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5篇“ 社会性质“的相关文章
- 试论陕北地区龙山晚期的社会性质
- 2025年
- 近些年,陕北地区发现了一批龙山晚期的重要遗存,主要有石峁皇城台出土的石雕、口簧、骨针等,外城东门址发现的人头坑、玉器、壁画等,神圪垯梁、寨山、石峁韩家圪旦等发掘的高等级墓葬,还有早期新华遗址发现的玉器坑等。本文通过对以上遗存的分析,认为陕北地区龙山晚期经历了以神权为主向世俗权力为主导的过程。
- 郭小宁
- 关键词:社会性质祭祀龙山文化
- 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20世纪20年代前期留日学生关于社会经济问题的讨论
- 2024年
- 留日学生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以日本“大高系统”为主的留日学生,从学术性团体“中华学艺社”中分化出来,另办政论性刊物《孤军》等,就中国的经济性质与社会性质,以及中国该走何种道路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他们都认为中国将走向社会主义,对如何迈入却持不同观点,尤其是在应否效法苏俄走激进革命之路的问题上态度迥异。论争渐次分为两种立场:一者认为中国经济尚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并不具备社会革命的条件,主张先发展资本主义,以社会主义为必要的手段;另一方则认为,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中国已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具备进行社会革命的条件,主张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参与论争的文化人最终选择了不同的革命路线。孤军社的分化,是“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分化重组的缩影,论争也为随后的革命实践提供了理论准备。当时的社会经济问题讨论,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等问题,已有较多论述,并与第三国际和苏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相关论述遥相呼应,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
- 刘奎
- 关键词:留日学生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性质
- 关于高句丽社会性质分歧意见的思考被引量:1
- 2024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取得很多新的成果,也存在着一些分歧意见。学者们对于高句丽政权的社会性质进行了讨论与研究,代表性的意见有四种:一是奴隶制社会,二是奴隶制与封建制共存,三是前一半是奴隶制后一半则是封建制,四是封建制社会。总结以上说法,虽然各有依据,努力自圆其说,但是,大体上都把高句丽作为一个独立政权来看待,忽略了汉唐时期高句丽在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封建社会的性质。
- 耿铁华
- 关键词:汉唐社会
- 通化市万发拨子遗址的经济形态和资源域研究——兼议浑江中游青铜时代聚落形态与社会性质
- 2024年
- 万发拨子遗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市南郊,地处浑江东岸,因遗址所在的小山丘像一只前伸的乌龟,当地俗称“王八脖子”。该遗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多次调查和复查[1],包括1995年吉林省考古所与通化市文管办等单位联合对该遗址及其周围进行的详细调查,并选择部分地点做了试掘。笔者当时在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受所里委派主持了这次调查和试掘,并执笔发表了考古简报[2]。
- 王青
- 关键词:经济形态
- 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起点
- 2024年
- 留日学生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以日本“大高系统”为主的留日学生,从学术性团体“中华学艺社”中分化出来,另办政论性刊物《孤军》等,就中国的经济性质与社会性质,以及中国该走何种道路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20世纪的中国革命是在理论论争与革命实践的交织中进行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理论论争的内容主要是社会性质问题。
- 刘奎
- 关键词:留日学生理论论争传播马克思主义
- 中国台湾社会性质论的文学奠基——试论陈映真的《铃珰花》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将陈映真的白色恐怖系列第一部小说《铃珰花》(1983)视为他的中国台湾社会性质论的文学奠基,并试图从该作品中抽出承载1945-1949年中国台湾社会动态性历史转变的社会性质论内涵。尤其是1945年台湾地区回归祖国的“光复”这一去殖民契机和1947年“二·二八事件”以来中国台湾所经历的白色恐怖,皆成为构成此时期动态性的主要因素。陈映真认为中国台湾经过这些过程,直到1949年后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成“新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与过去社会性质论的讨论相比,他这一社会性质论反映了中国台湾特定属性:“新殖民地”化事实上是指拥有某种历史中国“主体性”的“新型殖民地化”,然而“半资本主义化”的内涵则并非是克服“半封建”而是从“半封建”中的内在转型。
