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0篇“ 社会基层组织“的相关文章
- 坚持系统思维 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新时代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形态变化对党建工作的影响
- 2024年
- 近年来,伴随北京城市更新进程不断加快、新兴产业迭代升级,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形态、内涵和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北京市立足首都实际,聚焦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形态变化,积极应对城市基层党建新挑战,在创新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模式、系统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全面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格局。
- 无
- 关键词:社会基层组织党组织设置城市化进程
- 辽朝社会基层组织研究
- 辽朝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疆域广阔民族成分复杂,既有以游牧为生的契丹、奚等民族,又有以耕稼为食的汉人和渤海人。辽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拉拢汉族地主阶级以稳定政权,统治集团改革其原有政治制度,引入唐制,设州县对农耕民族...
- 陶文芳
- 关键词:辽朝部族
- 甘青地区史前社会基层组织形态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以建筑遗存为视角
- 2020年
- 建筑,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甘青地区可分为河湟地区与渭河上游地区,两地虽属同一地理单元,但微观的地貌及环境有较大差异。本文以家户考古为视角,从房址内部布局及面积出发,对两地区史前时期发现的建筑遗存进行初步梳理,并分析其发展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其所反映的社会基层组织形态进行研究。经过分析,本文初步认为由于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不同,河湟地区与渭河上游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生业方式,进而发展出不同的社会基层组织形态。
- 李金斗
- 关键词:史前时期建筑遗存社会组织
- 殷墟王都社会基层组织及性质探讨——以殷墟手工业作坊遗址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90年来的考古表明,殷墟是公元前13至11世纪世界文明的中心之一。殷墟内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各族邑聚落成为殷都内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它们以片状集中分布在一起,以道路、河道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居、葬、生产"合一的社会形态。殷墟内这些庞大的手工业集群,分区明确,构成了殷墟作为都城的基础。殷墟作为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可能与后期秦汉时期以政治为中心的都城不同,它应该是以手工业经济为核心的都城,当然也应该兼具政治中心。
- 孔德铭
- 关键词:都城
-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发展经验及启示被引量:3
- 2016年
- 新加坡人民协会的下属机构的三个基层社会组织民众联络所管理委员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三者密切分工、相互合作。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具有理念开放、政府主导、党员参与、依法管理等经验。其对我国的启示为:树立包容多元的理念、加大财政的扶持力度、落实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完善相关立法制度等。
- 庞鹏
- 关键词:社会基层组织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加强社会基层组织建设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启示
- 2016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不遗余力加强社会基层组织建设,这是该党获得选民支持最终得以长期执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设社会基层组织经验,加强我国高校学生党组织的建设与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委员会,以锻炼和培养具有坚定意志和高素质的年轻党员,进一步充实党组织,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 韦超才
-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基层组织建设
- 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基层组织研究
- 2016年
- 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随着近代经济形态的转变与原有家庭要素的减弱,单位制瓦解,形成了社区制。新形态的社区治理具有独特的管理优势,但同时出现了治理悖论与社会服务生态的问题。转变政府观念、回归居民自治、孕育公共服务的生产与购买能力、引导社区自我服务生态的建立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 庞强
- 关键词:单位制悖论自治
-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架构、功能与挑战
- 新加坡作为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小国,实行的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的威权政治体制,其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和谐发展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它之所以在建国后短时间内取得令人艳羡的好成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
- 吴贝贝
- 关键词:社会基层组织历史背景运行逻辑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研究
- 在现代国家中,政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加坡能取得如今成就,是和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之间关系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民行动党执政初期,基于历史遗留、政治...
- 刘国强
- 关键词:人民行动党社会基层组织
- 上海居委会等社会基层组织权责问题调研被引量:2
- 2014年
- 居委会权责界定和权责对称在创新社会治理与加强基层建设中的作用极为重要。针对居委会权责对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改革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现行管理体制,创建政府主导式自治、组织合作式自治和居民参与式自治的管理模式;尝试恢复居委会的部分经济功能,以摆脱居委会在资源配置上完全依赖上级部门的局面;对居委会的考评,变为自下而上的考评与第三方考评;明确居委会无需承担溢出职责和新生职能;通过条线职能部门的合约来委托居委会承担证明权和确认权的职能。
- 复旦大学课题组
- 关键词:居委会社会基层组织社会治理
相关作者
- 孙景峰

- 作品数:103被引量:41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人民行动党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 中国共产党 高校学报 政党政治
- 金滢坤

- 作品数:79被引量:245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研究主题:唐五代 唐代 科举 晚唐 科举考试
- 崔丽娜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艾滋病 社会基层组织
- 李社亮

-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基层组织 人民行动党 公民政治参与 公民 新媒体时代
- 沈小平

- 作品数:132被引量:4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 研究主题:领导干部 党员干部 胡锦涛总书记 从严治党 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