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7篇“ 社会反应“的相关文章
酒店机器人包容性服务定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基于社会认同和社会反应理论视角被引量:2
2024年
随着人工智能在酒店业的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在提升服务交付效率、改善顾客消费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顾客的非公民行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机器人进行包容性服务定位已经成为许多酒店引导顾客公民行为的重要策略。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反应理论,通过四项实验检验了酒店机器人包容性服务定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与非包容性服务定位相比,机器人包容性服务定位更能促进顾客公民行为。(2)社会归属感中介了机器人包容性服务定位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3)机器人共情在上述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对于高共情的机器人而言,包容性服务定位能够进一步激发顾客的社会归属感,并促进顾客公民行为。(4)机器人共情的调节效应受到顾客特质调节聚焦的再调节。对于防御聚焦顾客而言,机器人共情的调节效应消失。对于促进聚焦顾客而言,机器人共情的调节效应增强。
孙建鑫马宝龙李晓飞
关键词:顾客公民行为
近代上海卫浴设备的引入及社会反应
2024年
本文围绕近代上海卫浴设备的引入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应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工业革命后西方先进卫浴设备,如抽水马桶、浴缸、热水器等,如何通过上海这个门户城市传播至中国,并逐步影响当地的城市面貌、生活方式及社会观念,揭示了技术进步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反映了上海作为摩登城市的发展史。
赵诗奇袁诗雨
关键词:卫浴设备
商品之“血”:民国时期血液供给贸易及其社会反应
2024年
民国时期,输血术的引入成为推动人体商品化的重要技术因素。从个体临时性、特定性供血发展至医院或中介机构组织的有偿供血团体,血液供给规模逐步扩大,实现了供血的专业化与商业化。然而,血液供给贸易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复杂多样的有偿输血者群体增加了血液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此外,在缺乏监管和明确法规的背景下,部分医院和输血公司的失范运作不仅损害了医疗秩序与公平,还导致了输血者遭受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剥削,同时忽视了血液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价值。血液贸易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疗伦理、社会公平和法律规范等多方面的深入审视与讨论。分析并反思血液供给贸易的历史进程,对于正确理解和完善当代血液供给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范程琳
关键词:民国时期血液供给输血技术
汗热病流行时期(1485—1551)的英国政府与社会反应
2024年
急性传染性疾病——汗热病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先后暴发五次。作为主要流行于英国的区域性疫病,汗热病有着突发、致命和高复发性等特点。面对汗热病的侵袭,英国医疗环境不佳,救治理念滞后,加之政府应对失当,社会各界多次陷入危局。这一时期恰逢英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汗热病的袭击进一步冲击了既往的社会生态。一方面,它的暴发激起了政界的权力之争,引发了君民的精神危机,造成了强烈的社会心理震荡,从而对都铎时期英国民族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汗热病推动英国政府不断完善自身的防疫机制,并使当局逐步意识到,对抗瘟疫的肆虐,政府主导的医学革新和医疗统筹不可或缺,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团结也同样重要。
乐宇轩
关键词:都铎王朝
理性决策还是社会反应性决策?——对电动车骑行者头盔佩戴行为的预测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究电动车骑行者头盔佩戴行为的心理预测因素。方法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原型意愿模型(PWM)编制问卷,通过问卷星线上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有效问卷738份,运用AMOS 23构建、修正、比较和分析模型。结果 参与者报告过去一个月内和半年内骑电动车“经常”和“总是”佩戴头盔的比例分别为75.1%和76%;参与者有较高的头盔佩戴意向(M=5.07)和意愿(M=4.80);修正的TPB、PWM和TPB-PWM扩展模型拟合度及预测效力均较好,但PWM和扩展模型的拟合度更优,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头盔佩戴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原型相似和行为意愿是该行为的关键预测因子。结论 电动车骑行头盔佩戴行为更遵循社会反应的解释路径;交通安全教育宣传需加强对骑行者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原型认知及头盔佩戴意愿。
王华容苏芬高瞻孙琦
关键词:驾驶行为头盔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事故预防
风险差异、空间基础与社会反应:特大城市的风险放大路径——基于43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特大城市不但存在各类风险隐患,还面临风险放大的挑战。既有研究从“社会主体、文化情感与媒介传播”等方面分析了风险社会放大过程,但忽略了风险的内源特征与空间基础,缺乏全链条的过程化探讨。本研究引入风险“内源性、空间性与社会性因素”的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分析特大城市的风险放大现象。研究发现,特大城市发生风险放大的可能性排序为“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存在“社会助推、响应失灵、空间脆弱与外力塑造”四种路径。风险放大以内源性和空间性因素为充分条件,以社会化过程为必要条件。初始风险越严重、社会反应越强烈、空间基础越薄弱,风险的放大概率越高。“媒体报道、公众关注和人口集聚”是风险放大的三个促进变量,“政府响应”与“物质基础”则可能发挥阻抑作用,政府响应差未必直接导致风险放大,但有效的政府响应能阻抑风险放大。建议特大城市政府重点预防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风险的放大,关注风险严重性、媒体关注度与公众注意力等因素,提升政府响应效率与基础防御能力,实行差异化防控政策。
吴晓林李慧慧
关键词:风险防控
民国时期昆明治娼与社会反应研究
云南地处西南边疆,虽民风淳朴,但是娼妓一项,仍滋生不断。自辛亥革命以后,面对众多与新社会不符的私娼,云南军政府实行集园制,并一直延续贯穿整个民国时期。集园制作为一种治理娼妓的方式,在当时引发了众多的社会反应。本文一共由三...
申屠玄皓
关键词:民国时期社会反应
高速铁路噪声社会反应及影响机制研究
随着高速铁路在中国迅猛发展,其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对高速铁路噪声的研究起步较晚,成熟、可借鉴的用于构建高速铁路噪声暴露-反应关系曲线的社会调查数据十分匮乏,沿线居民对高速铁路噪声的社会反应仍然是未知的,亟...
张兰
关键词:高速铁路噪声社会反应
“五族共和”的传播及社会反应(1912-1928)
“五族共和”是指要由汉、满、蒙、回、藏“五族”人民共同建立一个包括汉、满、蒙、回、藏“五部”土地的“共和”制度的国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建设近代化民族国家的具体方案。本文的创新在于从民族建国视阈下,对“五族共和”提出和确立...
杨彤彤
关键词:社会反应
清代山西灾害的民间记忆与社会反应--以地方文献为中心
本文主要是以山西地方文献为史料基础,尝试从普通民众的受灾经历、灾害认知、灾害应对与灾害记忆等维度对清代山西灾害社会予以深度解剖,进而系统地揭示灾害对山西社会各层面的诸多影响,展现一种整合的、全方位的清代山西灾害史。  在...
白豆
关键词:清代社会反应

相关作者

王杰
作品数:455被引量:2,465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电力系统 励磁控制 马克思主义美学 发电机励磁 审美人类学
雷洪
作品数:19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问题 社会 社会规范 社会现象 城市
赵军
作品数:76被引量:326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犯罪 企业家 犯罪 被害 卖淫
吴林羽
作品数:9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
研究主题:清末 学堂 庙产兴学 社会反应 困厄
马蕙
作品数:69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
研究主题:声环境 声学 声景观 主观评价 声景