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8篇“ 社会生物学“的相关文章
- 社会生物学
- 本书主要从三个部分来介绍生命的社会化原理与进程,从无脊椎动物-直到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作者尝试解释昆虫、鱼类和灵长类等动物中利他、攻击和养育后代等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基础。《社会生物学》于1975年首次出版,同名学科作...
- (美)爱德华·威尔逊作
- 社会生物学
- (法)米歇尔·弗伊(Michel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
- 社会生物学
- 书名原文:La sociobiologie:本书从达尔文主义、社会学、群体遗传学、动物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介绍不同学科对该理论的认识和评价,评估了它的科学地位及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等。
- (法)弗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
- 演化论与自然法——试论社会生物学对托马斯主义的支持与挑战
- 2022年
- 爱德华·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是也让部分学者看到了与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之间的某些联系。社会生物学来自演化论,达尔文改变了传统的物种不变论,从演化的角度为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提供了自然主义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爱德华·威尔逊和理查德·道金斯等人进一步从群体选择或者亲缘选择的角度,解释了人类道德的生物学起源。威尔逊认为,出于知识一致性的要求,必须摒弃伦理学中的先验主义,包括阿奎那的自然法,而艾恩哈特则指出,如果抛弃托马斯主义中的先验主义因素,那么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实际可以被理解为同属于自然法传统的产物。通过分析阿奎那的自然法与现代演化生物学之间的共同点,艾恩哈特说明支持自然法的自然倾向大部分都被现代生物学研究所证实,包括婚姻、家庭和子女养育。然而,阿奎那的自然法确有一部分基于先验基础的理性向善之倾向,而本文则简要论证了该理性之倾向部分亦可能出于生物学之本性。总之,本文并非试图推翻某种先验主义的道德哲学,但确实支持植根于自然科学的自然法研究的复兴,其中生物学无论在过去还是将来都扮演着某种重要的基础性角色。
- 冯梓琏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自然法婚姻
- 中国学术现代转型中的“三个会通”——以图书馆学、哲学与社会生物学为重点被引量:2
- 2021年
- 清末民初的学人们在开创中国现代学科体系的过程中体现了"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的学术取向。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是一场古与今、国故与新知、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穿越沟通,离不开现代性学术范式、现代性知识话语的建构,还要传承中国古典学术传统;是一场国学与外学、中学与西学、中华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跨语际对话,要引入西方现代学术并实现与"世界学术"的对接,还必须重视国学传承及知识形态转换,实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互补,"以中评西"与"以西释中"并用,学理、路径、话语三者中西贯通;还包括文理会通,体现在西方现代科技与中国人文传统之间的交融、理工农医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与学术大师知识结构上的文理交汇。
- 于作敏俞祖华
- 关键词:会通中西
- 威尔逊社会生物学利他主义思想研究
- 在利他主义问题的研究中,人类利他行为何以产生的问题历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不同的学派从各自的逻辑起点出发得出不同的答案,进而决定了对人性和道德起源的不同回答。进化伦理学作为伦理学派之一,自创立伊始就力图从自然选择进化的角度...
- 侯琳颖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利他主义
- 美育视域下社会美的起源探究——基于社会生物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21年
- 文章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对社会美的起源进行探讨,认为社会美产生的生物基础是镜像神经元等脑组织。镜像神经元是共情能力产生的前提,共情能力是社会美产生的道德基石。生物基因与文化基因协同进化,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美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选择结果。这种探讨给美育工作的启示主要有:美育的目标需要发挥实际效用,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社会美需要正确的国家观、科学的历史观、开放的文化观。
- 石松平程晓丽杨修菊
- 关键词:社会美美育社会生物学
- 人性的局限性与可塑性——论菲利普·基切尔对社会生物学的人性观批判被引量:1
- 2021年
- 社会生物学依循“威尔逊阶梯”的总体思路,运用广义适合度、进化稳定策略、博弈论分析等概念或方法来刻画与界定人性。通过细致分析,基切尔揭示了社会生物学在探求人性过程中犯下的一系列方法论谬误,并在研究结论中混杂了大量迎合新右翼政治立场的阶级偏见、种族偏见与性别偏见。基切尔试图表明,尽管人性在基因制约下有其局限性,但人性依旧可以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得到重塑与改进。社会生物学对人性固定性的仓促论证,并不足以说服人们放弃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公正与平等的种种努力。
- 郝苑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人性社会达尔文主义
- 婚龄性别比失衡与择偶策略选择——社会生物学的辩证认识被引量:1
- 2021年
- 择偶策略是指生活中人们挑选结婚对象时所运用的方法、战术和计谋等。关于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对于人类择偶策略的影响,社会生物学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一种是经典的性别比择偶策略假说,一种是替代的性别比择偶策略假说。随着婚姻市场中婚配人口的性别比结构的失衡,人类会根据婚姻市场上性别结构,对择偶策略进行重塑和再造。
- 刘中一
- 关键词:社会生物学
- 社会生物学对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批判和超越
- 2020年
- 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之初就给科学界、思想界带来了空前的震荡。威尔逊继承了前人对达尔文进化论范式的利他主义困境的研究成果,他不同意广义适合度理论的泛用性,而是赞同互惠利他主义,并进一步地予以推进。他继承和保持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范式,从生物性的角度来考量进化,认为基因才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同时创造性地指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文化的遗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由此创建了自己社会生物学进化论体系。这一成果证明了在人类进化模式的研究中,社会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不仅是同样重要的,而且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两者之间还互为联系互相影响,也从侧面证明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的一体性,对我们新时代背景下的综合学科的发展和新的科学领域的开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于书
- 关键词:利他行为互利
相关作者
- 叶浩生

- 作品数:315被引量:6,268H指数:42
-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学 西方心理学 身体 后现代主义 理论心理学
- 赵敦华

- 作品数:169被引量:7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
- 研究主题:西方哲学 黑格尔 哲学 中国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向真

- 作品数:64被引量:47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心态 自我同一性 自我 道德选择 道德
- 彭新武

- 作品数:102被引量:3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研究主题:进化论 进化 自然选择 法治 思维
- 袁年兴

- 作品数:53被引量:290H指数:8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身份 民族关系 民族 族群 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