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6篇“ 端粒酶RNA组分“的相关文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类宫颈端粒酶RNA组分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人类宫颈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3例妇科疾病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以及20位健康体检妇女的正常宫颈脱落细胞,应用FISH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以及病变组织中的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单纯炎症病变、未明确诊断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鳞状细胞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0.00%、15.79%、81.82%、95.45%及100.00%;单纯炎症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浸润癌患者病变组织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3.45%、52.38%、71.43%及100.00%。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及病变组织hTERC基因的表达与CIN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C基因扩增可预测宫颈病变的发展趋势。
莫伟英黄莉莫耀禧何冰赵仁峰李雪吴月莲
关键词:原位杂交荧光端粒末端转移酶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端粒酶RNA组分与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
背景与目的:   宫颈癌作为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及生命具有严重威胁性。近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的一些因素也正在被人们所认识。Hausen等的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PV...
李慧丽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端粒酶RNA组分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端粒酶RNA组分扩增与宫颈病变进展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人孔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端粒酶RNA组分的扩增在宫颈病变进展中的表达情况,并由此推测出HPV感染、人类染色体端粒酶(TERC)扩增在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选定的78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其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分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其TERC表达情况,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检测其HPV感染情况,运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检验。结果随宫颈病变逐步进展,病变级别越高HPV感染阳性率越高,TERC扩增阳性率越高。结论HPV感染及TERC扩增与宫颈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慧丽李爱军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端粒酶RNA组分
人乳头瘤病毒生物状态和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扩增与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状态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别检测114例宫颈石蜡包埋组织HPV生物状态及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结果:在非CIN、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宫颈组织标本中hTER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2.78%、10.00%、50.00%、78.37%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6,P<0.001)。随着病变程度升高,HPV整合发生率逐渐升高(0.0%、10.00%、18.75%、72.97%、80.00%)。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HPV整合率有显著差异(χ2=52.49,P<0.001)。其中,非CIN组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Ⅰ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INⅡ与CINⅢ、宫颈癌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 DNA整合情况和hTERC基因扩增情况一致,用两种方法预测宫颈癌的效果一致。结论:HPV生物状态和TERC基因扩增与子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HPV感染与HPV整合、端粒酶激活有时序性差异,但HPV整合和hTERC基因扩增的时序性和关联性有待进一步探讨。
郭瑞霞林雁王新燕贠文晶张瑞芳史惠蓉乔玉环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荧光原位杂交端粒酶基因成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RNA组分基因在子宫颈和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端粒酶RNA组分(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周军马捷王建东
关键词:鳞状上皮子宫颈食管上皮内瘤变
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表达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上皮细胞癌(SCC)筛查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L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C-Ⅱ)检测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并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级盲法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人端粒酶RNA(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hTERC基因扩增在细胞病理学HSIL及以上病变组扩增率显著升高(P<0.05)。hTERC基因的扩增率与组织病理学级别、HC-Ⅱ阳性率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HC-Ⅱ阳性率与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级别均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在宫颈病变组织中可见hTERC基因的表达、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以及HPV病毒感染正相关,hTERC基因的扩增与否可能作为判断有无宫颈高度病变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李茜卞美璐陈庆云马莉刘军
关键词:HTERC基因宫颈病变端粒酶子宫颈癌
端粒酶RNA组分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宫颈癌筛查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均增加(P<0.01)。hTERC基因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Ⅱ/Ⅲ级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75%、85.42%、89.39%和66.13%。hTERC基因的表达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rs=0.794,P<0.05)。结论 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标志物。
魏力刘聃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
端粒酶RNA组分基因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上皮细胞癌(SC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2007年12月~2008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的138例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病理学确诊为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及子宫颈癌例数分别为20、28、31、34、25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的扩增在不同组织病理级别中存在差别:hTERC基因扩增随细胞学级别的升高而升高,随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增加而升高。结论:hTERC基因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级别密切相关,其扩增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可为判断是否发展为宫颈高度病变提供依据。
李茜卞美璐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和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HPV)载量和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的表达与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之间的关系。方法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子宫颈癌早诊早治中心诊断CINⅠ、CINⅡ/Ⅲ及浸润癌的患者分别为105例、59例、10例,并以51例非CIN(病理正常或炎症)者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取宫颈脱落细胞行HC-Ⅱ法高危型HPV(HR-HPV)和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hTERC基因检测。结果 (1)根据组织学结果分为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各组HPV的阳性率分别为58.82%、67.62%、98.31%和10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病毒载量均值分别为135.67、345.04、535.08和612.62,CINⅡ/Ⅲ和浸润癌组的HPV病毒载量均值高于非CIN组(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均增加。(2)非CIN、CINⅠ、CINⅡ/Ⅲ和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分别为3.92%、5.71%、57.63%和90.00%,各组间hTER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率显著增高,为非CIN和CINⅠ的10~15倍。各组hTERC扩增均数分别为6.50、9.00、17.81、36.50,扩增均数随病变加重明显升高,CINⅠ与非C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Ⅲ及浸润癌组hTERC扩增均数为非CIN和CINⅠ的2~4倍。(3)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28.99%与3.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CIN组51例中,不伴有HPV感染的21例无hTERC扩增;CINⅠ与CINⅡ/Ⅲ组不伴HPV感染者各仅有1例hTERC扩增。结论 HPV载量和hTERC扩增均与CIN病变程度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主要发生在HPV阳性病例,且与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更为密切,有望作为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生物学标记物。
李一冰李瑞珍周艳秋王国萍乌兰娜刘志红王纯翁雷明吴瑞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基因成分
人子宫颈组织中端粒酶端粒酶RNA组分基因表达和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mRNA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表达、分布及其与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hTERT)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对51例宫颈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hTR、hTERT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结果51例组织中28例hTR原位杂交阳性,32例hTERT阳性,表达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鳞状上皮癌(SCC)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炎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hTR和hTERT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组织中,检测hTR基因表达情况可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
宋建明周平吴俊辉昝沁许美权
关键词:人端粒酶RNA宫颈疾病

相关作者

张蕾
作品数:215被引量:636H指数:1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食管肿瘤 食管鳞癌 食管鳞癌组织 化疗 反义寡核苷酸
乔玉环
作品数:266被引量:985H指数:1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肿瘤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组织 卵巢癌
马晓梅
作品数:34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 肺癌组织 维吾尔族 预后 妇女宫颈癌
李晓荣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CIN TERC基因 宫颈上皮内瘤变 端粒酶RNA组分 人乳头瘤状病毒
马莉
作品数:36被引量:3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研究主题: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