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76篇“ 神经源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章
神经高血压被引量:11
2017年
高血压是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近50年来,高血压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最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高血压患者中,5%~30%血压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称为继发高血压。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足量的合理搭配的至少3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时,需注意寻找引起高血压的继发因素,尤其是没有高血压遗传背景的年轻患者。
林立建谢良地
关键词:神经源性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抗高血压药物舒张压舌咽神经痛延髓
神经高血压
本文对神经高血压的诊治进行了探讨。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全身心血管系统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搏动血管压迫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及第Ⅸ、X颅神经入脑干区(REZ)引起的原发高血压,也可称为神经高血压。神...
贾海波
关键词:神经源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手术疗法微血管减压
神经高血压被引量:5
2006年
王凤楼杨树源
关键词:高血压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半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
偏侧面肌痉挛合并神经高血压患者MVD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李正斌
脑干受压型神经高血压的研究现状
2023年
神经高血压是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一类难治高血压,主要由责任血管压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及第IX、X颅神经根出脑干区(Root exit zoon,REZ)引起。这类病人常因合并其他神经血管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综合征而就诊于神经外科,部分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本文中就神经高血压的病因、影像学检查、与其他NVC综合征的关系及手术治疗做一综述,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正斌李成龙杨文桢杨宝慧田川张新定
关键词:神经源性高血压延髓头端腹外侧区显微血管减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高血压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3年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神经高血压的手术适应症、疗效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例单纯神经高血压患者,符合手术入选标准,术前MRI影像支持,在全麻下行左侧延髓腹外侧(VLM)和后组颅神经MVD。结果患者MVD术后血压与术前血压对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合适的患者,左侧VLM和后组颅神经MVD治疗神经高血压疗效确切。
景慎东黄瑞飞李家林王元星张黎
关键词:神经源性高血压延髓腹外侧后组颅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高血压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非手术治疗1例
2023年
神经高血压一般是指由迂曲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压迫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左侧多见)引起的高血压[1],常合并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脑神经受压迫症状,患者在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后脑神经受压症状缓解,同时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更易被控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我院)于2020年11月收治难治高血压患者1例,经诊治后确诊为神经高血压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戴雨桑沈正
关键词:神经源性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难治性高血压
伴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压的神经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评估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伴面神经、三叉神经受压的神经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采取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对血压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伴面神经、三叉神经受压的神经高血压患者53例的资料。所有患者采用MVD进行治疗,记录术中、术后情况,观察术后3个月血压改变。根据血压下降幅度、药物使用情况及症状缓解程度进行疗效判定。治愈:完全停用降压药,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显效:收缩压和舒张压中一项降至正常水平或收缩压下降值≥30 mm Hg和舒张压下降值≥10 mm Hg;部分缓解:收缩压下降值<30和舒张压下降值<10 mm Hg,高血压临床症状缓解,降压药用量减少;无效:高血压临床症状无缓解,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升,且药物用量无变化甚至增加。有效包括治愈、显效及部分缓解。结果 面神经、三叉神经受压最常见的责任动脉为:小脑前下动脉(21例,占39.62%),小脑后下动脉(15例,占28.30%),小脑上动脉(11例,占20.7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收缩压:(127.8±9.2)比(146.5±17.3)mm Hg,t=6.896,P<0.001;舒张压:(76.9±8.4)比(89.4±11.2)mm Hg,t=6.297,P<0.001]。治愈30例(56.60%),显效10例(18.87%),部分缓解5例(9.43%),无效8例(15.09%),显效率75.47%,有效率84.91%,且左侧神经受压患者术后有效率明显于右侧神经受压患者[90.48%(19/21)比81.25%(26/32),χ^(2)=10.503,P=0.015]。所有患者的颅神经受压症状均消失并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MVD在治疗伴面神经、三叉神经受压的神经高血压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陈纯娴潘忞蔡文钦蔡文钦邓璟谢良地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神经源性高血压降压疗效
小胶质细胞调控自主神经功能参与神经高血压的研究进展——中枢免疫细胞的非免疫功能被引量:3
2022年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影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研究表明,免疫激活在高血压进展中度参与,且与终末器官损害密切相关.除了免疫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最保守的系统之一.高血压患者的免疫和交感神经活动同时增加,提示这两个系统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交感神经张力的调节.既往的研究指出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的缺失改变了神经炎症以及高血压的进程.本文综述了近年小胶质细胞在稳态和疾病状态下发生发展以及功能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高血压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与外周免疫的相互作用.小胶质细胞通过调节交感神经活动在高血压病中桥接中枢和外周炎症,对未来探索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角度.
陈宁婷程果魏博毕倩倩卢成王珊珊史鹏
关键词:高血压小胶质细胞交感神经系统免疫
原发面肌痉挛患者伴发神经高血压机制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面肌痉挛(HFS)患者伴发神经高血压与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神经血管压迫(NVC)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原发HFS患者116例纳入HFS组,非HFS患者116例纳入对照组;每组内再根据是否伴发神经高血压又分为伴高血压和不伴高血压2个亚组。对各组进行头颅内听道MRI扫查,评估、对比延髓头端腹外侧区的NVC情况,并分析其与神经高血压的关系。结果:HFS组高血压发生率于对照组(P<0.05)。HFS组中发生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VC共72例(62.07%),于对照组的48例(41.38%)(P<0.05)。HFS组和对照组内,高血压亚组的左侧双侧NVC、双侧NVC发生率均于非高血压亚组,无压迫比例均低于非高血压亚组(均P<0.05)。左侧HFS组(64例)和右侧HFS组(52例)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V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HFS组中,高血压亚组的左侧NVC发生率于非高血压亚组(P<0.05),无压迫比例低于非高血压亚组(均P<0.05);右侧HFS组中,高血压亚组与非高血压亚组的左侧、右侧及双侧NVC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责任血管为椎基底动脉和上颌动脉的HFS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比责任血管为小脑前小动脉、小脑后小动脉者更(P<0.05)。结论:原发HFS伴神经高血压患者的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VC发生率较,神经高血压与左侧延髓头端腹外侧区NVC的发生密切相关。
张艳辉张策
关键词:面肌痉挛原发性高血压病血管压迫

相关作者

陈克敏
作品数:862被引量:5,395H指数:3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邱永明
作品数:230被引量:88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脑缺血 脑损伤 全脑缺血 颅脑损伤 脑胶质瘤
罗其中
作品数:372被引量:2,359H指数:2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颅脑损伤 脑损伤 手术治疗 胶质瘤 癫痫
孙洪涛
作品数:111被引量:576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研究主题:亚低温 颅脑创伤 重型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后 减压术治疗
李玉明
作品数:447被引量:2,093H指数:19
供职机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肌梗死 高血压大鼠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