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54篇“ 私人部门“的相关文章
- 发展中的颠簸:私人部门债务去化期的政策应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后的响应为鉴
- 2024年
-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遇到巨大的冲击,私人部门也随之进入债务去化周期。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实施了强有力的政策组合,通过政府部门加杠杆来托底经济,实施宽松稳定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复苏,“快速响应”和“力度坚决”是调控政策能行之有效,帮助私人部门较快走出债务去化期的要点之一。这些经验或可为中国当下的政策应对提供一定的借鉴。
- 刘婧蓉卢赫刘士嘉
- 关键词:杠杆率政府部门私人部门
- 权变性制度响应:私人部门如何执行公共政策
- 杨溢菲
- “一带一路”沿线PPP项目主要收益方式对私人部门投资额的影响研究
-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有力推动了沿线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广泛运用,但在目前的实践中,仍存在吸收私人部门投资不充分的困境。本文立足“一带一路”倡议背景,通过分析世界银行PPI数据库中全球P...
- 郑焜雪
- 关键词:一带一路PPP项目私人部门
- 银行竞争有助于化解系统性风险吗——基于僵尸企业贷款、同业业务及私人部门存款渠道被引量:3
- 2023年
- 银行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业全局安全。本文从僵尸企业贷款、同业业务及私人部门存款视角对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诠释,在此基础上,选取2011—2020年中国32家A股上市银行季度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竞争会通过缩减僵尸企业贷款规模、同业业务规模及降低私人部门存款占比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流动性错配水平并提升资本充足率,由此控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这种控制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银行部门。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力度提高与实施存款保险制度能够增强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上升会减弱银行竞争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抑制作用。该成果为“竞争-稳定”理论提供了证据支持,并对防范和化解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具有一定政策价值。
- 顾海峰卞雨晨
- 关键词:银行竞争同业业务
- 基础研究经费多元化与公共-私人部门解耦——以美国为例
- 2023年
- 本文构建了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部门配置框架,首先,从单边结构和交叉结构入手,运用熵指数测算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多元化水平;其次,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检验公共-私人部门的解耦特征对美国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53—2020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明显提升,执行多元化有所降低;②近10年来,政府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降低、执行多元化提升,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提升、执行多元化降低;③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配置中解耦,政府经费由企业执行比例降低,企业经费由内部执行比例提升;④公共-私人部门解耦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对私人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存在倒U形影响。相关结论有助于明确美国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配置中的耦合关系,为构建中国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提供借鉴。
- 孟巧爽李乐逸唐福杰张香平孙玉涛
- 关键词:解耦
-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影响--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视角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张,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释放配置型人口红利至关重要。利用2011~2016年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匹配的混合截面数据,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公私部门就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落户门槛指数每降低一个单位,流动人口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将会下降1.2%;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发达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流动人口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最高。第二,非农户口流动群体相比于农业户口流动群体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当城市落户门槛下降时,非农户口流动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第三,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女性在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比较优势突出使其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高学历女性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也明显提升。第四,城市落户门槛下降会通过减少流动人口福利获取成本,从而降低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福利获取成本的中介效应占比为9.683%。
- 原新丁琪
-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公共部门就业选择流动人口
- 政府债务率、私人部门跨境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基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 2023年
- 全球金融危机后大部分国家的公共部门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同时金融抑制程度有所反弹。本文以金融资产利率管制指数来衡量一国金融抑制程度,通过使用交叉项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1990—2019年间55个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私人部门跨境资本流入对一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存在政府债务率门槛效应,即当债务率偏高时资本流入的积极效果将会减弱。作用机制在于,政府债务率偏高会推高国内金融抑制程度,而金融抑制会削弱跨境资本流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果。上述发现凸显了我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对于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意义。
- 杨艳林
- 关键词:金融抑制利率管制新兴经济体
- 不完全契约下政府实施公共品负担对私人部门行为选择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政府部门往往会承担公共品负担提高社会公共福利和满足社会诉求,私人部门在PPP项目建设运营中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政府部门利益和降低社会福利。本文运用演化博弈分析私人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演化机制。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当政府补贴系数低于一定程度时,私人部门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随着公共品负担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政府实施公共品负担小于一定强度时,私人部门会随着政府补贴程度提高而不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当公共品负担强度大于一定值时,政府补贴政策正相关性就被严重削弱;私人部门占据更多的利益分配比重,更有倾向采取机会主义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政府部门应增强契约精神,公共品负担下,政府补贴并不能有效降低机会主义行为,而应完善监管机制和提升私人部门对项目收益的信心。
- 冯晓威曹吉鸣许志远邢梦珏
- 关键词:PPP不完全契约演化博弈机会主义行为
- 经济集聚与中国私人部门PPP投资的区位选择被引量:1
- 2022年
- PPP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化解财政压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世界银行PPI数据库内中国私人部门PPP投资的微观数据和254个地级市的经济特征数据,研究经济集聚对私人部门参与PPP投资区位选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集聚与私人部门参与PPP投资的区位选择之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关系。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控制干扰政策的影响、采用不同的经济集聚指标以及门槛效应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PPP项目周期、项目所在地的营商环境以及市场潜力会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当经济集聚超过一定程度时,较长的项目周期、良好的营商环境及市场规模可以放大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缓解经济过度集聚导致的私人部门参与下降问题。而私人部门出资占比和项目投资规模则会增强经济集聚的"拥挤效应",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的调节作用。
- 李振沈言言
- 关键词:经济集聚区位选择
- 外汇储备积累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本文基于1990-2017年129个国家(经济体)的面板数据,研究外汇储备积累与私人部门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外汇储备积累与私人投资均呈正相关关系,只是影响强弱不同;(2)在央行冲销过剩流动性、财政平衡I金融稳定三个传导渠道中,外汇储备增加会通过提高一国金融稳定性,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提高国内总储蓄来促进私人投资,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政策虽然会抑制投资,但外部资本流入可以弱化这种挤出效应。
- 袁晓晖王博
- 关键词:外汇储备私人投资中介效应ARDL
相关作者
- 杜亚灵

- 作品数:124被引量:86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PPP项目 公共项目 信任 项目治理 风险分担
- 马忠法

- 作品数:217被引量:1,0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产权 共同体 人类命运 技术转让 国际法
- 高善文

- 作品数:183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通胀 通货膨胀 工业品价格 经济数据 房地产市场
- 薛澜

- 作品数:371被引量:8,079H指数:50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工智能 应急管理 全球治理 危机管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王宇

- 作品数:267被引量:21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美联储 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