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97篇“ 穴位埋线法“的相关文章
穴位埋线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选穴思路及实践
2025年
原发性痛经约占临床痛经的90%以上,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多见于年轻女性,西医多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但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居多。与西医疗相比,中医非药物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本团队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方,其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为妇科病的常见证型,穴位埋线为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方之一,并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病因、病机有自身的独特见地,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穴位埋线治疗处方。
何媛王昌辉李国峰姚明辛健鹏项鑫
关键词:痛经三阴交穴位埋线寒凝血瘀
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疗效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对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方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12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2组均治疗3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胰岛素抵抗(IR)、脂联素、瘦素。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均降低(P<0.05),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IR、瘦素水平均降低,脂联素升高(P<0.05),试验组IR、瘦素低于对照组,脂联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可改善中医证候,降低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肪细胞因子等有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李莹王辉于璇康莹月高展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雷火灸穴位埋线
中青年减重患者穴位埋线实施策略及疗效评价
2024年
在中青年肥胖者中实施穴位埋线联合饮食运动管理对减重的效果分析。方 择50例体重高于标准值中青年参与,研究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间。随机分为两个组别,一组为对照组,实施饮食干预和运动,一组为观察组,实施穴位埋线配合饮食干预和运动疗,每组均为25例,比较两组患者肥胖指标、生化指标及减重效果。结果 观察组整体减重效果较为明显,患者肥胖指征显著降低,血糖、血脂指标控制较佳。结论 以穴位埋线联合饮食干预和运动疗对中青年减重较单纯饮食干预和运动效果明显,反弹率低,并可调整患者整体健康状态。
林怀香陈克俭李春亚
关键词:减重穴位埋线饮食管理肥胖指数
穴位埋线与丙戊酸钠联用预防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与丙戊酸钠联用对于预防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并比较联用组与两者单用疗的疗效方:将96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A组(穴位埋线组)、B组(丙戊酸钠组)、C组(穴位埋线+丙戊酸钠组),每组32人...
徐孜鹦
关键词:无先兆偏头痛穴位埋线丙戊酸钠疗效观察
基于圆运动理论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型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圆运动理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效果。方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穴位埋线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结论基于圆运动理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气滞型FD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肝郁气滞型FD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林秋意梁基源张为
关键词: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穴位埋线
基于圆运动理论的穴位埋线应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基于圆运动理论的穴位埋线应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6月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60例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观察组运用基于圆运动理论的穴位埋线进行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与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总评分以及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质量评分、总评分以及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后,观察组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圆运动理论的穴位埋线应用于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与单纯使用西药相比,穴位埋线在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等方面效果更佳。
陈向穗杨文秀符芳姿
关键词:穴位埋线法痰热内扰失眠
安肠消溃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肾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安肠消溃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肾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9月期间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门诊收治的UC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安肠消溃穴位埋线。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内镜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水平。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与次症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主症与次症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镜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内镜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内镜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效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因子: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血清TNF-α、IL-6、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且治疗后血脂、肝功能、血常规等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安肠消溃穴位埋线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肾脾阳虚型UC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下调炎症因�
程怡佳黄玲
关键词:美沙拉嗪炎症因子
穴位埋线发展概述被引量:5
2023年
针刺留针的时间长短对疾病的疗效有着直接的关系,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意识到,留针时间的长短是疗效保证不可忽略的环节。穴位埋线是在传统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疗,对痛症、肥胖症、胃肠疾病、妇科疾病、肺系疾病、失眠等病证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的埋线操作为简易埋线,即注射针头埋线,这种“推针芯,退针管”的操作方式降低了埋线的成功率,增加了耗时和耗材,同时也增加了不必要的针刺次数,无形中给患者和医者造成了心理负担。线体对折埋线充分发挥了新型埋线材料的优势,巧妙跳过了“推针芯,退针管”的操作过程,节约埋线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人力资本的消耗,提高了埋入线体的成功率,缓解了患者因卡线而不得不再次针刺的压力,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线体对折埋线是针刺技术的创新延伸,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经络腧穴学“道”的基础上,“术”层面上的不断进化和精确的飞跃。中医的“术”的层面涉及舌诊、脉诊、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中药饮片的古炮制、膏方的制作、中成药各种剂型的制作等,以及传统中医各种疗如针刺、艾灸、火针、埋线的操作,“术”的传承和教授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面对面、手把手、身临其境、全方位感知和学习。所以“术”的学习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需要参与其中,反复实践。中医界是否可以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利用AR、VR技术,将学者置身于“实在”的场景中,调动五官五感,全方位学习中医的“术”,也使得“术”的保存和传播摒弃扁平化、平面化的缺点,最终建立中医“术”的权威数据平台。
李敏张新普陈浩雄朱根福
关键词:穴位埋线疗法
中医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中风后遗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恢复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需采取有效治疗方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近年来,多数研究报道中医穴位埋线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检索有关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文献,阐述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总结穴位埋线治疗方和作用机制。
任花
关键词:中风后偏瘫中风后便秘
“健脾培元”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肥胖: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观察“健脾培元”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肥胖(PMO)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将96例PM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以上脘、中脘、下脘、阴陵泉、丰隆等为主穴,并根据辨证配穴,每2周埋线1次,治疗8周(共4次)。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肥胖程度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体质量]及改良Kupperman评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MI、腰围、臀围、体质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upperman、ISI、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I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Kupperman、ISI、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DS评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健脾培元”穴位埋线治疗可以减轻PMO患者肥胖程度,且能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及失眠、焦虑情况,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王颖岳虹妤陈颖棋殷萱徐世芬宓轶群李珊珊
关键词:穴位埋线随机对照试验

相关作者

徐福
作品数:98被引量:595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针刺疗法 针刺 针灸疗法 针灸 疗效观察
宣丽华
作品数:235被引量:1,337H指数:18
供职机构:浙江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粗针 穴位贴敷 针刺疗法 针灸疗法 腹针
孙静
作品数:147被引量:824H指数:1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养心汤 养心颗粒 不稳定型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 心绞痛
杨才德
作品数:380被引量:498H指数:1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埋线 针刀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 A+ 疗法
刘宝林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
研究主题:穴位埋线法 原发性高血压 模型大鼠 针灸推拿 一氧化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