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5篇“ 管网末梢水“的相关文章
- 基于余氯的管网末梢水水质保障的研究
- 2023年
-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水质的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管网中,末梢水的水质保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因为末梢水是最后一道防线,与人们的口腔、消化系统直接接触,如水质出现问题,就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保障末梢水的水质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对于管网末梢水水质保障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尚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方法来保障末梢水的水质安全。而本文就是以余氯为指标,探讨其在管网末梢水中的应用,研究其在管网末梢水水质保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余氯在管网末梢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保障末梢水水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 武艺
- 关键词:余氯管网末梢水水质
- 2017—2020年齐齐哈尔市管网末梢水监测结果分析
- 2022年
-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水质监督管理及改善居民饮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根据各区人口数量设置监测点,按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样品进行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检测结果按照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20年共监测末梢水样2058件,合格1706件,总体合格率82.90%,其中2017年合格率为78.12%,2018年为78.65%,2019年为85.42%,2020年为90.91%,各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9,P<0.01)。建华区总合格率最高,(96.19%),昂昂溪区总合格率最低(55.88%)。每件样品检测13项指标,共监测指标26754个,合格指标26363个,合格率98.54%,主要不合格指标为铁、锰、消毒剂、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丰水期检测水样796件,合格率86.56%,枯水期检测686件,合格率80.24%,枯水期总合格率高于丰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5)。结论齐齐哈尔市市政管网末梢水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部分地区、部分指标不合格现象,建议进一步加强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
- 张蕾杜华楠范雯谡王姣朱吉凯
- 关键词:水质监测
- 天津市中心城区集中供应管网末梢水的抗生素耐药基因污染特征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为了研究天津市中心城区集中供应管网末梢水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特征,采集了天津市中心城区6个采样点的管网末梢水样,分别采用微孔滤膜正压过滤法及核酸吸附-洗脱法富集水中细菌和胞外核酸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15种胞内ARGs和胞外ARG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待检的15种ARGs中,除了耐碳青霉烯类bla KPC未被发现外,其余ARGs(mcr-1、van A、bla NDM-1、aad A、bla TEM、sul1、tet M、tet A、dfr A1、rpo B1、cat A1、erm B、kat G和qnr A)均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所有管网末梢水样中检出,其中,mcr-1、van A、aad A、bla TEM、sul1、tet M、tet A和dfr A1等8种在细胞内外含量均较高,分别占待检的胞内ARGs和胞外ARGs总量的97.25%和99.18%,以aad A最高,其次为bla TEM和sul1;细胞内ARGs总绝对浓度高于细胞外(P<0.05),前者为后者的3.8倍。天津市中心城区集中供应管网末梢普遍存在胞内ARGs和胞外ARGs污染,且细胞内外超级耐药基因均有检出。
- 梁永兵李海北程春燕师丹阳陈郑珊杨栋孙栋良邵一帆李君文金敏
- 关键词:管网末梢水
- 2017年广州市市政管网末梢水卫生状况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政管网末梢水卫生现状,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全市12个区设立222个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1份水样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为生活饮用水常规项目34项。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中标准限值进行评价。结果 2017年广州市12个区管网末梢水共检测水样443份,合格406份,总体合格率为91.65%,各区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3,P<0.01);共检测项目14 975项,合格14 931项,合格率99.71%。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余氯、铁、铅、浑浊度、菌落总数、耗氧量、氨氮、镉、锰、二氧化氯及氯酸盐等;且进一步不合格项目之间比较,游离余氯不合格最多(F=111.46,P<0.01)。结论广州市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及细菌总数两个项目合格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生活饮用水氯化消毒,对管网的检修及管网末梢水的监测。
- 李琴王德东周金华黄仁德黎晓彤钟嶷
- 关键词:水质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
- 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消毒对管网末梢水色度指标影响的实践经验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为研究自来水厂出厂水不同消毒方式切换使用时,管网末梢水色度指标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分别从实验室小试和实际投加应用两方面入手,对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两种消毒药剂在自来水厂不间断供水过程中切换使用是否会引起管网末梢水水质发黄、色度指标超标问题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自来水厂在不间断供水过程中切换使用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两种消毒药剂消毒,不会引起管网末梢水水质发黄。该研究成果可为自来水厂多种消毒药剂联合投加使用提供参考。
- 柳元辉王春雷黄炳峰
- 关键词:二氧化氯次氯酸钠
