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5篇“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相关文章
谷类作物的胚乳发育及其对种子休眠萌发的作用
2025年
在被子植物中,双受精触发了2个紧密相邻的组织胚和胚乳的同时发育。胚乳的功能除了为胚提供营养物质和作为胚的机械屏障外,也在种子发育、休眠萌发过程中作为胚的生长调控因子,从而控制种子的生活力、休眠萌发。但到目前为止,胚乳发育及其调控的作用机制还不够清楚。本文主要综述了谷类作物的胚乳发育调控及其对种子休眠萌发作用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胚乳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发生、糊粉层和淀粉胚乳的分化、淀粉胚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胚乳中储藏蛋白的积累,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因子、植物激素和表观遗传对胚乳发育的调控,胚乳对胚发育和种子休眠萌发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试图为理解胚乳发育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提高谷类作物的产量质量提供参考。
宋松泉宋松泉程红焱程红焱袁良兵左胜
关键词:胚乳发育表观遗传基因印迹植物激素
药用植物金平人参种子休眠萌发特性
2025年
为探究人参属药用植物金平人参(Panax vietnamensis Ha et Grushv.)种子休眠类型和激素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机理,为种苗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自然成熟的金平人参种子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50、250、500 mg/L)和乙烯利(ET)(50、250、500mg/L)处理,测定不同处理组种子后熟过程的胚率、萌发率及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金平人参果实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需经过135 d左右才能完成后熟休眠过程.在金平人参种子自然后熟过程中,赤霉素(gibberellins 3,GA_(3))、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Z)、二氢茉莉酸(dihydrojasmonic acid,H2JA)和乙烯利(ethylene,ET)的含量随后熟时间延长而增加,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吲哚-3-乙酸(3-indoleacetic acid,IAA)和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含量则逐渐降低.500 mg/L GA_(3)处理后,种子内源GA_(3)含量显著提高,ABA含量降低;IAA、ET含量随后熟时间延长逐渐升高,H2JA逐渐降低.500 mg/L GA_(3)处理可缩短金平人参种子后熟时间,并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乙烯利(ET)处理后,种子内源激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种子后熟时间和种子萌发率未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表明金平人参种子收获时种胚未发育完全,休眠期大约135 d,属于形态休眠类型;500 mg/L GA_(3)可有效缩短种子的后熟休眠时间、促进萌发;ET处理对金平人参种子萌发休眠解除无促进作用.(图8表1参50)
陈翠李朝林黄敏周平周平李龙根孟珍贵
关键词:种子休眠种胚发育植物激素
珍稀濒危植物焕镛木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2024年
为探究焕镛木种子休眠原因及萌发特性,寻找解除休眠的方法,以成熟的焕镛木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形态、透水性、内源抑制物、不同处理方式等对焕镛木种子萌发的影响,并测定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焕镛木种子种皮不造成透性障碍,不存在物理休眠;假种皮、种皮、胚乳均含有萌发抑制物,且胚极小未完全分化,存在形态生理休眠;250 mg/L的赤霉素(GA_(3))浸种48 h,焕镛木种子发芽率可达57.58%,25℃/15℃变温层积90 d是打破焕镛木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其发芽率可达60.2%;焕镛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变化显著降低,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油菜素甾醇(BR)、玉米素核苷(ZR)、吲哚乙酸(IAA)、茉莉酸(JA)协同促进种子萌发及出苗,脱落酸(ABA)抑制种子萌发
靳倩文王曾辉毛跃雄彭洋欧静
关键词:焕镛木生理休眠萌发特性
紫叶加拿大紫荆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研究
2024年
以紫叶加拿大紫荆种子为研究材料,解剖观察种子内部结构,观察种子的吸水特性和种子萌发情况,验证其种子具有双重休眠特性。对种子用浓硫酸进行不同时间的酸蚀,再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紫叶加拿大紫荆种子萌发。用浓硫酸酸蚀25 min再进行300 mg/L赤霉素浸泡处理效果最佳,其种子发芽率为(60.0±3.3)%。
熊作明杨佳欢张克亮
关键词:紫叶加拿大紫荆种子休眠萌发
横断山区三种报春花属植物种子休眠萌发策略研究
种子萌发时间对幼苗的生长和存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种子萌发时间种子休眠(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适宜性(外部因素)紧密相关。高山地区具有低温、强紫外辐射、昼夜温差大、强风等严酷的恶劣环境,因此种子萌发时间对幼苗生长、存活...
