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65篇“ 粒度分布特征“的相关文章
块状岩石矿物空间关系感知粒度分布特征测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岩石矿物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块状岩石矿物空间关系感知粒度分布特征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开采设备的工作过程进行识别,得到设备运行数据、开采面数据和岩石样本数据;构建开采面识别模型对开采面数据进行识别,得到开采面...
赵雪茹安志山贾晓鹏李中平
渤海湾曹妃甸海域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运移趋势分析
2024年
对渤海湾曹妃甸海域1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组分和参数分析,利用Pejrup三角投图进行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并运用GAO-COLLINS模型模拟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砂、粉砂质砂、泥质砂、砂质粉砂、粉砂和黏土。粉砂分布范围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粒度从东北向西南由粗变细,分选性逐渐变好。研究区东、西方向各有一个沉积中心,且二者沉积物输运趋势差异明显。东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北侧离岸输运,南侧向近岸输运,西侧向东输运;西部海域沉积中心表现为向西南、向西和向北输运。物源、地形地貌和水动力条件是物质输运的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周边工程环境因素、海底地形地貌、海流和地质背景等信息,在Pejrup三角图上,研究区沉积动力环境可划分成3个区,各区沉积动力强度与沉积物类型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物质运输主要受潮流、波浪和渤海湾环流控制。本研究揭示了曹妃甸南部海域现代沉积特征和水动力特征,可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后海域沉积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冯永财郝连成胡延斌褚宏宪李佳林远继东黄杏陈晓日王超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沉积动力环境
肥料减施对小麦产量与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明确肥料减施对小麦产量与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以小麦品种龙科1109、扬麦25为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氮量(三元复合肥750 kg/hm^(2)+追施150 kg/hm^(2)尿素,CF)、缓释肥900 kg/hm^(2)一次性基施(SF900)、缓释肥750 kg/hm^(2)一次性基施(SF750)、缓释肥600 kg/hm^(2)一次性基施(SF600)、缓释肥750 kg/hm^(2)基施+追施150 kg/hm^(2)尿素(S750T)、缓释肥600 kg/hm^(2)基施+追施150 kg/hm^(2)尿素(S600T)。分析不同处理间缓释肥对小麦产量与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减施条件下,2个茬口小麦穗数先增加后降低、穗粒数降低,千粒质量增加,且均以SF750处理下产量最高;2个茬口小麦湿面筋、蛋白质含量下降,淀粉含量增加;旱茬强、弱势籽粒B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占比先增后降,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占比先降后增;稻茬B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占比增加,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占比下降;而对数目百分比无显著影响;2个茬口糊化参数等指标均下降。由此可见,肥料减施主要通过影响胚乳淀粉粒度分布,降低糊化参数等指标,增加籽粒产量及淀粉含量,进而降低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肥料减施较农户习惯施氮量小麦籽粒产量增加,湿面筋与蛋白质含量增加,淀粉含量下降。
李浩杰李文阳雍玉东张士雅周文银闫素辉
关键词:小麦缓释肥淀粉粒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纵向沙垄粒度分布特征
2023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纵向沙垄广泛发育,但沉积物粒度特征鲜有报道。基于筛析法测定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部一条上覆次级沙丘的纵向沙垄断面沉积物粒度特征。结果显示:(1)沙垄沉积物颗粒自垄顶向两侧坡底逐渐变细,分选变差;沙垄上覆次级沙丘亦同。(2)沙垄沙的频率分布曲线以双峰为主。(3)沙垄迎风坡中部沉积物平均粒径细于中下部;上覆次级沙丘迎风坡底部沉积物颗粒粗于迎风坡中部。该区域纵向沙垄粒度分布特征与前人提出的“脊部较粗型”一致。沉积物样品所表现的双峰分布特征受物源、风选影响显著。上覆沙丘断面上迎风坡底部粗化,可能是粗颗粒无法被带走而发生富集的缘故。沙垄上覆次级沙丘局部形态的变化影响了风沙流,从而导致了平均粒径和分选系数局部上的变化。在沙垄迎风坡一侧存在风沙流的二次输移过程。
刘建宗张峰卞红炜李璇苏谌杰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粒度分析
一种利用粒度分布特征值判断稻米新陈度的方法
一种利用粒度分布特征值判断稻米新陈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粒度分布曲线的测定;(2)粒度分布曲线的粒度分布特征值与稻米新陈度之间标准曲线的建立;(3)方法可靠性验证;(4)测得未知新陈度稻米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的粒度...
