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2篇“ 神经吻合术“的相关文章
- 病因对颈襻前根喉返神经吻合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疗效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颈襻前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吻合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unilateral vocal fold paralysis,UVFP)的疗效,分析不同致病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甲状腺手术、胸腔手术、特发性声带麻痹或颅底高位损伤所致UVFP接受颈襻前根RLN吻合术的428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187例,女241例;神经损伤病程6~24个月。采用频闪喉镜、主观听感知评估参数(GRBAS)评分(参数包括总嘶哑度G、粗糙声R、气息声B、无力声A、紧张声S)、嗓音障碍指数(VHI-10)、嗓音客观检测指标(包括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声时间(MPT)以及喉肌电图检查等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上述4种不同病因患者接受该术式的疗效差异。以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差齐者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时,频闪喉镜结果均显示患侧声带位置、边缘、声门闭合度、声带振动对称性和规律性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1);术后G、R、B、A、S、VHI-10、Jitter、Shimmer、NHR均明显小于术前,MPT则明显长于术前(P值均<0.01);术后患侧甲杓肌和环杓后肌最大随意运动运动单位募集相相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值均<0.01)。但甲状腺手术损伤组、胸腔手术损伤组、特发性声带麻痹组的上述结果均较颅底高位损伤组结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颈襻前根RLN吻合术对不同原因引起的UVFP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均有明显效果,但颅底高位损伤明显差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声带麻痹。
- 高颖娜陈世彩王伟李孟朱敏辉宋先敏彭洁颖黄汝施郑宏良
- 关键词:声带麻痹喉返神经耳鼻喉外科手术
- 颈袢-喉返神经吻合术对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疗效的影响
- 目的:探讨术中同期行颈袢-喉返神经吻合术修复单侧声带麻痹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外五科(甲状腺外科)自2018年9月至2022年12月间31例因单侧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被迫行神经离断导致单侧声带麻痹,在行...
- 刘心悦
- 关键词:喉返神经远期疗效声带麻痹
- 颈袢前根-喉返神经吻合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颈袢前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吻合术在治疗单侧声带麻痹(unilateral vocal fold paralysis,UVFP)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科收治的UVFP接受颈袢前根-RLN吻合术的患者92例,神经损伤病程6~24个月,采用动态喉镜、嗓音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和嗓音障碍自我评估指数(VHI-10)、嗓音客观声学分析以及喉肌电图等评价该术式的疗效。结果:动态喉镜显示:术后12个月术侧声带虽均未恢复正常运动,但声带肌体积和肌张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声带内移至正中位或近正中位,声门闭合、声带位置、声带边缘、声带振动对称性和规律性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GRBAS的5个指标总嘶哑度、粗糙声、气息声、无力声、紧张声和VHI-10、嗓音客观声学参数(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而最长声时(MPT)则明显长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肌电图结果提示术后最大随意运动运动单位募集相较术前明显恢复(P<0.01),证实患侧喉肌获得有效的神经再支配。结论:颈袢前根-RLN吻合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嗓音功能,手术安全且疗效满意,是治疗单侧RLN损伤的理想方法。
- 高颖娜陈世彩王伟李孟朱敏辉黄汝施彭洁颖李昊璞郑宏良
- 关键词:声带麻痹嗓音障碍
- 舌下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小脑脑桥角区病变切除术后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舌下神经一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小脑脑桥角区病变手术相关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22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收治的37例小脑脑桥角区病变切除术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舌下神经-面神经端-端吻合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的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观察吻合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术前H-B分级V级者3例,Ⅵ级者34例。探讨影响患者吻合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因素。结果术后12个月随访时,H-B分级Ⅰ级者4例,Ⅲ级者29例,Ⅳ级者3例,Ⅴ级者1例。手术有效(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I~Ⅲ级)率为89.2%(33/37)。患者术后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面瘫病程有关(P=0.001),而与性别、年龄、术前H-B分级无关(均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无一例出现明显的构音障碍或吞咽困难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小脑脑桥角区病变切除术后的周围性面瘫,舌下神经一面神经端-端吻合术为有效Ⅰ的治疗方法,且并发症较轻。面瘫病程6个月的患者吻合术后的面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 郑玄马珩钞陈桂琳史旭东张泽瀚陶丙岩李翀张军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神经外科手术
- 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咬肌神经-面神经吻合术(MFNT)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接受MFNT治疗的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随访中记录其面部表情,以及执行一系列动作时的面部运动情况。根据面部神经分级量表(FNGS)2.0和Sunnybrook面部分级系统(SFGS),以及面部不对称指数(FAI)、睑裂宽度、人中偏移以及嘴角运动的角度或位移等指标评估面部的对称性和面部运动功能,从而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3/40),包括切口感染、眼部不适和腮腺液漏各1例。40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3.4个月(6.6~24.7个月),术后首次出现面部肌肉收缩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0.8~5.6个月)。术后85%(34/40)的患者面部对称性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FNGS 2.0评估结果提示,术后40例患者患侧的闭眼、鼻唇沟及嘴角运动方面的得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01),而联带运动得分无明显增加(P>0.05);术后中位面瘫等级自术前的5.0级降至3.5级(P<0.001)。SFGS评估结果显示,术后患者的静息对称性评分下降,运动对称性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增加(均P<0.001),但联带运动得分亦较术前增加(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40例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FAI均降低(均P<0.001);眼睑闭合能力增强,人中偏移减小(均P<0.001);患侧嘴角运动位移明显增大,双侧嘴角倾角明显减小(均P<0.001)。结论MFNT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可改善面部的对称性和运动功能,且手术相关并发症较少。