覃滢卜
关键词:报春花属种子休眠种子重量海拔梯度
种子休眠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4年
休眠使植物种子能够为萌发安排时间,直到环境条件变得有利于幼苗的存活生长。种子休眠特性具有重要的生态适应性意义和显著的农业价值。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是种子休眠萌发的关键因素,处于休眠状态的成熟种子含有高水平的ABA和低水平的GA;ABA诱导和维持种子休眠,而GA拮抗ABA的作用和促进种子萌发萌发延迟-1 (DOG1)是种子休眠的主要调控因子,ABA协同作用延迟萌发。DOG1通过PP2C ABA过敏感萌发(AHG1/AHG3)结合以增强ABA的信号转导,以及抑制AHG1的作用以增加ABA的敏感性和强加种子休眠。印记基因在受精前后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种子休眠的建立释放密切相关。近年来,种子休眠的调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ABA和GA对种子休眠萌发的控制, DOG1调控种子休眠的作用机制,以及种子休眠萌发的表观遗传调控,并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萌发的分子机制、抗穗萌发育种以及促进休眠种子萌发提供参考。
宋松泉唐翠芳雷华平雷华平姜孝成王伟青
关键词:DOG1表观遗传分子机制植物激素种子休眠
种子休眠萌发的关键调控因子DOG1的研究进展
2024年
DOG1(Delay of germination 1)蛋白是种子休眠的一种主要调控因子,可ABA协同作用来延迟种子萌发。核心脱落酸(ABA)信号转导途径和DOG1途径在蛋白磷酸酶2C(PP2C)中汇聚。DOG1调控种子休眠需要PP2C,并通过ABA过敏感萌发(AHG1/AHG3)结合来增强ABA的信号转导。DOG1抑制AHG1的作用来增加ABA的敏感性和诱导种子休眠。近年来,DOG1对种子休眠萌发的调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DOG1对种子成熟、休眠萌发的作用,DOG1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以及DOG1对种子休眠萌发的调控及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在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宋松泉唐翠芳姜孝成姜孝成王伟青
关键词:ABA信号种子休眠分子机制转录因子
近年我国水稻种子休眠萌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水稻种子休眠萌发是维持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水稻种子收获前较低的休眠水平易引起穗发芽,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另一方面,较高的休眠程度易引起水稻播种期的低发芽率和出苗不整齐,严重制约水稻的高产稳产。综述了2020年以来国内在水稻种子休眠萌发遗传调控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具体从植物激素、非生物胁迫和穗发芽调控机制展开,并对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作简要介绍,提出研究趋势和展望,以期阐明调控种子萌发的遗传特性和作用机理,为适宜休眠度的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良基因资源。
唐思敏童晓红应杰政张健田志宏王以锋
关键词:水稻种子休眠萌发作物改良
DOG1和ABI5分别介导的拟南芥种子休眠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
撒玉兵
激素调控种子休眠萌发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种子休眠萌发过程受到内源激素分子和外界环境因子的精确调控,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等激素在这一过程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中脱落酸和赤霉素是核心激素,脱落酸负责诱导和维持种子休眠,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通过总结激素调控种子休眠萌发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其合成代谢途径关键基因信号转导组分在种子休眠萌发中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利用调控机制为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莘晓月刘鹏
关键词:种子休眠种子萌发激素分子机制

相关作者

宋松泉
作品数:212被引量:2,18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子 脱水耐性 萌发 种子萌发 脱水敏感性
徐本美
作品数:61被引量:80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子 萌发 种子萌发 催芽剂 种子活力
程红焱
作品数:44被引量:81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子 植物激素 萌发 超干 种子休眠
孙运涛
作品数:20被引量:246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子休眠 种子 种子萌发 种子处理 种子休眠与萌发
王伟青
作品数:19被引量:24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种子萌发 基因资源 萌发 蛋白质组 种子休眠与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