郭玉宝田文楠宁俊帆董鹏胡赛峰
文献传递
基于粒度分布特征的气流床气化细渣结构解析及反应性研究
气化过程中,不同粒度煤颗粒的破裂方式、挥发分脱除行为、焦-熔渣相互作用机制等具有显著差异,导致不同尺寸煤气化细渣的结构特征和反应特性不同。通过研究气流床气化入炉煤粉和煤气化细渣的结构、性质与其粒度分布的关系可为溯源气化炉...
吴昊东
关键词:煤炭气流床气化反应性粒度分布特征
不同季节宿舍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状况及粒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对不同季节宿舍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状况、粒度分布进行了实测研究,旨在掌握特定时期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特点及关联性特征。通过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室内外采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过渡季和春节前供暖季的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2.5~5.0μm之间,春节后供暖季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0.5~1.0μm之间;打扫卫生等人员活动对室内大粒径颗粒物质量浓度影响较为显著。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供暖季节室内外颗粒物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过渡季节,该季节室外小粒径颗粒物含量更高。
范东叶吴伟伟柴婷王博雅仇丽娉范红亚
关键词:颗粒物I/O分形维数
一种块状岩石样品不同矿物粒度分布特征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状岩石样品不同矿物粒度分布特征的测量方法,其步骤为: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扫描后可以得到背散射图像,根据样品背散射图像的灰度值对块状岩石样品表面的矿物颗粒分矿物A和矿物B两部分分别进行测量。在分别测量结束...
张彩霞张耀南王肖波
文献传递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被引量:4
2021年
沉积物粒度特征不仅能指示沉积物的来源和迁移方式,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暖湿变化。为研究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以滇池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粒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ahu判别式对沉积物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并用粒径—标准偏差法分析沉积物中的环境敏感组分。研究结果表明:(1)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中粗粉砂质(16~64μm)含量最高,为39.6%;黏土质(<4μm)和细粉砂质(4~16μm)含量相当,合计50.3%;砂质(>64μm)含量最低(10.1%)。不同粒级组分随着深度变化而变化,黏土质和细粉砂质含量随埋藏深度而增加,粒径在16μm以上的粗颗粒随埋藏深度而减小。(2)沉积物粒度基本参数特征表明沉积物分选性差,偏度属于极负偏或负偏,峰态为中等峰态或峰态宽平,平均粒径介于5.56~6.94μm。(3) Sahu判别式判别沉积环境推断入库河流不连续。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宝象河水库沉积物中的敏感组分结果揭示研究区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有变高的趋势。B组分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并且降水量对研究区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显著。
陈艳王延华叶斌孙恬张茂恒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
粒度分布特征及不同捕收剂对乌海肥煤与邢台焦煤浮选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乌海肥煤和邢台1/3焦煤2种煤样,采用煤油、乳化煤油、柴油以及乳化柴油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根据捕收剂用量变化、起泡剂用量变化以及矿浆浓度变化试验得出的各个捕收剂的最佳试验参数,对2种煤样进行各个粒级的浮选试验,考察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分级浮选试验表明,0.5~0.25 mm粗粒级选择性较好,但捕收性能不高;小于0.074 mm细粒级具有最差的捕收性和选择性,0.25~0.074 mm这部分煤的浮选效果最好。
艾熙昭阮金生
关键词:浮选捕收剂起泡剂

相关作者

冯志刚
作品数:121被引量:542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碳酸盐岩 铀 岩溶区 风化壳 红色风化壳
王世杰
作品数:630被引量:6,746H指数:4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石漠化 喀斯特石漠化 碳酸盐岩 土壤 月球
吴彩斌
作品数:184被引量:633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磨矿 磨矿介质 浮选 瓷球 钢球
冯秀丽
作品数:132被引量:80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表层沉积物 沉积物 黄河三角洲 粒度 现代黄河三角洲
闫素辉
作品数:68被引量:449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徽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小麦 淀粉粒 小麦籽粒 粒度分布 相关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