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4篇“ 神经功能损伤“的相关文章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恢复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缺血性脑卒中组),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出院时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时采集),检测两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缺血性脑卒中组出院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使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将mRS≤2分纳入预后良好组,>2分纳入预后不良组。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入院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入院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HISS评分为(8.41±2.7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水平与NHIS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入院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丙二醛水平与NHISS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5例(预后良好组),另有15例纳入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患者入院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AC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TAC水平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TAC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60),特异度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缺血�
李克家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氧化应激神经功能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高压氧对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收治的47例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25例)和联合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2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生存结局。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均升高,mR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意识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0个月,2例患者存活,其中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有1例患者存活,常规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1.0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6.0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1,P=0.542)。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可以改善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意识障碍严重程度,未增加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刘素娟王泳李冉李海东刘洁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高压氧术后神经功能损伤预后
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分级与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究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分级与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使用Fazekas分级评估病变严重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分为轻度组(Fazekas分级1~2分,n=31)、中度组(Fazekas分级3~4分,n=43)、重度组(Fazekas分级5~6分,n=29),比较不同Fazekas分级患者的一般资料、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损伤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Fazekas分级患者的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6.22、21.77、34.95,P均<0.05),其中MMSE得分、MoCA得分均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分别=5.21、9.31、13.41、5.71、5.06、9.33,P均<0.05),NIHSS得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t分别=6.16、6.67,11.81,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azekas分级与患者MMSE得分、MoCA得分呈负相关(rs分别=-0.54、-0.66,P均<0.05),与NIHSS得分呈正相关(rs=0.74,P<0.05)。结论脑白质高信号Fazekas分级与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呈负相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王晨徐靖付奇王铭鑫
关键词:神经功能损伤
利脑心片结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局部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研究利脑心片结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局部炎性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7月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试验组给予利脑心片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4个疗程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斑块厚度、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斑块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IL-6、IL-17、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脑心片结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促进病情恢复,减轻炎性反应,安全可行。
赵冬芝洪秋阳
关键词:胞磷胆碱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炎性反应
不同严重程度脑出血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6表达及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脑出血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6(NLRP6)表达及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湖州康复医院收治的73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原发性组),继发性脑出血患者53例(继发性组),比较两组患者NLRP6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其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继发性组NLRP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原发性组(3.14±0.58比2.21±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轻度占比低于原发性组[13.21%(7/53)比50.00%(10/20)],重度占比高于原发性组[56.60%(30/53)比30.00%(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11,P<0.05)。两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NLRP6 mRNA相对表达量均逐渐升高,Pearson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NLRP6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4、0.603,P<0.05)。结论继发性脑出血患者NLRP6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且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NLRP6均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李军钟兴明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
脑出血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FGD5-AS1及微小RNA-497-5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GD5-AS1、微小RNA(miR)-497-5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湖北省监利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03例ICH患者作为ICH组,12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ICH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43例)和重度组(34例)。随访3个月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和预后不良组(44例)。RT-qPCR分析血清LncRNA FGD5-AS1及miR-497-5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FGD5-AS1及miR-497-5p水平对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组LncRNA FGD5-AS1水平降低(t=10.429,P<0.05),miR-497-5p水平升高(t=-30.947,P<0.05)。ICH患者LncRNA FGD5-AS1和miR-497-5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NIHSS评分有相关性(r=-0.615、0.673,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LncRNA FGD5-AS1水平降低,miR-497-5p水平升高(t=7.944、-7.420,P<0.05)。LncRNA FGD5-AS1和miR-497-5p联合诊断ICH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95%CI=0.870~0.978),敏感度为93.18%,特异度为83.05%。LncRNA FGD5-AS1是ICH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0.694,P<0.05),NIHSS评分、血肿量、miR-497-5p是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2.758、2.542、2.209,P<0.05)。结论ICH患者血清LncRNA FGD5-AS1低表达,miR-497-5p高表达,且与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文凯黄永锋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预后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出血性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静脉溶栓(IVT)对急性脑梗死(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出血性转化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AIS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VT治疗)与联合组(IVT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指标、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及脑血流动力学。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出血性转化(HT)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颈总动脉平均血流量(Qmean)、平均血流速度(Vmean)均较高,脑血管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动态阻力(DR)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IVT治疗AIS患者能提高临床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损伤修复,并能降低出血性转化,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万赛刘宝优纪昌
关键词:依达拉奉静脉溶栓神经功能出血性转化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信阳一五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65例)和分级组(6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分级组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后,依据评估结果制定分级康复训练措施,训练结束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依从性,躯体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世界神经病联合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FMA-UL)、下肢(FMA-LL)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康复措施下,分级组的康复依从性优良率92.31%(60/65)高于常规组73.85%(48/65),P<0.05;分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BBS评分分别为(42.23±10.46)分、(48.22±10.35)分,均高于常规组(37.66±10.23)分、(42.29±10.41)分,ICARS评分分别为(40.22±5.35)分、(32.49±5.42)分,均低于常规组(43.36±5.33)分、(35.28±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FMA-UL评分为(48.22±10.61)分、(56.44±10.27)分,均高于常规组(43.36±10.22)分、(51.25±10.34)分,FMA-LL评分分别为(18.44±3.25)分、(22.29±5.33)分,均高于常规组(16.25±3.41)分、(19.35±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级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4.62%(3/65)低于常规组18.46%(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增强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对改善患者躯体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井冰
关键词:脑出血康复训练预后情况
METTL3在小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及炎症中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甲基化转移酶METTL3(Methyltransferase-like 3)在小鼠脑出血神经功能损伤和炎症中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酶诱导的C57BL/6小鼠脑出血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免疫组化检测急性期脑出血METTL3的表达水平;通过体内注射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将小鼠随机分组,每组各6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operated,Sham)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组、ICH+阴性对照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negative control,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ICH+METTL3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METTL3,siMETTL3)组(转染siMETTL3)组,检测每组小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通过脑切片观察血肿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转染之后的METTL3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斑点印迹检测总的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水平;总铁离子比色法试剂盒检测总铁离子的水平。结果(1)与Sham组比较,急性期脑出血后甲基化转移酶METTL3的表达水平升高,在脑出血后第3 d达到峰值;(2)小鼠脑出血后总RNA的m6A甲基化水平升高;(3)体内转染降低METTL3的表达水平之后,与脑出血及转染阴性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减轻,血肿体积减小,总的m6A甲基化水平降低,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总铁离子水平降低(P<0.01)。结论抑制METTL3的表达可以改善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和炎症,METTL3参与的m6A甲基化可能在小鼠脑出血后的炎症中发挥作用。
纪华芳张振张斛滔吴鹤
关键词:脑出血炎症甲基化
小骨窗开颅经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小骨窗开颅经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4年9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26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和观察组(26例,实施小骨窗开颅结合神经内镜下的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外周血管阻力、术区动态头皮张力、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创口尺寸、患者意识清醒周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分数、留院日数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例,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生物活性物质水平、脑血管平均血流量明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经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最大可能保护神经传到束功能,明显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有利于术后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刘春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相关作者

马维虎
作品数:747被引量:2,299H指数:2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后路 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枢椎
胡旭栋
作品数:70被引量:262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后路 胸腰椎爆裂骨折 经皮固定 安全性 寰椎
蒋伟宇
作品数:248被引量:685H指数:14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椎弓根螺钉 下颈椎 颈椎 内固定器 后路
陈云琳
作品数:43被引量:135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
研究主题: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 经皮固定
李明昌
作品数:78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