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222篇“ 社会构建“的相关文章
- 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构建
- 2025年
- 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的价值培育在“冲突—调适—平衡”的循环中更迭焕新。消弭数字鸿沟,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员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是推进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治理和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也是老龄文明和全龄友好的进步。将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的构建置于中国情境下,勾勒其社会缘起和认知实践轨迹,分析其概念意涵和特质属性,梳理我国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的现实表征,剖析当前面临的老龄数字建设需求高涨与供给匹配错位、数字化支撑老龄社会治理乏力、老龄事业治理的国内外环境趋于复杂等挑战,并提出我国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的构建路径:以切实满足老年人口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构建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以“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推动老年友好社会治理迈向数字新阶段,以数字基层治理为关键抓手扎实提升老年友好社会治理能力,以新发展格局赋予数字共享型老年友好社会治理新机遇。
- 代宝珍付方腾
- 关键词:社会治理积极老龄化
- 培智学校学生“和合”社会构建的理性思索
- 2025年
- 人的行为尽管可以满足他人的需要,但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自身的需要。满足培智学校学生需要的同时,也是满足社会总体利益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的满足即为利益。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双重特性的社会伦理概念,它所表达的不仅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和制度的期待,而且还有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社会和谐在本质上具有道德内蕴,真正的和谐是通过道德和人的德性调节的和谐,只有在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发展、自我创造才能得以保障,并使其在社会融合中进一步延伸其自身的利益总量。
- 常鑫
- 关键词:特殊教育智力障碍道德构建
- 基于社会构建主义视角下摊贩经济的重构探索
- 2025年
- 文章以社会构建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摊贩经济在城市空间中的发展和变革过程。通过分析摊贩如何通过自我组织和社会关系的重构,实现了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新评估和定义。具体而言,文章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摊贩经济在不同城市空间中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为政府管理摊贩提供支持的具体措施的政策建议。文章的创新性在于通过社会构建理论,为摊贩经济的规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 马永骏
- 关键词:管理政策
- 城市更新视域下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城市更新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空间再生产、利益再分配、关系再构建的城市社会演进过程,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是推动城市更新的题中之义与重要支撑。以北京为例,当前,城市更新中的低碳创新型社会构建,存在创新政策不够完善、低碳创新能力不足、低碳产业发展缓慢、能源结构不够合理、低碳社会建设滞后等难题。立足新阶段,城市更新下的加快构建低碳创新型社会,应完善低碳创新规划与政策,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提升城市低碳创新能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开发低碳新能源,强化资源整合与多元参与,推动城市低碳高质量发展。
- 陆小成
- 关键词:城市更新低碳创新社会构建
- 大运河文化带农村养老问题探索:基于社会构建理论的视角
- 2024年
- 基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以社会建构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了大运河文化带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城乡差距的一般性和大运河文化带特殊性两重维度梳理了出现的问题,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解构土地保障观念、整合大运河文化带一体化社会形势以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养老服务制度,促进社会整体和谐与进步。
- 张琳琳赵菊连薛翊雯
- 关键词:社会建构理论农村养老社会重构
- 民间礼书的社会构建——以清初《礼俗权衡》为中心
- 2024年
- 以往学者大多把民间礼书视为礼仪、礼学或仪式语境下的文本进行研究,而对其产生、传播和演变的社会构建过程关注不够。我们应重视民间礼书的“社会文本”特性,考察在其生成过程中,人与文本、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对清初山东益都县颜神镇赵执信所作《礼俗权衡》的讨论,指出该文本产生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基于赵氏宗族内部围绕宗子祭祀礼仪发生争论的经验和自己南北游历的亲身体验,赵执信希望借助《礼俗权衡》重塑新的礼仪秩序。他在该书中分“门内”“族党、乡邻”“国家”3个层次表达了自己对礼的多重想象。此案例向我们提示了从社会性书写视角研究民间礼书的可能性。
- 任雅萱
- 关键词:社会构建
- 全民健身助力和谐社会构建
- 2024年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目标。全民健身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还能促进社会和谐。然而,当前全民健身路径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优化完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全民健身的价值,其次提出了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完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有效举措,旨在为实现全民健身和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提供有益的指导。
- 袁园
-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意蕴与着力方向
- 2024年
- 和谐思想的传播与和谐个体的培育,对于形成和谐群体,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青年学生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着力从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加强对青年和谐思想的教育与和谐个体的塑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培育合格主体。
- 刘浩天
-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政课程
- 政府负责任创新下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构建研究被引量:9
- 2024年
- 面对人口结构持续向老与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整体规划布局的社会事实,提供包容性的政策与服务,将游离于数字社会之外的老年群体纳入其中,使其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任务已愈发迫切。研究发现,政府负责任创新与数字包容在结构、过程、目标上正相耦合,从政府负责任创新视角切入分析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建设的供需状况可知,政府行为在供需时序、供需传递、供需参与、供需回应四个维度上存在时序倒挂、传递异化、回应不足与协同乏力的问题。为化解政府行为的供需非均衡困境,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新势态下的挑战与要求,数字包容型老龄社会的构建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逻辑、可持续发展的构建理念,并采纳具备预期性、反身性、响应性与包容性的行为要素。
- 匡亚林蒋子恒
- 关键词:数字鸿沟老龄社会数字社会
- 从生活型社会构建出发: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被引量:1
- 2024年
- 城市是当代文明发展的集中呈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命题要求城市发展要以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整体导向。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充分尊重个体的发展意愿,将城市建设的着眼点置于人的生活合目的性,充分考量区域人文地理条件和社会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确立不同城市发展模式,使构建生活型社会这一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内在逻辑明晰起来。从构建生活型社会出发,城市建设实践要正视并重估人的生活资本,以人为中心、以生活为目的,确认幸福生活的多元化内容,进而以各美其美的价值判断,构建促进城市中人的发展的制度环境;以中国特色文化理念,构建促进城市中人的诗意栖居的生态文明;以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构建突出地方差异的城市发展机制。
- 王冬冬
- 关键词:城市建设
相关作者
- 和学新

- 作品数:276被引量:2,282H指数:23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 教学策略 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张健

- 作品数:21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理论刊物 教育理论刊物分会 社会构建 和谐社会构建 博士生导师
- 张晓锋

- 作品数:96被引量:370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研究主题:传媒 和谐社会构建 官报 视频 电视编辑
- 易海涛

- 作品数:30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邵阳学院
- 研究主题:思想政治工作 邓小平 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 后勤职工
- 周长明

- 作品数:10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 弱势群体 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构建 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