- 李腾飞徐建国刘雪松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安全性
- 正中神经吻合术联合吻合口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
- 2022年
-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吻合术联合吻合口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正中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腕部周围正中神经损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正中神经吻合术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正中神经吻合术治疗后配合进行吻合口周围注射自体PR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高于对照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肌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正中神经损伤患者吻合口周围注射自体PRP治疗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吴杰
-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正中神经损伤
- 喉返神经吻合术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中的综合疗效评估
- 目的:探讨喉返神经吻合术在治疗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中的综合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对就诊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的2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需行单侧神经切除的患者同期进行喉返神经...
- 朱勒德斯·哈汗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侵犯神经吻合术主观
- 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究在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出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例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治疗方法均为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分别于手术治疗前后应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测评20例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并随访12个月了解面瘫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面瘫分级已由Ⅳ级、Ⅴ级、Ⅵ级改善为Ⅰ级、Ⅱ级、Ⅲ级,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3.28±0.11)个月,12例患者面瘫症状得到改善,术后(4.51±0.13)个月,4例患者面瘫症状改善,余下4例患者面瘫症状则于术后(6.67±0.19)个月得到改善。所有患者面部感觉已较治疗前得到提升,并且术后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发音障碍和舌肌瘫痪。结论予以听神经瘤术后面瘫患者舌下神经降支-面神经吻合术治疗,可让患者面部神经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且治疗后无吞咽、咀嚼等障碍发生,值得应用。
- 邵冰水
- 关键词:面神经听神经瘤
- 长期电针刺激对大鼠周围神经吻合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建立周围神经损伤(PNI)大鼠模型评估长期电针刺激(EA)对PNI吻合术后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雄性大鼠,根据电脑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PNI组和PNI+EA组,每组各30只,PNI组和PNI+EA组大鼠通过横切坐骨神经建立PNI模型。PNI+EA组给予不连续波EA治疗,PNI组及对照组不作处理,试验共8周。应用腿部功能指数(LFI)、刺激反射阈值(ST)、温觉刺激阈值(TST)、神经传导功能(NCF)评估EA对PNI神经再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第1周时PNI + EA组、PNI组LFI值迅速下降,2~8周开始上升,5~7周PNI + EA组LFI值高于PNI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2~8周,PNI + EA组、PNI组ST值逐渐下降,第8周时PNI + EA组显著低于PN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6周时PNI + EA组TST值逐渐降低,4~8周PNI + EA组显著低于PN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8周时 PNI组、PNI + EA组NCF值低于对照组,PNI + EA组高于PNI组(P<0.05)。【结论】短期EA可能对大鼠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作用不显著,长期持续刺激可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 胡春鹤金驰徐屹张晓张栋栋杨庆健
- 关键词:电针周围神经吻合术
- 推拿联合跑台训练对大鼠坐骨神经吻合术后雪旺细胞及相关神经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联合跑台训练对失神经大鼠立即行神经外模吻合术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各40只;对治疗组大鼠给予推拿手法-跑台训练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和4个月(1M、2M、3M和4M) 4个干预时长,模型组不做干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均较高(P <0.01),而雪旺细胞无显著差异(P> 0.05)。与1M时比较,治疗组和模型组4M时大鼠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高;模型组4M时大鼠的NGF较高,治疗组3M、4M时大鼠的NGF均较高;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的雪旺细胞在3M、4M时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推拿联合跑台训练能够促进NGF的表达,进而促进坐骨神经吻合术后大鼠神经的再生。
- 王春红严隽陶马书杰陆永嘉陶然马颖史智君孔亚敏
- 关键词:推拿跑台训练
相关作者
- 孙俊

- 作品数:75被引量:234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抗氧化物 活性多肽 D-半乳糖 细胞损伤 脂多糖诱导
- 何晓光

- 作品数:150被引量:41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喉癌 喉肿瘤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金纳米棒 血管内皮细胞
- 张玉和

- 作品数:46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解剖学 应用解剖学研究 解剖学观测 解剖学基础 实验室
- 王庆莲

- 作品数:7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大鼠神经 吻合术后 神经吻合术 MAFBX FOXO3A
- 张燕

- 作品数:41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龟鹿二仙胶 骨肉瘤 片仔癀 人骨肉瘤 骨质疏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