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篇“ 稻鸭共栖“的相关文章
共栖生态种养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019年
共栖生态种养能实现共促双盈,田中的虫、草等有害生物可为的生长发育提供一部分优质饲粮;粪是水的上好有机肥,田中运动与觅食有除草、除虫和中耕等作用,田可不用化学或人工除草,病虫害防控的压力也大大减轻,降本增效明显。
敖礼林陈兆虎(文/图)饶卫华(文/图)余增钢(文/图)
关键词:稻鸭共栖生态种养人工除草有害生物降本增效稻田
"私人订制":共栖话农商
2018年
10月13日,在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古楠生态种养合作社“共栖”基地,农民陈治明向来访者展示他田放养的子。江西省靖安县采取“共栖”生态种养规模达1.5万亩,30万只,平均每亩收入达6300多元,是过去常规种植水收入的3.5倍,生态农业魅力凸显。
徐仲庭(文/图)
关键词:稻鸭共栖生态种养稻田放养
共栖模式种养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总结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鼎盛种养专业合作社共栖生态种植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分析共栖模式的经济效益,较传统种植模式平均每667 m^2净增收2342元。
王美芳汪斌刘晓李协民
关键词:稻鸭共栖种养技术
共栖在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中的应用初探
2015年
大竹县地处川东北,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生长过程中受高温、高湿影响,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根据多年统计结果,每年因病虫草害的影响和危害,直接造成水产量减产10%左右,部分田块严重年份减产达到50%~60%。在水生产上主要虫害有二化螟、飞虱、苞虫、纵卷叶螟等,主要病害有瘟病、纹枯病、曲病等,主要草害有牛毛毡、四叶莲等。共栖技术是指将雏放入田,利用雏旺盛的杂食性.
邓志刚蔡丛伍
关键词:水稻病虫病虫草秧苗移栽水稻移栽扑虱灵
共栖生态养殖技术被引量:1
2011年
从选育好种、放养时机、放养密度、肥水管理、水病虫草害的防治、的饲养管理、常见病的防疫等方面介绍了共栖生态养殖技术。
雷静宇
关键词:水稻
济宁地区共栖生态种养技术
2011年
从品种选择、准备、水育秧、苗育雏、田间设施、管理措施、销售等方面阐述济宁地区共栖生态种养技术,以供参考。
李桂菊
关键词:稻鸭共栖生态种养技术
共栖防除杂草及害虫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共栖种养与常规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栖能有效防除田杂草,与对照区的化学防治效果相当。另外,子在田间活动能显著降低害虫基数并减轻危害程度。
曲金玲
关键词:稻鸭共栖绿色水稻
抚州市共栖绿色大米生产技术小结
2010年
共栖绿色大米生产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处在一起产生良好的共生(相互有益)生态环境系统,来进行绿色大米的生产和子的养殖。其主要包括:水田的选择、水的品种选择、水共栖种养关键措施。
谢忠平邱优辉饶月辉
关键词:稻鸭共栖
共栖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共栖种养结合模式和常规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栖子除了对矮慈姑和稗的防效很差外,对其他几种杂草的防效均和化学防治区相近;子在田间活动能显著降低害虫基数并减轻危害程度;共栖处理的水米品质好而且瘦肉率高,价格偏高。共作可获得净利1 106元/667 m2,比常规作550元/667 m2高556元/667 m2。
宋喜津
关键词:稻鸭共栖
共栖生态种养双增效
2007年
共栖有助于无公害米的生产,不仅可利用田养治虫和吃草,还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现增产增收。采用该技术,每亩增收150~200元。
敖礼林帅嗣惠曾秋生余定棣
关键词:稻鸭共栖稻田养鸭无公害稻米农药施用早稻秧苗

相关作者

敖礼林
作品数:742被引量:421H指数:6
供职机构: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研究主题:猕猴桃 栽培技术 花生 丰产 无公害
黄璜
作品数:688被引量:3,357H指数:3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稻田 生态种养 生态 免耕
胡立冬
作品数:23被引量:235H指数:9
供职机构:桃江县农业局
研究主题:稻鸭共栖 水稻 稻田养鸭 二化螟 湿地
杨治平
作品数:9被引量:197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研究主题:稻鸭共栖 生态系统 稻田养鸭 二化螟 湿地
刘小燕
作品数:98被引量:559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斑点叉尾鮰 金鱼 稻田 生态种养 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