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39篇“ 神经退行性变“的相关文章
用于改善神经退行性和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患的包含EPA和/或DHA的磷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包含海洋来源的磷脂的组合物,其用于改善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老化标志: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缩短、表观遗传改、蛋白质稳态丧失、营养感应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耗竭以及营养感应和细胞间通讯失调。
莱恩·约翰森
检测神经退行性的测定
本发明提供了测量样本中单磷酸化或多磷酸化p217+tau蛋白的量的方法。还提供了检测或诊断tau蛋白病的方法、确定tau蛋白病的治疗的有效的方法以及确定受试者是否适用于抗p217+tau抗体疗法的方法。还描述了在该...
H·C·科尔布G·特里亚纳-巴尔泽J·R·斯莱蒙
用于治疗和缓解代谢及氧化应激、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的益生菌制剂
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治疗和缓解代谢及氧化应激、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的益生菌制剂和使用它们的方法,包括包含它们的组合物、制剂、制造品和试剂盒。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如本文中所提供的益生菌制剂包含或由以下组成:发酵乳杆...
苏珊·韦斯特福尔萨蒂亚·普拉卡什
UBTF基因异相关儿童期发病的神经退行性的临床与基因特点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UBTF基因异导致儿童期发病的神经退行性患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例儿童期发病的神经退行性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资料。对3例先证者采用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均发现存在UBTF基因异,通过一代Sanger测序法对其家系成员的UBTF基因进行验证,分析UBTF基因的异特点,同时对3例患儿的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例儿童期发病的神经退行性患儿中,男2例,女1例,就诊年龄分别为出生后9个月、4岁和6个月,临床表型主要包括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及智力发育障碍、肌张力障碍。其中例1和例2存在癫痫发作,例1伴有吞咽困难、喂养问题、体重不增、共济失调。头颅MRI平扫显示例1和例2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例1胼胝体发育不全、脑室扩张和软化灶;例3影像学检查结果提示非特异蛛网膜下腔增宽。3例患儿的染色体拷贝数异及线粒体环基因检测未见异常;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提示存在UBTF基因新生错义异[NM_014233.4:c.1414(exon14)G>A(p.Gly472Ser)、c.1392(exon14)G>T(p.Lys464Asn)]及母源无义异[NM_014233.4:c.520C>T(p.Arg174*)],均为未报道的异位点。3例患儿均接受综合康复功能训练,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语言和智力改善。例1通过单一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例2应用4种以上抗癫痫发作药物才有效控制癫痫发作。结论UBTF基因异导致儿童期发病的神经退行性相对较罕见,部分病例可伴随脑萎缩。UBTF基因新生错义异及母源无义异为3例先证者的遗传学病因。
梅道启梅世月王媛马昂屈会霞马彩云王梦琴段勇涛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变脑萎缩
用锌转运蛋白7抑制神经退行性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通过增加锌转运蛋白7(ZIP7)的表达或活来增强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以及抑制错误折叠的蛋白在细胞中的病理积累的方法和组合物。还提供了治疗受试者与蛋白错误折叠相关的病症的方法,包括用于在体内以足以...
D·蒙特尔X·郭D·阿寇斯塔阿尔维拉
VDAC1在白藜芦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若红
中药单体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DR)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视网膜的单纯微血管疾病,目前主流疗法仍然只关注其晚期血管病并发症和单一分子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然而现在研究正转向一个更全面的观点,即DR是神经血管单元(NVU)损伤引起的一类神经血管疾病。在DR早期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DRN)占主导地位,可能先于微血管异常发生,且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可进一步导致微血管损伤和血-视网膜屏障(BRB)破坏。因此在早期DR中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来预防或逆转DRN是有意义的,然而目前尚没有针对DRN的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近年来研究中药对视网膜保护作用已成为热点,且主要研究集中在中药单体。本文综述了具有代表的中药单体在DRN中的研究现状,以期为DR的早期治疗与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刘璐萍郑燕林
关键词:神经元凋亡神经保护中药单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神经退行性的发病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方法
2023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内适龄工作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可引起视网膜的进行损伤,最终导致视力丧失,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过去,糖尿病视网膜病仅仅被认为是一种血管疾病;然而,现在人们广泛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是一种神经血管疾病,且神经退行性的出现可能早于微血管病。尽管对糖尿病视网膜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综述主要讨论神经退行性在糖尿病视网膜病中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针对神经退行性的潜在治疗方法。
冉启玉汤怀鹏孔蕾孙冰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变性疾病神经胶质细胞谷氨酸神经保护因子
SHIP2抑制剂SHIP2-IN-1改善阿尔兹海默病认知障碍以及缓解帕金森氏病多巴胺能神经退行性的研究
目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s),其经典病理特征是人的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元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损伤,这种情况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逐渐恶化,最终会导致人的...
董玲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氏病AKT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
基于质谱法探讨血浆代谢物和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神经退行性的潜在联系
2023年
目的探讨质谱法测定的血浆代谢物(丙酮酸和乳酸)水平与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退行性的相关。方法2020年1月-2022年3月76名参与者[52名认知功能正常,9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15例AD痴呆(AD dementia,ADD)]参与了这项研究;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成像评估大脑中Tau沉积的量,质谱法测定血浆乳酸、丙酮酸水平和血浆淀粉样蛋白β_(1-42)(Amyloid-β_(1-42),Aβ_(1-42))水平。结果随着脑Tau病进展(Braak分期0~VI),血浆乳酸[F(3,47)=3.114,P=0.035]、丙酮酸[F(3,47)=4.505,P=0.007]、乳酸/Aβ_(1-42)[F(3,47)=3.418,P=0.031]和丙酮酸/Aβ_(1-42)[F(3,47)=11.558,P<0.001]逐渐增高;血浆乳酸(r=0.36,P=0.006)、丙酮酸(r=0.32,P=0.008)、乳酸/Aβ_(1-42)(r=0.44,P=0.003)和丙酮酸/Aβ_(1-42)(r=0.52,P<0.001)与大脑中AD特征区域中的Tau负荷高度显著相关;与Tau-PET(-)受试者比较,Tau-PET(+)受试者的血浆乳酸、丙酮酸、乳酸/Aβ_(1-42)、丙酮酸/Aβ_(1-42)显著更高(t=3.024、4.762、4.815、6.103,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显示,血浆丙酮酸水平/Aβ_(1-42)区分Tau-PET-(-)和Tau-PET(+)受试者方面的AUC值(AUC=0.891;敏感为80.0%;特异为91.4%)最高。结论血浆丙酮酸水平/Aβ_(1-42)是预测大脑中AD相关Tau病理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王海滨门庆玲周文龙郭海志蔡艳丽
关键词:质谱法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神经退行性丙酮酸

相关作者

孔维佳
作品数:656被引量:3,438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研究主题:耳蜗 前庭 变应性鼻炎 内耳 毛细胞
管英俊
作品数:201被引量:559H指数:10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转基因鼠 神经管畸形 脊髓 高温 神经干细胞
陈燕春
作品数:107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研究主题:转基因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LS 脊髓 转基因小鼠
刘冰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
研究主题:转基因鼠 ALS 脊髓 信号通路 WNT5A
钱敏
作品数:10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发育期大脑 异氟醚麻醉 异氟醚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