- 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分析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情况。方法:在2019年1—12月,以东营市某地区的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为研究对象,参照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水样采集、储存、运送及水质卫生检测,根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水质合格状况,并分析15项常见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各采集12份样本,水源水水质卫生检测合格9份,合格率为75.0%;管网末梢水水质卫生检测合格10份,合格率为83.3%;总体合格率为79.2%。15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水源水、管网末梢水pH值、总硬度、硝酸盐、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锰、铁、铜、锌与砷的检测结果均合格,水源水中色度、浑浊度、耗氧量、硒与铅的合格率依次为91.7%、91.7%、83.3%、91.7%与83.3%,管网末梢水中色度、浑浊度的检测结果均合格,耗氧量、硒、铅依次为的合格率依次为91.7%、91.7%、83.3%。结论:本市某地区水源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卫生有待提升,水源水的水质卫生相对较差,应加强水质卫生管理,提高水质质量,以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 牛海玲
- 关键词:水源水管网末梢水水质检测
- 厦门市集美区2008—2015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监测结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厦门市集美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水质监督管理及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时期的监测方案要求,对集美区2008—2015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的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5年共采集管网末梢水621份、二次供水309份,合计930份。水质总合格率66.2%,合格率2008年最高(78.1%),2009年最低(55.0%);管网末梢水合格率(72.9%)较二次供水(52.8%)高,主要是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及消毒剂指标合格率高于二次供水。检测项目中游离余氯的合格率最低(76.1%),其次是浑浊度(90.4%)、铁(93.4%)、菌落总数(95.8%)和色度(98.8%)等项目。结论集美区生活饮用水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 方艺茹邱志敏许文灿鲁文清
-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饮水卫生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
- 2014—2016年广州市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对2014—2016年广州市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2016年广州市12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的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广州市12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检测571份水样,其中管网末梢水319份、二次供水252份,检出合格水样490份,水质合格率为85.8%。2014—2016年的水质合格率依次为78.6%(121/154)、86.4%(172/199)和90.4%(197/218),各年度合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P<0.01)。管网末梢水合格率(89.7%,286/319)高于二次供水的合格率(81.0%,204/252),丰水期水质合格率(82.1%,238/290)低于枯水期(89.7%,252/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水质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游离余氯和一氯胺,不合格率分别为4.72%(23/487)、50.0%(42/84)。结论 2014—2016年广州市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较高,且高于二次供水,不合格项目主要以一氯胺为主,应重点加强对二次供水的管理。
- 陈楚天钟嶷王德东孙丽丽李琴
- 关键词:给水饮用水环境卫生
- 2015—2016年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卫生现状,为改善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6年全市6个中心城区设立40个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在每个季度各采集1份水样进行监测,监测末梢水中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毒理学指标(砷、镉、铬、铅、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铝、铁、锰、铜、锌、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氨氮)以及饮用水消毒剂常规指标(游离氯)。监测结果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中标准限值进行评价。结果分析研究的市政管网末梢水水样共320份,所检项目结果全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合格率为100.00%。结论武汉市市政管网末梢水水质状况较好,但相关监管部门不能掉以轻心,仍需加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
- 孙言凤汪耀潘锋石斌刘俊玲何振宇
- 关键词:水质监测
- 某县供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用水安全。方法选取2013-2014年某县的9个街道,作为末梢水监测点,每月取样2次;选择10个居民区二次供水水箱,每月取样2次。选取感官性状、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消毒剂指标进行检测,全部合格可判定为合格,如有1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结果管网末梢共检测水样216个,合格率为93.06%;二次供水共检测水样240个,合格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7,P<0.05)。化学指标的相关检测项目,管网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00%。管网末梢共检测合格率中浑浊度、肉眼可见物、锰、细菌总数分别为99.07%、98.15%、97.69%、99.07%。二次供水共检测合格率相关项目分别为96.25%、95.83%、96.67%、94.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供水水质比管网末梢差,可能是管理不够、设备管线老化等原因所致,需要多机构协力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 杨艳艳
- 关键词:二次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
相关作者
- 王士然

- 作品数:28被引量:70H指数:7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有机提取物 管网末梢水 雄性大鼠 氯化消毒 饮用水
- 杨光红

- 作品数:85被引量:2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有机提取物 砷中毒 砷中毒患者 燃煤型 管网末梢水
- 张爱华

- 作品数:490被引量:1,193H指数:17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砷中毒 燃煤型砷中毒 砷中毒患者 砷 亚砷酸钠
- 张建江

- 作品数:102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饮用水 军人 饮用水中 重金属 饮水
- 徐玉艳

- 作品数:38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砷中毒 高砷煤 大鼠肝脏 干预作用 银杏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