菌群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S1、获取污水中相关数据,对所述相关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样本的数据集;S2、构建GRU模型,将所述样本的数据集导入所述GRU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数据特征;S...
- 何典刘睿海李小龙李闯周琰
-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粪大肠杆菌群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粪大肠杆菌群数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包括:S1、获取污水中相关数据,对所述相关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样本的数据集;S2、构建GRU模型,将所述样本的数据集导入所述GRU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数据特征;S...
- 何典刘睿海李小龙李闯周琰
- 一种新型自动化除粪大肠杆菌装置
- 一种新型自动化除粪大肠杆菌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装置增加了光照强度测试系统、流量计、石英管磨损度检测系统、次氯酸钠投加装置等,流量计测定流入紫外线装置水量大小,PLC控制柜根据水量大小控制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PL...
- 于敬海
- 某市医院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医院污水是指医疗机构、病房、手术室、检验科、洗衣房等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含有各种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及放射性物质等。医院污水直接排放到下水道或地表,将对人群健康和环境构成危害。
- 何士方李月欢方昌勇张莉萍
-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医院污水合格率
- 生物固体自热好氧消化中粪大肠杆菌数量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热好氧消化可杀灭生物固体中的粪大肠杆菌,使生物固体达到无害化和可资源化利用标准。文章研究了特定工艺条件下,粪犬肠杆菌数量在生物固体自热好氧消化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热好氧消化过程中,当消化时间为26-50h时(平均温度为47℃),粪大肠杆菌数量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仅仅24h,粪大肠杆菌数量减少了95.83%;消化进行到第68h时(温度为55℃),粪大肠杆菌的数量已达到“未检出”的水平,为生物圆体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试验参考。
- 沈越张健
- 关键词:生物固体粪大肠杆菌温度
- 复活光照强度对再生水紫外线消毒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光复活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研究了复活光照强度对污水三级处理出水紫外线消毒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光复活的影响。复活光强对复活的影响依消毒时紫外线剂量及菌种的不同而不同.不同复活光强(0~43μW/cm^2)下,大肠杆菌在5 mJ/cm^2的紫外线剂量消毒后,复活情况基本不受复活光强影响.紫外线剂量增高至20 mJ/cm^2后复活光强存在阈值,在43μW/cm^2复活光条件下检测到明显的光复活,低于此光强没有检测到明显的光复活,粪大肠杆菌的光复活基本不受复活光照强度的影响.复活光强对细菌光复活的不同影响在光复活控制措施提出过程中需要考虑。
- 郭美婷胡洪营刘文君
- 关键词:污水再生利用紫外线消毒大肠杆菌粪大肠杆菌
- 河北省沿海异养菌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分布数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海洋中的异养菌在海洋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某些种群对环境、生物质量、水产品的食用安全也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对河北省沿海及河口的海水和沉积物中的异养菌群、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进行了初步调查,对微生物群影响环境质量的程度作出初步评价。为沿海水产养殖和水产品食用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 吴新民
- 乳酸菌素对仔猪生产性能、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6年
- 试验选用7~10日龄平均体重3.0~4.0kg的健康杜洛克哺乳仔猪20窝,每窝8头,母猪胎次为3~5胎。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单位组的试验设计,即将每批7~10日龄体重相近的4窝仔猪分别放在4个处理内,形成一个单位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分批进入预试,至14日龄正式进入试验。哺乳阶段(14~35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乳酸菌素,断奶阶段(35~70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相应添加0%、0.2%、0.4%、0.6%的乳酸菌素。试验结果,(1)在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腹泻、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5.9%(P>0.05);显著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其它各种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着乳酸菌素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粪pH比对照组下降0.2;抑制了仔猪的腹泻。(3)从整个仔猪阶段(14~70日龄)综合各方面的效果来看,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10%、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 陈红梅赵恒寿韩彦珍王瑞吉
- 关键词:乳酸菌素养分表观消化率腹泻
相关作者
- 沈和定

- 作品数:207被引量:76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石磺 瘤背石磺 缢蛏 厚壳贻贝 稚贝
- 徐文达

- 作品数:34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气调包装 食品 气调保鲜 气调保鲜包装 食品包装
- 王艳

- 作品数:19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壳聚糖酶 臭氧 紫外线 粪大肠杆菌 假单胞菌
- 吴建中

- 作品数:10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净化技术 臭氧 紫外线 粪大肠杆菌 贝类
- 周培根

- 作品数:188被引量:1,250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 研究主题:复方氨基酸 大剂量 凝血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