- 关键词:社会性质白色恐怖
- 范文澜与郭沫若的隐秘论辩——以西周社会性质为中心被引量:5
- 2023年
- 范文澜主张西周封建论,郭沫若坚持西周奴隶说,他们是1950-1960年代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的领航者。范郭皆陷事先预设的理论藩篱,前者从生产关系入手,后者看重生产力,分别从两条不同的路径出发,论证西周社会性质。他们都在各自的理论架构内找力证,导致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范与郭在论著中长期存在隐秘交锋,吸引了大量学者参与辩论,彼此间构成了一张交错的“对话网”。范郭论辩多由范氏挑起,而郭氏是被动的应战者。他们“你来我往”的隔空较量,不尽是纯学术的,但都高度克制,顾虑对手的感受,事后默默地删改敏感文字,仍属同一阵营内的“争鸣”性质。
- 李孝迁
- 关键词:古史分期彝族
- 生产方式概念的两种理解和运用——两位英国历史学家关于晚期古代社会性质之争
- 2023年
- 当代晚期古代史学者威克姆与巴纳吉围绕晚期古代社会的性质展开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根源于两位历史学家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不同理解和使用。威克姆着重从直接生产实践和剩余分配方式的角度来为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定性。他由此认为,晚期古代欧洲—地中海社会经历了一个剥削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威克姆还进一步认为,所有前资本主义社会在直接生产实践和剩余分配方式方面非常接近,都以小农户生产和领主直接剥削为主导。因此,它们可以被涵盖在同一种生产方式之下。他把这种普遍的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称为封建生产方式,并详尽阐述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动力及其局限性。与此相反,巴纳吉认为,晚期古代的农业生产者经历了一个阶级处境恶化的时期。他强调统治阶级对生产者和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直接经营。因此,巴纳吉明确批评了威克姆的观点。与威克姆的理论出发点不同,巴纳吉主要是基于阶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表达来阐释其理论。两人之间的这场争论对于我们理解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类和资本主义起源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 李嘉弘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资本主义社会
- “士族政治”“门阀政治”与“皇权政治”的辨析——基于《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研究学说
- 2023年
- 西晋末年,在战争频仍的社会环境下,北方士族一方面为了维护其家族利益,另一方面出于对皇权的认同和拥护,选择奉晋正朔。尽管这一时期士族权力有所伸张,但因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士族权力并不足以凌驾于皇权之上,因此士族权力和皇权的斗争始终在“皇权体制”之下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即当权士族往往致力于维护士族利益和限制皇权。而在以“皇权与吏民”为主要矛盾的东晋社会,皇权高踞于社会上其他任何势力,是唯一的主导者。因此,就东晋时期的政治结构而言,其为“皇权政治”而非以士族为主导的“士族政治”或“门阀政治”。
- 叶长青
- 关键词:门阀政治皇权政治皇权吏民
- 西安市社会性质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现状研究
- 2022年
-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及“健康中国 2030”战略的逐步落实,青少年体育培训产业成为体育培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 PEST 分析法,对西安市社会性质青少年儿童篮球培训市场进行宏观环境分析。分析后发现,该阶段西安市青少年篮球培训市场具有教练员资质参差不齐、教学以及销售定位不清、市场宣发手段单一、市场恶性竞争现象频发以及市场准入门槛低等问题。力求通过 4P 理论,对西安市社会性质青少年儿童篮球培训市场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 谷昊琛
- 关键词:PEST分析法营销策略
相关作者
- 莫金山

- 作品数:38被引量:13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瑶族 大瑶山 迁徙 石牌 社会性质
- 李高峰

- 作品数:15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黑社会性质组织 非法控制 黑社会性质 保护伞 司法实践
- 仓林忠

- 作品数:74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 研究主题:毛泽东 辨析 黄帝 神灵 尧舜
- 李亮

- 作品数:146被引量:182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
- 孔繁坚

- 作品数:5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