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4篇“ 第一跖背动脉“的相关文章
第一动脉Gilbert分型的再理解
第一皮瓣、跗甲瓣、趾腓侧皮瓣、第二足趾移植等手术都多以第一动脉(first dorsal metatarsalartery,FDMA)为主要供血动脉。然而,FDMA解剖变异较大,走行及口径不恒定。熟悉FDMA的走...
王增涛侯致典
关键词:第一跖背动脉
第一动脉Gilbert分型的再理解
2021年
第一皮瓣、跗甲瓣、趾腓侧皮瓣、第二足趾移植等手术都多以第一动脉(first dorsal metatarsal artery,FDMA)为主要供血动脉。然而,FDMA解剖变异较大,走行及口径不恒定。熟悉FDMA的走行及分布,对手术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国内、外不少学者对FDMA进行了解剖学研究,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分型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Gillbert分型。我们查阅Gilbert原文,发现国内绝大多数文献对Gilbert分型的描述存在错误。
王增涛侯致典
关键词:FDMA分型方法供血动脉
第一动脉为蒂的[母]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以第一动脉为蒂的[母]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采用以第一动脉为蒂的[母]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缺损6例,其中拇指掌骨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掌指关节缺损1例,拇指近节基底缺损1例,示指近节基底水平缺损1例,拇指皮肤缺损伴虎口小部分皮肤缺损2例。移植组织动脉与桡动脉深支通过直接吻合或血管桥接建立血供,大隐静脉与头静脉直接吻合建立回流。结果术后6例再造指全部存活,未发生动脉危象及静脉危象。随访5~20个月,再造手指外形及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2例。供区恢复良好,功能无明显障碍。结论以第一动脉为蒂的[母]趾皮瓣与第二足趾组合移植再造手指具有外形好、功能满意、供区损失小特点,是修复手指缺损的良好方法。
张波宫可同尹路徐建华
关键词:外科皮瓣第二足趾移植
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回顾近10年外伤致趾末节缺损及趾离断再植术后坏死,急诊或二期行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趾端缺损,趾腹软组织缺损,甲床缺损,侧方软组织缺损最大限度的保留趾长度,增加行走的稳定性,在临床中应用广泛。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例,男性9例,女性1例;年龄20~40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例,重物砸伤9例。
王建中陆向阳赵立宗苏博义
关键词:第一跖背动脉离断再植术甲床缺损致伤原因皮肤缺损车祸伤
带腓深神经终末支的第一动脉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带腓深神经终末支的第一动脉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采用带腓深神经终末支的第一动脉皮瓣游离或带蒂修复19例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随访3~1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个月。随访期间皮瓣外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腓深神经终末支的第一动脉皮瓣进行游离或带蒂修复手术,操作简单,短期效果满意,是修复手足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选择。
杨鹏修丽军董英伟鲁尧王士源邵铂添袁光海肖静
关键词:手损伤足损伤腓神经第一跖背动脉修复外科手术
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拇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拇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 法:回顾分析我院自 2014 年 01 月-2016 年 06 月,设计应用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
吴海林
关键词:组织缺损外科皮瓣第一跖背动脉
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复合组织缺损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桥接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设计应用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掌侧固有动脉及神经缺损7例7指,男4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5岁。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血管类型为GilbertⅠ型,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2.5 cm^3.5 cm×5.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1、3、6、12、24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本组7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皮瓣外形恢复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远、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均接近正常,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6~12 mm,平均7 mm。伤指血运良好,感觉恢复良好,修复侧两点辨别觉6~15 mm,平均8 mm。足部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远期随访无明显瘢痕增生,足部功能未受影响。结论应用游离第一动脉Flow-through皮瓣可一期修复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指动脉、神经缺损,术后皮瓣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伤指功能恢复良好,感觉恢复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唐林峰巨积辉刘跃飞周荣杨开航郭全伟侯瑞兴
关键词:指缺损指掌侧固有动脉第一跖背动脉
游离带第一动脉皮支皮瓣和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并修复邻指创面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带第一动脉皮支皮瓣和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缺损,并利用第一动脉皮支皮瓣修复缺损手指邻近手部创面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对9例拇手指缺损伴邻近手指创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带第一动脉皮支皮瓣和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缺损,并利用第一动脉皮支皮瓣修复缺损手指邻近手部创面。切取所带的第一动脉皮支皮瓣面积为3.3cm×2.0cm~5.2cm×3.0cm。供区创面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泡,经拆线、换药后愈合。余再造手指、皮瓣及植皮均I期愈合。9例患者随访时间6~32个月,平均15个月。皮瓣外观、弹性好,质地柔软。再造指外形、功能可。患足负重行走无明显影响,供区植皮创面无溃疡。结论带第一动脉皮支皮瓣和第二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缺损,并利用第一动脉皮支皮瓣修复缺损手指邻近手部创面血供可靠,操作安全,符合修复原则,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方法。
黎斌黄小华吴守成肖利兵孙伟
关键词:组织缺损
应用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趾缺损4例,趾端缺损6例,趾腹缺损5例。切取面积2 cm×3 cm^4 cm×5 cm。供区行游离植皮。术后予抬高患肢、保暖、抗感染、抗痉挛、抗凝、镇痛等治疗,随访2~12个月。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无明显臃肿,无色素沉着,弹性好,患肢无跛行,穿鞋或行走均不受限制,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分值在80分以上。结论:第一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血管解剖比较恒定,有良好的血运,是一种修复第一足趾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花宇谢广中梅林军陈绵刘淦良王相伟
关键词:第一跖背动脉岛状皮瓣软组织缺损
吻合第一动脉伴行静脉的趾腓侧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被引量:8
2016年
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劳动器官,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常见,手指指腹在手指功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自2004年行游离蹿趾腓侧微型组织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但术后皮瓣蒂部臃肿,供区损伤大,供区植皮不成活影响行走功能。自2012年3月我院游离只携带深静脉的跨趾腓侧微型组织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黄雄杰刘昌雄刘鸣江谢松林黄新锋肖湘君
关键词:指腹皮肤缺损第一跖背动脉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指腹软组织缺损组织瓣修复

相关作者

钟世镇
作品数:1,188被引量:9,533H指数:45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解剖学 生物力学 应用解剖学 三维重建 临床解剖学
徐永清
作品数:1,854被引量:5,194H指数:30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穿支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
李主一
作品数:226被引量:668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研究主题:火器伤 骨延长 长骨液 骨延长区 救治
刘跃飞
作品数:287被引量:811H指数:1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显微外科技术
侯瑞兴
作品数:474被引量:1,479H指数:19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 皮瓣修复 第二趾 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