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92篇“ 社会符号学“的相关文章
社会符号学
本书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和考察,是国外符号学研究领域一部较具权威性的著作。
(英)罗伯特·霍奇
关键词:符号学社会学
听听人工智能的声音:社会符号学视角下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
2025年
图书馆员的职业形象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认同和发展未来。文章使用非人类数据来源,结合视觉社会符号分析方法,通过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有关图书馆员职业的图像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图书馆员职业形象认知特点,以揭示人工智能认知视角下图书馆员的形象构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复制了社会对职业的性别偏见,人工智能对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呈现出刻板化、模式化特点,而对数字时代图书馆员职业的认知呈现出包容化、赛博化特点。
冯昌扬陈静怡陈小楠迟润琳
关键词:图书馆员人工智能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汉语数字成语英译探究
2024年
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以求对汉语数字成语英译进行全面探究。社会符号学理论具有科性和实用性,并强调语言研究应该使用构建于社会且属于社会实践的符号系统理论。文章系统分析了汉语数字成语英译过程,着重实现源语与译语在三类语言符号意义上的传递。研究发现,运用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不仅有助于灵活选择翻译方法,传递源语多层内涵,提高译文质量,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旨在为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参考。
李杭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翻译方法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视角下《警幻仙姑赋》言内意义的再现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警幻仙姑赋》大卫·霍克斯译本为例,基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探讨译文中言内意义,尤其是修辞的再现。分析表明,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原文的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在翻译实践中存在一定缺失,但通过修辞格的转换等方式,译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及功能。
胡明玥刘著妍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言内意义修辞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薛范歌曲翻译中的符号变形、语境重构和译者立场
本研究拟基于社会符号学理论,试图探讨在歌曲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符号使用者如何在使用语境中选择语言符号来传达译者个人的理解、兴趣和价值观。研究以薛范的《为谁憔悴》、《啤酒桶波尔卡》和《一遍又一遍》中译本为例,首先运用社会符...
孙佳雪
关键词:歌曲翻译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民族特色词翻译研究:基于《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分析
2024年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民族文的典型代表,是首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长篇小说,其英译本广受西方欢迎。该书蕴含丰富的民族特色词汇,对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发挥重要的作用,故对其英译本中民族词汇翻译的深入探究尤为重要。社会符号学是对社会文化及语境下符号意义的研究,超越了单纯的语言层面,而翻译既是语言活动也是符号活动,它涉及不同语言间的相互转化。文章基于社会符号学,从指称、言内、语用三方面分析《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探讨其民族特色词汇意义的传递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为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启发。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national literature, Chi Zijian’s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 is the first novel depicting the life of the Ewenki people, a minority group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welcome in the West. The book contains a wealth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words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minority cultures. Therefore, making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words in the English version is particularly crucial. Social semio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ymbols in social culture and context, beyond the pure language level, and translation is both a linguistic activity and a symbolic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the mutu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This article, based on social semiotics, analyz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 from the aspects of referential meaning, linguistic meaning, and pragmatic meaning, explores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eaning of its national characteristic words and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provides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exts related to national culture.
毛阿慧
关键词:《额尔古纳河右岸》社会符号学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汉语成语的英译 ——以《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为例
本文选择的汉英翻译实践素材——《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是一部记录中国于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参与世博会历史的历史类人文社科书籍,出版于2002年上海申博期间,译者翻译了书中第一章和第二章。该翻译...
黄百灵
关键词:汉语成语社会符号学汉译英
社会符号学指导下《秋园》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
本实践报告取材自杨本芬所著的《秋园》。该书获得豆瓣2020年度读书榜单中国文小说类第二名。书中讲述一名普通中国女性秋园跌宕的命运,以及乡野人物的生死故事。通过角色刻画,该书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具有高度文价值。经...
李峥珂
关键词:中国小说社会符号学翻译方法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严复译作《群肄言》言内意义再现被引量:1
2024年
严复译作《群肄言》站在中西之间,以西为主,从西看中,中西格致之处体现了科文化和人文文化对话的意义。译作对于中西新旧的会通超越了中体西用论,又未落入全盘西化论的窠臼。文章基于对《群肄言》的社会符号学研究,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将社会符号学理论与严复的译文结合,探讨译著中叠词叠韵等翻译策略和对偶、反问、感叹等修辞方法的应用,分析译者通过语言这一社会符号传达原文意蕴的种种内涵,实现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体验与感受,从而达到“意义相近,功能对等”的效果。
许先玲许先玲张德让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言内意义翻译方法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文化负载词多语译本比较研究——以韩国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汉语和英语译本为例
2024年
文化负载词饱含文化信息,因此一直是翻译领域的棘手难题。社会符号学作为一种跨科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以莫里斯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以“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评价标准,使用量化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得出韩语作品《82年生的金智英》的汉语译者尹嘉玄更注重语用意义和指称意义的传达,倾向于异化策略以保留异质文化的风味。英语译者杰米·张(Jamie Chang)则将传达言内意义置于首位,语用意义次之,注重译文的可读性,更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创造读者友好型译文。由于目的不一,两位译者对源语意义和功能的传达有主次之分,但大体上兼顾得当,为文翻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Cultural-loaded words are full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so they have always been a thorny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As an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sociosemiotics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oaded words. Based on Morris’s sociosemiotics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eaning correspond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using quantitative and case study research methods, 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concludes that Yin Jiaxuan, the Chinese translator of the Korean work Kim Jiyoung, Born 1982,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nveying pragmatic and referential meaning, and tends to adopt the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in order to preserve the flavor of the heterogeneous culture. The English translator Jamie Chang, on the other hand, puts the conveyance of linguistic meaning first, followed by pragmatic meaning, focuses on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and adopts more domestication strategies to create a reader-friendly tex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purposes, the two translators have different priorities in conveying the meaning and fu
李依婷冯梦迟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文化负载词

相关作者

张小胜
作品数:18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红楼梦》杨译本 红楼梦 社会符号学 符号学角度 英译
张德禄
作品数:169被引量:6,630H指数:4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多模态 系统功能语言学 多模态话语 衔接 语篇
陈勇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符号学 符号学视角 社会 《儒林外史》 言内意义
佟颖
作品数:7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符号学 视域 翻译 符号学 翻译过程研究
丁建新
作品数:51被引量:562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语言 话语 话语分析 边缘话语 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